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提高了教學質量。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數學史,挖掘教材內容,通過教學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教給學生思考方法,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機滲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關鍵詞:德育;數學史;教材內容;教學過程;多媒體
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中學數學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
一、利用中國數學史,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愛祖國,是每個民族的靈魂。愛社會主義祖國,是中國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進行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國有著燦爛的古代文化,當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必然會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數》這一章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關于負數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歐洲則早了一千多年。在幾何教學中關于圓周率的計算,祖沖之是第一個算出圓周率到七位小數的人,比外國人早一千一百多年。通過這些事例的介紹,讓每個中學生懂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過去和現在在數學領域中都有過極大的貢獻,讓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感情。以培養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矛盾轉化的規律,把未知轉化成已知來解決,如解方程(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轉化,“多元”向“一元”轉化,分式方程整式化,無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對立統一、矛盾轉化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能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又能使學生掌握處理數學問題的轉化思想和技能,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二、利用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在中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不僅要善于把教材作為數學知識來傳授,而且要善于把教材作為德育內容來滲透。但教學時,不能不顧及教材的體系和特點,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而是要將德育內容與知識傳授融為一體!半S風潛入,育人無聲,”使學生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如在教學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時,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些數據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一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一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尤其通過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F行義務教育教材中,有多處涉及到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去挖掘,在講授有關知識的同時,適當介紹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并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
三、利用數學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在教學中,數學教師首先要有嚴謹、負責的態度。講解概念數學時,要運用數學語言進行完整、精練地敘述;對公式所起的作用,要講得確切;在板演過程中要有條有理,推理要步步有根據;書寫要規范,避免“圓”和“園”、“連接”和“連結”混用。時時事事給學生做出嚴謹求實的表率。其次,教師要盡量利用啟發式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得出新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追求真理、獨立思考、開拓創新的精神,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再次,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言必有據、一絲不茍、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科學態度。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新課標指出要“大力開發并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例如,在講“圓”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的形成過程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我利用FLASH設計制作了關于“神舟”六號從發射到升空,然后繞地飛行的動畫片,并配上相關的解說詞。隨著飛船的升空,學生的心情激動起來,為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而感到自豪和驕傲,讓學生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使人性養成的圣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就提高了教學質量。因此,德育教育不僅滲透在語文、思想品德等課堂中,更需要像和風細雨一樣滲透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中學數學教師應該結合數學史,挖掘教材內容,通過教學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教給學生思考方法,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有機滲透,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45589.html
相關閱讀:初中數學角的公式大全
淺談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有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初中數學正方形的幾何知識點
學習初中數學的方法之高質量練習
平行四邊形?初中數學題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