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③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九,余在歧山,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得之。 (選自《古文觀止•方山子傳》作者蘇軾)
【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漢時的游俠,喜替人排憂解難。②方山冠:漢代祭祀宗廟時樂舞者所戴的一種帽子,唐宋時,隱者常喜戴之。③矍然:吃驚的樣子。
8.下列句中的“于”與“余謫居于黃”中的“于”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 賢于材人遠矣 B.倉鷹擊于殿上
C. 舜發于畎畝之中 D.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9.下列對文章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方山子是蘇軾的朋友陳?,輕時是有俠義思想的人。
B.選文寫了方山子少、壯和晚時的不同遭遇和思想變化。
C.方山子在晚隱居山林是為了不受世俗的困擾、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D.作者寫方山子,實際上是悲自己被貶黃州“懷才不遇”的境況。
10.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4分)
①晚乃遁于光、黃間 遁: ②因謂之方山子 謂:
③適見焉 適: ④余既聳然異之 異:
11.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環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譯:
參考答案:
8
、(
2
分)
B
9
、(
2
分)
C
10
、(
4
分)①隱居。
②
稱,叫
③
適逢,正巧
④
以……為異
11
、(
3
分)簡陋的居室空空蕩蕩,(
1
分)然而他的妻子、兒女(
1
分)和奴婢都顯出怡然自得的樣子。(
1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41182.html
相關閱讀:《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