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傳媒:
大眾媒體,又稱大眾傳媒,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具有大量受眾(大眾傳播)的一類傳播媒體,它同時具備第三產業、知識產業和信息產業的共同特征。當新聞傳播工具出現后,新聞傳播才成為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活動新聞傳播工具是人類社會物質生產和精神交往的產物。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傳播方式不斷變化,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效果也越來越大。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的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現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大眾傳媒的特征:
1.以“信息分發”的方式進行“一對多”的交流模式;
2.廣義上表現為:時間與空間上的廣泛傳播;
3.信息的產生與傳播以不同的形式發生。
4.適合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
四大傳媒形式的優缺點對比:
1.報刊媒體:
優點:易保存,可以反復查閱;閱讀自由度強;報道可以深入,讓讀者有深入了解;可以闡發理性思維。
缺點:時效性差,讀者范圍有限;感染力,影響力相對不足。
2.廣播媒體:
優點: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費用低;聽眾層次廣泛,通俗易懂。
缺點:信息呈現形式單一;聽眾參與性差。
3.電視媒體:
優點:具有音頻和視頻兩種傳播優勢,時效性強。
缺點:不利于保存;觀眾選擇性差。
4.互聯網媒體:
優點:時效性強;兼收并蓄各種已有大眾媒體;提供虛擬的人際交流平臺和信息傳遞平臺。
缺點:信息可靠性差,準確性低;硬件成本較高。
媒介傳播活動經歷了4個階段:
原始傳播方式→手抄傳播方式→印刷傳播方式→電子傳播方式。
大眾傳媒的八大產業分類:(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
1.印刷(包括圖書、小冊、報紙、雜志等),西方社會自十五世紀后期開始。
2.錄音(包括黑膠唱片、磁帶、卡式錄音帶、CD、DVD等),自十九世紀后期開始。
3.電影約從1900年開始。電臺廣播約從1910年開始。
4.電視約從1950年開始。
5.互聯網約從1990年開始。
6.移動電話約從2000年開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15932.html
相關閱讀: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