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王安石
在相位,子婦之親①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旦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②。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③,初供
胡餅
兩枚,次供豬臠④數四,頃即供飯,旁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嬌縱,不復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釋
:①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
②饌(
zhu
à
n
):準備食物。③酒三行:指喝了幾杯酒。
④臠(
lu
á
n)
:切成小塊的肉。
22.
下列四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2
分)
(
▲
)
A
、
覺饑甚而
不敢去
學而
時習之
B
、
果蔬皆不具
故人具
雞黍,邀我至田家
C
、其人已心怪
之
絕?多生
怪
柏
D
、
次
供豬臠數四
又間令吳廣之次
所旁叢祠中
23.
翻譯句子。(
2
分)
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
▲
24.
結合短文,聯系下面鏈接材料,說說你的啟示。(
3
分)
①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②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③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
500
億公斤,接近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最少倒掉約
2
億人一的口糧。
④
“
光盤行動
”
志愿者夏雪介紹說:光盤其實很簡單,就是我們把自己的飯吃光,吃光盤,不要浪費。
▲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22
.(2
分)B
23
.(2
分)蕭氏子穿著華麗的衣服前往,心里以為王安石一定會準備豐盛的食物來款待。
24
.(3
分) 節儉是傳統美德,無論古代還是現在,都在提倡節儉;要把節儉提升到關系家國興敗的角度去認識;我國每浪費糧食驚人,說明我們公民的節儉意識不夠;我們要養成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理念,從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節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65517.html
相關閱讀: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