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淺談初中歷史學習的習慣養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初中歷史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葉圣陶先生在《兩種習慣》中說:"一種好的習慣可以受益終身。"學生歷史知識掌握的如何,很大程度上表現為是否養成了較好的歷史學習習慣,中學生應養成下列學習歷史的習慣。

一、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

這個環節是老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環節。認真聽講就是聽老師講課的思路,分析教材的方法,聽一些重點、難點和疑點的解釋。老師講課的方法換一個角度就是學生學習的方法。

二、閱讀歷史教材的習慣

要全讀就是閱讀教科書中所有的內容,如課題、子目標題、正文、注釋、插圖、思考題、練習題大事年表等。這是對學習歷史知識的總要求。要通讀就是將教材中零碎、局部的歷史通過閱讀融會貫通起來。這就要求在讀書時要前后聯系,因小而大,把局部的知識投入到某章、某單元的大范圍內聯想和梳理。

要略讀就是在全讀之后,在籠統地游覽一遍教材內容,并在頭腦中初步形成一個粗線條的知識體系。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讀和記教材中的目錄、章題、節題和子目。要精讀就是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要進行字斟句酌地推敲和理解,明確教材中所含的主要觀點以及說明這些觀點的失事,了解知識在教材中的地位。要異讀就是在閱讀時要把相近、相似的歷史事件或歷史現象進行比較、鑒別,找出差異,并分析原因,從而達到準確歷史知識的目的。要做記就是在閱讀教材時,要做好讀書筆記,把動口、動腦、動手結合起來,調動各種器官的能動性,使大腦處于接受知識的最佳狀態。

三、勤查工具書的習慣

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不少的是通過查工具書來解決的。中學生應查閱《歷史詞典》《歷史成語詞典》等。勤查工具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擴大知識面和視野,不斷積累歷史知識,提高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四、思索感悟的習慣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學與思、學與悟是不能分開的。學與思好比車的兩只輪子,只有兩個輪子都有了鏈子,才能共同發生作用,車才會不停地前進。學與思只有緊密結合起來,才會學有所成。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養成思索感悟的習慣,把這項工作放在預習、學習、復習的全過程中去完成,從而使思維敏捷、視野開闊,逐步掌握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讓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革命老人徐特立非常推崇這種學習習慣。"動筆墨"在這里或指做筆記,或對歷史教材中的重點、難點進行畫點勾畫,或是讀而有感、感而有記、隨時記錄下點滴感受、思想,或是進行摘錄,記下自己喜歡的名人睿語、新穎的觀點。這種習慣對于提升篩選能力、分析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六、養成良好的做作業的習慣

先復習后做作業,先仔細審題后作解答。獨立思考,按時完成,作業完成后認真檢查,改正錯誤,書寫要工整規范。

七、養成自覺復習的習慣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人的遺忘有先快后慢的特點。識記后的兩三天,遺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漸緩慢下來。因此,要求學生對剛學過的知識,要及時"趁熱打鐵",學過即習,方為及時。忌在學習之后很久才去復習。這樣,所學知識會遺忘殆盡,就等于重新學習。及時復習的優點在于可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后發生的急速遺忘。在復習是要注意:

1.趁熱打鐵,要求學生養成當天課程當天復習的習慣。在復習時讓學生先盡量回憶課堂上所學的內容,當一時不能全部想起來也沒有關系,這正是發現了自己的薄落環節。整個復習過程都要提倡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貞浐笤偃タ磿,記住了的知識會被再次強化,想不起來的知識,會成為看書的重點。

2.重視階段復習習慣的養成。階段復習可以解決各部分知識的之間的聯系,對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化。知識的系統化,是指對知識的掌握達到了一個更高的境界,也就是從整體、全局或聯系中去掌握具體的歷史事件、概念、原理,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等。

八、寫考后記的習慣

考卷拿到手后,常常見到一些同學,只注重考卷上的分數,得了高分就興高采烈,得了低分則悶悶不樂,有的竟把考卷扯得粉碎或揉成紙團。后來,他們發現,很多考題是以前考過的題,或者略作引申,相差無幾看起來似曾相識,做起來照樣出錯。學生應對每次考試進行認真總結,注意作好考后記,

下面就結合歷史材料來談一談這一問題:

①記方法。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每次考試后,我們既要弄會每一個題目,又要著眼于把握每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特別是材料解析題、問答題、識圖題等主觀性試題,因其靈活多變,更要注意總結他們的解題方法。

②記典型。試題多以教材重點,難點而設,也有些試題是教材和社會熱點問題的結合點。這些問題考過了以后還會再考,并且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因此,在筆記本上要對它們進行分類整理,記錄考卷中出現錯誤的典型例子,然后加上注釋,說明錯在那里,應如何修正,并記下出現錯誤的原因,對某些典型的錯題,也要收入"錯題集",以免下次再重犯類似錯誤。

③記新知?荚囈彩俏覀儷@取新知識的重要渠道。一方面試題本身會蘊涵新知,另一方面,老師也會結合某些試題介紹一些相關的新知識,新信息。

④ 記得失 每次考試后,我們都會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但不少同學卻難遂人愿。其原因之一就是沒有記取每次考試的經驗和教訓。因此,我們對每次考試的成功之處,尤其對失利的原因,如思路問題、概念問題、粗心問題。弄清了錯誤的性質,也就找到了錯誤的原因和改正錯誤的辦法。每次能對錯誤進行分析,就會自己容易犯什么錯誤,找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環節,都要作好總結記錄,以便經常翻閱,從而掌握應試技巧,提高學習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zhong/652442.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歷史知識點集錦(下)
初一歷史知識點總結:赤壁之戰
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能訓練之選擇題及答案一
古代羅馬-教案設計
初一歷史下冊知識點:主要政治制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