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甲】【乙】兩篇選文,回答7
——11
題。(15
分)
【甲】
記承天寺夜游
蘇 軾
元豐六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
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乙】
喜雨亭記
蘇 軾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風
①
之明,始治官舍。為亭于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木,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于岐山之陽,其占為有
②
。既而彌
③
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
④
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夫相與忭于野,憂者以樂,病者以愈,而吾亭適成。
于是舉酒于亭上,以屬
⑤
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無麥。”“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則無禾。”“無麥無禾,歲且薦
⑥
饑,獄訟繁興,而盜賊滋熾。則吾與二三子,雖欲優游以樂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遺斯民,始旱而賜之以雨。使吾與二三子得相與優游
⑦
以樂于此亭者,皆雨之賜也。其又可忘耶?”
(此文難度超過課內文言文。)
【注釋】
①
]
扶風,即鳳翔府,今陜西鳳翔府。蘇軾時任鳳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公元1061
)到任。 ②
雨麥,上天下麥子。岐山,今陜西岐山縣。占,占卦。,成。有,指豐收。人們不知道雨麥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
③
彌,滿。彌月,整月。雨,下雨(動詞)。
④
乙卯,
⑤
屬,酌。屬客,指斟酒給客人喝。 ⑥
薦,重。薦饑,重復地遭到饑荒。
⑦
優游,疊韻連綿字,從容不迫的樣子。
(注釋是從網上直接拿來的,該注的沒注。文中的“忭”需要加注釋。注釋標號的位置不當,如注釋③上標序號應加在“彌月不雨”的“雨”字上面,注釋⑤上標序號應加在“屬客”上面,注釋⑥上標序號應加在“薦饑”上面,注釋⑦應加在“雖欲優游”上。)
7.
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4
分)
①
念
無與為樂者
念:______________
②
懷民亦未寢
寢:______________
③
志
喜也
志:______________
④
雨麥于岐山之陽
陽:______________
8.
將【乙】文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
分)
官吏相與慶于庭,商賈相與歌于市,農夫相與忭于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甲】文沒有直接寫友情,但可從字里行間看出。請你找出相關句子并作簡要說明。(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4
分)(1
)貫穿【甲】文的線索是__________________
(這么短小的文章考線索干嘛?)
(2)
【乙】文的題眼是_____________
11.
【甲】【乙】兩文表達的感情有何不同?(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較兩文表達的不同感情有必要嗎?不合考綱要求。)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7.①
念:人教版,考慮、想到;語文版,想。(1
分)
②
寢:睡覺(1
分) ③
志:記(1
分)
④
陽:山的南面水的北門為陽(1
分)
(只要答出句中的“陽”指山的南面即可。)
8.
官吏們在院子里一起慶賀,商人們在集市上一起唱歌,農夫們在田野里一起歡笑。
(2
分)
9.
句子: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1
分)
理由:作者夜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此時張懷民果然也沒睡,二人心意相通呀!隨后一同在庭院中散步賞月。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1
分)
10.
(1
)賞月(月光)(1
分)
(2
)喜(1
分)
11.
甲文表達了作者悲涼苦悶、豁達樂觀的復雜心情,(2
分)乙文表達了作者關心人民疾苦、遇到好雨的喜悅之情。(1
分,意思接近即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434428.html
相關閱讀:《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