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盈聯修辭:夸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修辭手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盈聯:夸張

夸張是故意志大才疏,對客觀事物作擴展或縮小描述的修辭方式。它對事物的特征加以通情達理的渲染,因此使人覺得雖不真實,卻勝似真實。

運用夸張能深刻地表現出作者對事物的赫然情感,從而引起的強烈共識。正如高爾基所說:“藝術的目的在于夸大好的東西,使它顯得更好;夸大有害于人類的貨色,使人望而生厭。”夸張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能夠引起人們豐盛的設想,有利于突失事物的本質和特征。

中的夸張,往往與比喻、擬人等手法聯合在一起,為了敘述便利,本節只剖析夸張的一個方面。這里把夸張按夸大和縮小兩種分辨舉例。

一、夸大夸張:把客觀事物有意夸大渲染。如:

[1]自負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2]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3]雙肩千石重,白發萬根輕。

[4]學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

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飛雪。

[5]紫氣東來三萬里,幽關初度五千年。

[6]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

[7]鐵漢三杯軟腳,金剛一盞搖頭。

[8]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龍兩盞海底眠。

[9]一粒米中藏世界,半邊鍋里煮乾坤。

[10]佛祖以億萬年作晝,億萬年作夜;

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

[11]大道生財,財連云漢三千丈;

尊古炮制,制死黎民多少萬人。

[12]此地咫尺能進天,勤問天,但聞佛笑;

近水亭間先見月,要留月,不許云飛。

例[1]是毛澤東1917年撰寫的游泳聯,他以豪放的魄力表現出高遠的抱負和尋求,充斥了踴躍進取精力。例[2]是林則徐應題聯。林早慧,七歲習文,十四歲中秀才,人稱志高才敏。一次老師(即其父林賓日)以“山”“海”為題,令他作七言聯,他寫了此聯言志寄情,表現了他的少年壯志。例[3]是老詩人臧克家述志聯。臧老八十高齡,不計白發多、年事邁,還愿擔重擔,表現了他老當益壯、矢志四化建設大業的壯志激情,確切令人欽佩。例[4]是“五四”活動時上海一家商店的門聯,目標在于支援當時被軍閥政府拘捕的愛國學生。其頂用了鄒衍下獄跟齊婦蒙冤的典故,“三年不雨”和“六月飛雪”是對當時上海氣氛的夸大表述,借以表現對愛國同胞和提高學生含冤受辱的深切同情,也表示了對反動當局(北洋政府)的極大氣憤和對抗。例[5]成都青年宮聯,聯語成心夸大事物,“三千里”“五千年”都是夸張,這使東來的紫氣、初度的函關實質特點更強烈更集中。聯中還用了老子李耳過函關的典故,使對聯顯得聲情并茂。例[6]是酒店聯,“隔壁”使千家人醉倒,極言酒味濃郁;“開壇”能使四周十里人聞到香味,極言酒氣香醇。例[7]也是酒家聯,但與例[6]表現手段不同。例[6]是直接夸大,而例[7]則是通過“鐵漢”“金剛”喝后的效果表白的,成為一種間接的夸張。例[8]是杜康洛陽釀酒作坊聯,也是通過后果進行夸張的。傳說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喜歡豪飲,他向杜康討酒三杯竟一醉不醒,時過三年,劉妻向杜康討夫。杜康言:“人未逝世,只是酒醉。”叫醒后,劉伶第一句話是“杜康好酒”。例[9]是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聯,夸佛法無邊。例[10]也是夸說佛祖、大椿年紀長久。例[11]是譏諷貪贓枉法縣官路大尊的,高低聯句首嵌大尊名字,上聯夸說財運之盛,下聯說制死庶民之多,全聯進行深入揭穿和尖利諷刺。例[12]是四川峨眉山金頂聯,夸說金頂之高大。

有時運用夸張,可解困解危,甚至飛黃騰達。有兩副對聯串成的故事,即很典范。

[13]玉甑蒸開天地眼,金槌敲動帝王心。

[14]父在外,肩挑日月;

