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宋王安禮,字和甫,尹京①時,有匿名文書告一富家有逆謀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數日前有鬻狀人②馬生嘗有所貸,弗與,頗積怨言。”和甫乃密以他事綰③馬生至,對款,取謗書字校之,略無少異,因而訊鞫④其事。果馬生所作,罪之。
(明·孫能傳《益智編》)
【注釋】①尹京:任開封府府尹。宋以開封為京都,故稱尹京。②鬻狀人:訟師,古代
專門替人寫狀子告狀的人。鬻,賣。③綰:拘系。④鞫:審訊,審問。
【金華、義烏卷】
22
.給文中畫線的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兩處)(
2
分)
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
【金華卷】
23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2
分)
A
.數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貸(曾經)
B
.弗與(給予)
C
.取謗書字校之(毀謗)
D
.果馬生所作,罪之(罪行)
【金華、義烏卷】
24
.王安禮在判案的過程中體現出了怎樣的做事風格?(
2
分)
【義烏卷】
19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4
分)
(
1
)數日前有鬻狀人馬生嘗有所貸(
)
(
2
)弗與
(
)
(
3
)取謗書字校之
(
)
(
4
)果馬生所作,罪之
(
)
20.
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
和甫搜驗富家無實跡,因詢其曾有冤家否。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9
.【答案】(
1
)向來(一向)
(
2
)逃走
(
3
)一齊
(
4
)帶領(率領)(各
1
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文言常用字詞的積累。
【思路點撥】“素”“亡”“將”是一詞多義詞,要結合句子意思靈活理解。
20
.【答案】
A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虛詞“以”的積累理解情況。
【思路點撥】
A
中的“以”是連詞,解釋為“因為”;
B
、
C
、
D
和例句一樣,都是作介詞
。
21
.【答案】(
1
)即使僅能免于斬刑,而戍守邊塞而死的本來就會達到十分之六七。(“藉第令”和“十六七”
1
分,句子表達
1
分)
(
2
)王侯將相難道有天生的貴種嗎?(“寧”
1
分,句子表達
1
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句子譯述的能力。
【思路點撥】第(
1
)句中的“藉第令”“戍”“固”“十六七”和第(
2
)句中的“寧”是關鍵詞,一定要準確譯述。
22
.【答案】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數日果有旨根治。
(每斷對一處得
1
分;超過兩處則多斷一處倒扣
1
分,扣完本小題分為止)
【考點直擊】此題考查文言斷句能力。
【思路點撥】正確理解句子意思是基礎,也可借助句子的結構特征來幫助斷句。
19.
【答案】(l
)曾經
(2
)給予(給)
(3
)誹謗(毀謗) (4
)判罪(懲處,處罰)(每小題1
分)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學生積累、理解文言字詞的情況。
【思路點撥】D
中的“罪”作動詞用,可解釋為“降罪”“處罰”。
20.
【答案】王安禮對富家進行了搜查,沒有發現謀反的真憑實據,便問他們是否曾經有仇人。
【考點直擊】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
【思路點撥】要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實跡”“因”是關鍵詞,要準確譯出,同時語句要通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81152.html
相關閱讀: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