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送東陽馬生序》“楊時字中立”比較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 17 ~ 20 題。 ( 12 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閱讀下面兩則文言文,完成
17

20
題。

12
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選自《送東陽馬生序》)
【乙】楊時字中立,南劍將樂人。幼穎異,能屬①文,稍長,潛心經史。熙寧九,中進士第②。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③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④矣。”四而顥死,時聞之,設位哭寢門,而以書赴告同學者。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⑤,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一尺矣。

(選自《宋史·楊時傳》)
【注釋】
①屬:撰寫。②進士第:考取進士,又叫進士及第。③翕然:形容一致,翕,也可以講聚集。④南:意思是向南。⑤瞑坐:閉著眼睛坐著。
17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或短語。(
2
分,任選
4
個作答)



無從致書以觀(





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





而以

赴告同學者






頤既覺(





河、洛之士翕然
師之



1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4
分)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以師禮見顥于潁昌,相得甚歡。

19
.選出下列對兩文有關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
2
分)
---------------------



A
.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B
.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C
.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
D
.至是,又?見程頤?于洛,時?蓋?四十矣。
20
.兩文都寫到了天氣的寒冷,但是它們的寫作目的分別是什么?(
4
分)
【甲】文:寫天氣寒冷的句子是“

”,
其寫作目的是

。
【乙】文:寫天氣寒冷的句子是“

”,
其寫作目的是

。
參考答案:更多文章請參考

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
17
.(1)
買到書籍。(2)
請教。(3)
書信。(4)
已醒,睡醒后。(5)
拜(他)為師。(2
分。答對兩個給1
分。)
18
.(1)

因此別人大多把書借我,我因而能看遍所有的書。(2)
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4
分。一句2
分,意對即可)
19
.C.
(3
分。)
20
.【甲】:句子是“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目的是突出自己學習的刻苦;【乙】:句子是“則門外雪一尺矣”,目的是突出楊時對老師的恭敬、誠懇。(4
分。意對即可)
【譯文】楊時字叫中立,是劍南將樂地方的人。小的時候就很聰穎顯得與眾不同,善寫文章。稍大一點既潛心學習經史,宋熙寧九進士及第,當時,河南人程顥和弟弟程頤在熙寧、元豐間講授孔子和孟子的學術精要(即理學),河南洛陽這些地方的學者都去拜他們為師,楊時被調去做官他都沒有去,在潁昌以學生禮節拜程顥為師,師生相處得很好。楊時回家的時候,程顥目送他說:“吾的學說將向南方傳播了。又過了四程顥去世了,楊時聽說以后,在臥室設了程顥的靈位哭祭,又用書信訃告同學的人。程顥死以后,又到洛陽拜見程頤,這時楊時已四十歲了。一天拜見程頤,程頤正閉著眼睛坐著,楊時與同學游酢就侍立在門外沒有離開,程頤已經醒的時候,那門外的雪已經一尺多深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81164.html

相關閱讀:《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