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也
(1
)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詩》曰:“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布袋和尚是從現實勞動中退步插秧的情境來闡述參禪的境界。
(2
)社會在進步,人類在進步,每個人的成長也是在進步,當人們為了達到一個目標時,非千方百計克服困難不可。如果是非達到不可的,能停下來甚至退下來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徑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的道路,何必非去擠獨木橋不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退一步海闊天空”。如自唐朝始的科舉,多少學子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學習熬成白頭?因此出現了范進中舉而精神失常的情況,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樣的心不如愿,貧困潦倒。但是,也有不少學子知難而退,卻取得非凡成就。
(3
)作家劉誠龍做過一次有趣的調查,他把兩份名單給人看,問是否熟悉這些人名。第一份名單是:傅以漸、王式丹、畢沅、林召堂、王云錦、劉子壯、陳沅、劉福姚、劉春霖。第二份名單是:李漁、顧炎武、金圣嘆、黃宗羲、吳敬梓、蒲松齡、洪秀全、袁世凱。結果,被調查者多數對第一份名單中的人一無所知,而對第二份名單耳熟能詳。謎底最后揭曉:第一份名單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舉狀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當時的落第舉子!
(4
)想當,第一份名單上的人多么顯赫!但由于在官場上的打磨,以致狀元郎歸于平庸,湮沒無聞。而第二份名單中的人,名落孫山,與高官厚祿無緣。但是,他們很快調整心態,在逆境中奮起,有的成為思想家,有的成為文學家,有的成為農民領袖,有的成為一代梟雄,聲名鵲起,載入史冊。
(5
)不少生活實踐告訴我們,農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來是退步,實則是向前。船舶前行,雙槳卻往后劃動;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離就越遠……
(
6
)不少青人有著遠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處碰壁還執迷不悟。我們要鼓勵勇往直前,也要勸告毫無進展的人及時認清方向轉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電視劇《潛伏》中有一句臺詞:
“
有一種勝利叫做撤退。
”
退,有時是為了更好地進。
9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
(
4
分)
。
10
.第三段所舉事例具有怎樣的作用?(
4
分)
11
.仿照第五段劃線句,再列舉一個事例。(
4
分)
12
.你是如何理解第六段“
退,有時是為了更好地進”
這句話的?(
4
分)
13
.請簡述本文的論述過程。(
4
分)
參考答案:
9.
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適合自己前進的發展道路
10.
以清朝科舉狀元不為人所知,落地舉子卻為人耳熟能詳為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突出強調不少學子知難而退,調整心態,在逆境中奮起,卻取得非凡成就的道理。論證具體,富有說服力。(答到正反對比及事實論據(證)正反對比及事實論據(證)的作用,闡明的道理
11
。示例一:跳遠時要退后一段距離奔跑后才能起跳。示例二:船夫點篙。雙手順著竹竿一節一節后移
12.
前時時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及時調整自己,退后一步,換一個思路,換一種做法,也許能夠更好地幫助自己前進。
13.
先引用布袋和尚的詩引出所要論述的問題。接著擺事實講道理闡明退步與進步之間的關系。最后提出中心論點?偨Y全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62102.html
相關閱讀:《中國飲食文化蘊含生存之道》閱讀答案
閱讀議論文《要有點人情味》附答案
閱讀魯先圣的《不能等待的事情》(附答案)
朋友四型 閱讀答案
《讓有些話穿耳而過》(段奇清)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