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閱讀《古鏡》附答案及翻譯(江蘇南京中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江蘇南京)閱讀《古 鏡》,完成第 22 ~ 25 題( 11 分) 古 鏡 (宋)沈 括 [ 甲 ] 古人鑄鑒 ① ,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 (江蘇南京)閱讀《古
鏡》,完成第
22

25
題(
11
分)




(宋)沈 括
[

]
古人鑄鑒①
,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

]
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②
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③
厚,后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予觀之,理誠如是。然予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選自《夢溪筆談》,有刪節)
[
注釋
]

鑒:鏡子。②
原:推究。③
差:略微。
22.
下列給【乙】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所加標點正確的一項是(
A

)(
2
分)
A.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B.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C.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D.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
23.
下列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B

)(
2
分)
A.
收人而今小

令初下,群臣進諫(《鄒忌諷秦王納諫》)
B.
予觀之

同予者何人(《愛蓮說》)
C.
又見他家所藏

才美不外見(《馬說》)
D.
文畫銘字無纖異者

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24.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3
分)
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于光中現。
答:花紋(文字)雖在背面,但鏡面上有隱隱約約的痕跡,所以在日光下就顯現出來了。(每小句
1
分)

25.
根據文段內容,完成下面題目(
4
分)


1
)古人制鏡,使鏡面略凸,能收到

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

的效果(用文中原句填空
,
1
分);制造的透光鏡,能在日光下透射出背面的花紋和文字。由此可見古代鑄鏡技藝很精湛(高超)

(用一個詞語概括,
1
分)


2
)有人推究透光鏡能透光的原因,作者原先贊同,后來產生了懷疑。他懷疑的依據是什么?(
2
分)答:別的形制相同的鏡子都不能透光,只有這面透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79023.html

相關閱讀:《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