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贈黎安二生序》文言文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五、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題
贈黎安二生序
曾鞏
  趙郡蘇軾,余之同年友也。自蜀以書至京師遺余,稱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既而黎生攜其文數十萬言,安生攜其文亦數千言,辱以顧余。讀其文,誠閎壯雋偉,善反復馳騁,窮盡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縱,若不可極者也。二生固可謂魁奇特起之士,而蘇君固可謂善知人者也。
  頃之,黎生補江陵府司法參軍,將行,請余言以為贈。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將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與安生之學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為迂闊。今求子之言,蓋將解惑于里人!
  余聞之,自顧而笑。夫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闊,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為笑于里之人。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于笑乎?
然則若予之于生,將何言哉?謂余之迂為善,則其患若此;謂為不善,則有以合乎世,必違乎古,有以同乎俗,必離乎道矣。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則于是焉必能擇而取之。
遂書以贈二生,并示蘇君,以為何如也?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善反復馳騁 馳騁:指縱筆論述、描敘
B.而其材力之放縱 放縱:不守規矩,沒禮貌
C.辱以顧余 辱:謙詞,一般指使對方受辱
D.特以文不近俗 俗:這里指社會上崇尚時文的習慣
12.下列各組帶點的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余聞之,自顧而笑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B.孰有甚于予乎散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特以文不近俗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D.若余之迂大矣 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
①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4分)
②使生持吾言而歸,且重得罪,庸詎止于笑乎?(4分)
③生其無急于解里人之惑,則于是焉必能擇而取之(4分)
10、B(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保
11、B(放縱:奔放而不拘束)
12、C(C均為連詞,因為;A連詞,表承接/連詞,表假設;B介詞,表比較/介詞,表被動;D代詞,這樣/助詞,主謂之間)
13、(1)這就是我現在處境困窘而自己還不明白的原因。(“所以”1分,“困”1分,“知”1分,句子通順1分)
(2)假使你們把我寫的文章拿回家鄉,就將重新得到一個罪名,難道只會受到別人的譏笑嗎?(“其”1分,“里人”1分,“于是”1分,句子通順1分)
(3)如果你們不急天消除家鄉人的糊涂觀念,那在這中間一定能選取一種看法。(“使”1分,“且”1分,“得罪”1分,反問句式1分)
附參考譯文:
趙郡蘇軾,是和我同年科考的學友。他從蜀地寫信寄到京城給我,贊揚蜀地的學士黎生、安生。不久黎生帶著他的文章幾十萬字,安生帶著他的文章也有幾千字,屈駕前來看我。我讀他們的文章,確實氣勢壯闊,風格雄偉,善于反復辨析,把事理說得很深透.他們的才情、筆力奔放,似乎是不可估量的。他們二人確實可以說得上是特別杰出的人才,而蘇君也的確可以說是善于識別人才的人了!
不久以后,黎生補任江陵府司法參軍。臨走的時候,請我寫幾句話作為贈別。我說:“我對你的了解,已經放在心里了,還需要用言辭表達出來么?” 黎生說:“我和安生學習古文,同鄉鄰里都譏笑我們,認為是迂闊,F在請您寫幾句話,是想解除同鄉鄰里的糊涂看法!蔽衣犃诉@話,想想自己,不禁笑了。
世上迂闊的人,有誰比我更厲害呢?只知道信奉古訓,卻不懂得迎合當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賢之道,卻不懂得隨同世俗。這就是我為什么困頓到現在而自己尚不知道的原因啊。世人的迂闊,有誰比我更厲害呢?現在你們的迂闊,只因文章不合世俗,這不過是小的迂闊罷了,還擔心被同鄉鄰里譏笑,像我的迂闊可就大了。如果你們拿了我的話回去,將要得到更多的責怪,豈能只停留在譏笑上呢?既然這樣,那么我將對你們說些什么好呢?說我的迂闊是好的,可是它的禍害卻是這樣;說它不好,那么雖然可以迎合現代,但一定違背古訓,有附和流俗的地方,就一定背離圣賢之道了。你們還是不要急于解除同鄉鄰里的糊涂認識吧,這樣就一定能夠在古文、時文;道、世俗這方面作出選擇。
我于是寫了這些話贈給二位,并且拿給蘇君看,你們認為怎么樣呢?
上一頁 [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1129538.html

相關閱讀:《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