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閱讀《老馬識途》(附答案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閱讀《老馬識途》,完成 8 11 題。( 14 分) 管仲、隰朋 ① 從 ② 于桓公而伐 ③ 孤竹 ④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 閱讀《老馬識途》,完成8
—11
題。(14
分)
管仲、隰朋①從②于桓公而伐③孤竹④,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⑤與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⑥乎?
【注】①隰(x
í)朋:人名。②從:跟隨。③伐:攻打。④孤竹:國名。⑤師:學習。⑥過:過分。
8
.根據要求,完成下列兩小題。(6
分)
(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
分)
①春往冬反


②迷惑
失道


③行
山中無水


④夏居山之陰



(2
)下列各句與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
的一項是(2
分)
例句:老馬之
智可用也
A

項為之
強(《幼時記趣》)
B
.是吾劍之
所從墜(《刻舟求劍》)
C

至之
市 (《鄭人買履》)
D
.故時有物外之
趣(《幼時記趣》)
9
.用“/
”標出下面句子的兩處
朗讀停頓。(2
分)
蟻 冬 居 山 之 陽
10
.翻譯下列句子。(4
分)
(1
)乃掘地,遂得水。(2
分)
譯文:

(2
)果如鶴立云端。(《幼時記趣》)
(2
分)
譯文:

11
.文中談到人們獲取知識有兩種途徑,請你概括出這兩點。(2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8
.(1
)①反:同“返”,返回。②惑:糊涂。③行:走。④陰:山的北面。
(2
)D
(例句中“之”,意為“的”,而A
中“之”為代詞,這樣;B
中“之”為助詞,無實意;C
中“之”為去、往;D
中“之”,意為“的”。)
9
.蟻/
冬居/
山之陽(只標對第一處得1
分,只標對第二處不給分)(2
分)
10
.(1
)就發掘蟻穴,找到了水源。(“掘”“得”各占1
分)
(2
)果真像白鶴在云頭上高亢地鳴叫。(“果”“唳” 各占1
分)
11
.一是多和日常生活接觸,積累寶貴經驗;(1
分)二是向圣人學習,獲取已有的知識。(1
分)
【譯文】
管仲、隰朋跟從齊桓公北伐孤竹,春往冬返,由于沒有熟悉地理的向導帶路,在回家的路上迷失道路,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就縱老馬于軍前,任其所至,隨而從之,竟得道而歸。在山中行軍,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高出地面一寸的螞蟻的巢穴下面一仞之處就有水。”就發掘蟻穴,找到了水源。
憑借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遇到他們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馬和螞蟻求教學習看作是羞恥的事,現在的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而學習圣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555225.html

相關閱讀:初中文言文閱讀《以柔克剛》附答案及翻譯
《酒以成禮》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勉諭兒輩》閱讀答案
《牧豎捕狼》閱讀答案及翻譯
“宋陳諫議家有劣馬”閱讀答案及翻譯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