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改變世界 (四)
資本主義的巨大成功歸于那些善于創造性思考、并把思想轉化為產業的人們,是他們把資本主義締造為一部創造繁榮的神奇機器。在資本主義世界范圍內,很難否認20世紀是屬于美國的世紀。與其它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美國的市場自由、個人自由、崇尚才能、漠視特權的價值觀,為具有“創意”的人們提供了更為適宜的土壤。無論你來自哪個國度、哪個族裔、哪個階層,只要你有大膽“創意”,看準機會,及時出手,就會在實現個人“美國夢”的同時,推動人類社會的革命性進展,從而改變世界。并非偶然,這里奉獻給讀者的從19世紀末的福特(Henry Ford)到20世紀末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等20人,幾乎都來自美國。作為“創造者”,他們是體現20世紀美國精神的人格象征。
機械裝置的領頭人—盛田昭夫(Akio Morita)(1921-)
──由于超越國界的公司是無限的公司,他使索尼成為到處受到信賴的名字
──如果你不能意識到他早于你幾個月就預見到你思考的問題,你總會認為他的判斷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
即使在72歲高齡,他敢在網球場上向任何人叫板,甚至包括年輕運動員。他正是以這種精神成為最早一批全球性公司的創建者。他大大早于自己的同代人發現:正在縮小的世界可以為小公司提供巨大的機會,只要它在物質和心理上能夠超越自身局限。他為此在每個市場,特別在美國實施這一戰略,以至在1998年索尼被美國消費者視為第一品牌,楞把可口可樂和通用電器甩在身后。
早期,他曾在家族的釀酒業和電信工程公司供職。他的市場概念自始是以質取勝的“品牌認同”,是向顧客提供最佳質量和技術。雖然電晶體收音機不是他的首創,便攜式口袋收音機卻是索尼最先生產的。收音機的成功導致眾多的世界第一,如8英寸電視和磁帶錄音機。索尼在產品設計、生產和市場上的技術成就改變了“日本制造”的形象,它不再是廉價模仿,而是高質量產品的代名詞。
最初,盛田是堅定的民族主義者,他的目的只是在戰后的廢墟上重建日本經濟。但從六七十年代起,他逐漸向國際化轉變。他提倡“全球性思考,地方性行動”,即共享一個共同的超越民族目標的價值體系,為國際的消費者、股東和雇員服務�!八髂帷钡拿旧砭屯怀稣f明了盛田追求全球性交流的直覺和決心。他希望自己的品牌無論在何地都易于辨認,因而選用拉丁字母,使它簡短而奪目。他和同事查遍字典,取拉丁詞“聲音”(sonus)和當時美國的流行日常用語sonny(有“乖乖、寶貝、小弟弟 ”之意),把二者結合成Sony。他的全球化始自1963年。那年他舉家搬遷到美,以便更好地了解美國人民、他們的市場、習慣和規章,也增加了自己成功的機會。他即是工作狂,也是娛樂迷。在娛樂的愉悅心情下,他會隨時產生靈感,導致新發明,比如“步行者”(Walkman)便是如此。
盛田一生中取得的成就難以想像。假如目前癱瘓的他仍能讀懂“索尼是美國消費者的第一品牌”的報道, 他會在夏威夷瓦胡島的海濱別墅中微笑著說:“當然!我說什么來著?但是,畢竟是美國造就了索尼!”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4706.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