母在家,扭轉乾坤。

例[13]、例[14]就是某秀才答皇帝問的對聯,他竟因而被點為狀元。相傳這位秀才科場順利,連獲鄉試、京試第一,殿試時,皇帝卻未問他治國安邦之道,而問他:“你祖輩父母做甚么?”他一聽懵了。祖父做酒,祖母彈棉花,父親賣豆腐,母親磨豆腐。封建社會里,勞動聽民被人瞧不起,勞動在上流社會里被視為卑賤的事。所以秀才怕說真話被人嘲笑,說謊話又怕犯欺君之罪,于是他借夸張手法,把祖父蒸糟制酒說成“玉甑蒸開天地眼”,把祖母用槌彈棉花說成“金槌敲動帝王心”,使天子處于高興中,緊接著說父親“肩挑日月”,借豆腐整塊狀如圓盤,形似日月;母親滾動磨子,夸大說成“扭轉乾坤”。這樣豈但別人不會恥笑,而且使龍顏大悅,他終于被點為狀元。當然這只是人們為了開心所編的故事,但確實體現了夸張手法的效應。

二、縮小夸張:把客觀事物有意縮小。如:

[15]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16]千年邁樹為衣架,萬里長江作浴盆。

[17]小龍無知嫌路窄,大鵬有志恨天低。

[18]我奉雪山為贈品,君收云海作詩聲。

[19]天當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

地作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

[20]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到三十六天宮,與玉皇大帝蓋瓦;

卑職、卑職、卑卑職,卑職萬分該死,死落十八層地獄,為閻羅老子挖煤。

例[15]是毛澤東七律長征頷聯,把“五嶺”山脈視為細浪微波,把“烏蒙”山脈視為“泥丸”,極言其小,以顯示紅軍形象之高大。例[16]是明初佳人解縉與其父的答對。相傳解縉自幼聰慧異樣,九歲時,一次在江邊洗澡,把衣服掛在一棵老樹上,其父順便出了上聯。解縉也隨即對出下聯。這副對聯皆為比喻,同時也都對事物作了縮小式的夸張,顯出了大氣勢。例[17]也是解縉的,但他只是對句,上句是一位尚書的。傳說解縉小時就才高名大,一天有位尚書大人請解縉,籌備出聯讓解縉當眾出丑。解走至尚書門口,尚書指著一條低矮狹小的夾道,讓解進去,解謝絕了。尚書便傲視而出了此上聯,罵解無知。解立即昂首挺胸,對出下聯。尚書無可奈何,讓他從大門入內。例[18]是四川省峨眉山聯,言及“雪山&rdquo,人生語錄;之大,竟可被我雙手“奉”上,當做“贈品”;“云海”作了縮小刻畫,從而更加凸起了“我”形象的巍峨、氣度非凡。全聯文思浩大,與眾不同。例[19]也是與解縉有關的對聯。據傳解縉小時,一次看父親與友人下棋。友人偶出上聯,解父答不出而縉卻脫口而出。上下聯都是縮小式夸張,把天當做棋盤,星當做棋子,地當做琵琶,路當做弦,從對事物的縮小中,顯出澎湃的氣概。例[20]是舊時諷刺官場聯,傳播很廣,簡直成為人們的口頭禪。上聯是夸大,下聯是夸低,兩相對比以顯丑態。全聯對舊時官場人物的奴才相,諷刺得酣暢淋漓。

夸張是一種人們愛好運用,又十分富有表示力的修辭伎倆,但運用時必需留神:1.夸張的特色既然是“夸大其詞”,那就得“言過”得顯明,使人能明白意識到在運用夸大,不能讓人誤以為是事實。2.夸張雖為夸張或縮小,但它的性命仍在實在,要注意“夸而有節”。3.夸張往往借助于比方、比較等辭格,應用時應注意表意上的一致性,避免相互抵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101487.html

相關閱讀:巧綴
分辯
盈聯修辭:鑲字
夸大
折抵(直折、補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