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題。
王士禎,字貽上,山東新城①
人。幼慧,即能詩。順治十五進士。明授江南揚州推官。侍郎葉成格被命駐江寧,按治通海寇②
獄,株連眾,士禎嚴反坐,寬無辜,所全活甚多。揚州鹺賈③
逋課數萬,逮系久不能償,士禎募款代輸之,事乃解。康熙三,總督郎廷佐、巡撫張尚賢交章論薦,內擢禮部主事,累遷戶部郎中。十一,典四川試,母憂歸,服闋,起故官。
上留意文學,嘗從容問大學士李?:“
今世博學善詩文者孰最?”
?以士禎對。復問馮溥、陳廷敬等皆如?言。召士禎入對懋勤殿,賦詩稱旨。改翰林院侍講,遷侍讀,入直南書房。上征其詩,錄上三百篇,日御覽集。
遷刑部尚書。故事,斷獄下九卿平議。士禎官副都御史,爭楊成獄得減等。官戶部侍郎,爭太平王訓、聊城于相元獄皆得減等,而衡陽左道蕭儒英,則又爭而置之法。徐起龍為曹氏所誣。則釋起龍而罪曹,案其所與私者,皆服罪。及長刑部,河南閻煥山、山西郭振羽皆以救父殺人論重辟,士禎日:“
此當論其救父與否,不當以梃刃定輕重。”
改緩決,入奏,報可。
四十三,坐王五、吳謙獄罷。王五故工部匠役,捐納通判;謙太醫院官,坐索債毆斃負債者。下刑部,擬王五流徙,謙免議,士禎謂輕重懸殊,改王五但奪官。復下三法司嚴鞫,王五及謙并論死。又發謙托刑部主事馬世泰狀,士禎以瞻徇奪官。四十九,上眷念諸舊臣,詔復職。五十,卒。
明季文敝,詩者習袁宗道兄弟,則失之俚俗;宗鐘惺,則失之纖仄。士禎姿稟既高,學問極博,獨以神韻為宗。取司空圖“
味在酸成外”
、嚴羽“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標示指趣,自號漁洋山人。主持風雅數十。 (
選自《清史稿·
列傳五十三》,略有刪改。)
注:①
新城:今山東桓臺,當時隸屬濟南 ②
?埽亨嵆晒 ③
鹺(cuó)
賈:鹽商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揚州鹺賈逋課數萬
逋:拖欠 B
.王五及謙并論死
論:討論
C
.坐索債毆斃負債者
坐:犯罪 D
.標示指趣,自號漁洋山人指:通“
旨”
,意旨
9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士禎募款代輸之,事乃解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又漢
B
.則釋起龍而罪曹
我嘗?而望矣
C
.士禎以瞻徇奪官
申之以孝悌之義
D
.宗鐘惺,則失之纖仄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10
.翻譯文章中畫橫線的句子為現代漢語(8
分)
(1
)
典四川試,母憂歸,服闋,起故官。
(2
)
按治通?塥z,株連眾,士禎嚴反坐,寬無辜,所全活甚多
11
.請根據文言內容,簡要概括王士禎的是怎樣為官、為學的。(4
分)
12
.用斜線(/
)給下面短文斷句(5
分)
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中庸·
審問》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8
.【答案】B
【解析】(判決,定罪)
9
.【答案】D
【解析】(卻,但是)(A
、才/
卻,竟然 B
、表并列/
表修飾 C
、因為/
把,拿)
10
.(8
分)【答案】(1
)士禎主掌四川省考試,因母喪歸家,服喪期滿,重新被任命為戶部郎中。()查辦“
通海寇”
案件,株連了很多人,士禎對誣告者處以嚴厲刑罰,對無辜之人予以寬赦,他保全存活的人很多。
11
.(4
分)【答案】為官:“
剛正不阿,寬政愛民”
。為學:機敏博學,擅長詩文(善于學習)12
.(5
分)【答案】舜其大知也與/
舜好問以好察邇言/
隱惡而揚善/
執其兩端/
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為舜乎!翻譯: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矚g向人問問題,又善于分析別人淺近話語里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采納適中的用于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381901.html
相關閱讀:《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