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匈牙利領導人卡達爾上臺后,致力于推行改革。匈牙利從1968年起在全國推行全面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把國家的計劃管理和商品生產、市場調節有機地結合起來。政治上,匈牙利政府注意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改革使經濟穩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國家政局也長期保持穩定。后由于蘇聯的介入,改革被迫中斷。
匈牙利改革的歷程:
1、背景:50年代初,照搬蘇聯模式,導致國民經濟發展比例嚴重失調,人民生產積極性受挫。1956年底,以卡達爾為首的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進行改革。
2、特點: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同匈牙利本國的特點相結合。
3、內容:
政治上大力推行民主集中制,廣泛團結各階層人士,加強法制建設;
經濟上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礎上,實行計劃管理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擴大企業自主權,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放慢重工業發展速度,大力扶持農業和輕工業的發展,積極改善人民生活。
4、結果:取得一定成效,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平穩,市場較繁榮,人民生活有了明顯提高。
東歐各國相繼進行改革的原因:
1、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成為對各國發展的巨大束縛;
2、蘇共二十大后,各國受到赫魯曉夫思潮影響,相繼進行改革。
匈牙利事件:
1956年,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個人崇拜,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實行政治經濟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10月23日,布達佩斯十多萬人舉行示威游行。當晚,發生了暴力沖突。匈牙利事件爆發后,蘇軍坦克開進布達佩斯11月初,原黨中央第一書記卡達爾等人組建了社會主義工人黨。幾天后,以卡達爾為首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宣告成立。應新政府的請求,蘇軍開入布達佩斯。暴亂很快平息。這次事件給匈牙利造成巨大的損失,有二千多人死亡、近二萬人受傷;經濟損失相當于當時匈牙利全年國民收入的1/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16418.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