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辭
負辭是唐鉞《學》中的術語。它是語文中以負式的話,聲名慎重正意的,叫負辭。
例如:
蔡澤入,則揖應候。應候固不快,及見之,又倨。(《戰國策•秦策》)
今年小李干得不錯!
例[1]中的(不快)是發怒的意思,這里用否認的說法(不快)比確定說法(發怒)要委婉些,但語意并不弱。
例[2]中的(不錯)不是講干得不錯處,而是講干得很好。負辭古今皆有,它相稱于有的修辭書上所講的(否定說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96593.html
相關閱讀:折抵(直折、補折)
夸大
分辯
盈聯修辭:鑲字
巧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