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一.單項(每一小題只有一個最佳答案,請選出填入表格內。每小題2.5分,共50分)
1.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此話說明隋朝開鑿大運河的重大意義是
A.鞏固了隋朝對全國的統治 B.溝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進了南北經濟的交流與發展 D.有利于對南方少數民族的戰爭
2.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他在位時出現“貞觀之治”的局面。以下措施哪些體現了他關注民生:①輕徭薄賦,讓農民占有一定的土地②注意戒奢從簡③合并州縣,革除“民少吏多”弊政④任用賢才,虛心納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 6、某同學舉辦主題為“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圖片展覽。下列圖片應該入選“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史實,能夠反映宋元時期民族關系特征的是
①澶淵之盟②成吉思汗統一蒙古③忽必烈建立元朝④戚繼光抗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
5.我國古代的經濟重心經歷了一個由北向南轉移的過程,至南宋時期最終完成。以下關于這一時期南方經濟發展的原因,說法不正確的是
A.南方為少數民族政權,政治清明 B.南方戰亂相對較少
C.北方人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D.南方自然條件優越
6.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多個民族組成的優秀而偉大的民族,民族團結是中國歷史的主流,以下圖片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7. “今我朝罷(廢除)丞相,設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牽制)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边@里的“我朝”應該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8.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關于這一壯舉的歷史意義說法正確的是
A.一種民間經濟文化友好交流 B.使明朝獲得良好經濟效益
C.加強了明朝與亞非國家往來 D.促進了明朝手工業的發展
9.你認為下列歷史事件中能體現我國對外友好交往傳統的是
A.雅克薩之戰 B.戚繼光抗倭 C.鄭和下西洋 D.鄭成功收復臺灣
10.“開辟荊榛,千秋功業;驅逐荷虜,一代英雄”是郭沫若所寫的挽聯。這幅挽聯稱頌的是
A.戚繼光抗倭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岳飛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1.歷史證明,統一必然促使國泰民安,分裂將導致國運衰退。為了維護國家統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事務的機構是
A.伊犁將軍 B.宣政院 C.駐藏大臣 D.烏里雅蘇臺將軍
12.從明太祖朱元璋廢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設置軍機處,所反映出的歷史發展趨勢是
A.社會秩序動蕩 B.邊疆防御鞏固 C.軍政實現合一 D.皇權高度膨脹
13.明朝前期國力強盛,對外交往頻繁,有利于經濟的發展。以下內容能夠反映明朝經濟發展的有 ①引進玉米、甘薯等作物 ②景德鎮成為制瓷中心,盛產青花瓷 ③商品經濟空前活躍,出現許多較大商業城市 ④在江南的絲織業中心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機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4.我國歷史重視對邊疆地區的有效管轄。依據下列管轄措施判斷該邊疆地區應是
A.臺灣 B.東北 C.西藏 D.新疆
15. 明朝時,我國曾遭受過哪些國家的侵略:①日本 ②英國 ③荷蘭 ④葡萄牙 ⑤沙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③④⑤
16.某校歷史興趣小組準備以“古代封建統治者加強思想控制的措施”為主題辦一期黑板報,同學們紛紛投稿。其中無法通過小組長審核的是
A.漫話“焚書坑儒” B.漢武帝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張騫與絲綢之路 D.清朝“文字獄”之我見
17.清朝前期,我國民族關系與其他朝代相比的新特點主要是
A.通過冊封少數民族首領來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B.西方殖民者聯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亂活動
C.中央開始設置管理少數民族事物的專職機構
D.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與反對外來侵略聯系在一起
18.弗蘭西斯?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边@里的“第三種”指
A.指南針 B.造紙術 C.印刷術 D.火藥
19.辛棄疾(如右圖)是兩宋時期“豪放派”詞風的重要代表,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下列各項中,屬于辛棄疾詞作的是
A.“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C.“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D.“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20.右圖為宋應星編寫的我國的一部古典科技巨著,對它的正確評價是
A.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B.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
C.是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
D.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yi/74628.html
相關閱讀:重大發明與科技創新課堂同步訓練試題(含答案)
2012年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試卷(有答案)
七年級歷史下冊3月月考檢測試題
2013年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測試題(帶答案)
2018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變革測試題(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