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盈聯修辭:層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修辭手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盈聯:層遞

層遞,是依據事物的邏輯關聯,連用構造類似、內容上遞升或遞降的語句,表白層層遞進事理的修辭方式。它說理深入,抒懷強烈。

層遞中無論是遞升仍是遞降,都是層層深刻的。它借步步推動,使人們的意識層層深入,對表達的事理發生深刻印象。不階梯式的升降的邏輯關系,就不會有層遞的抒發后果。

層遞可分為遞升、遞降和升降結合三類。

一、遞升:由低(小、少、輕、淺……)到高(大、多、重、深……)。例如:

[1]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明顯月;

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

[2]貴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

最無益,只怕一日曝,旬日寒。

[3]二典三謨,法堯舜之道;

五風十雨,協天地之心。

[4]玫瑰花小,香聞七八九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5]勤弟子仰面數椽: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瞎先生抬頭算命: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6]認清問題,研討問題,解決問題,為好教導;

發現工具,制作工具,運用工具,是真文化。

[7]三十年前,縣考無名,府考無名,道考無名,人眼不開天眼見;

八十日里,鄉試第一,京試第一,殿試第一,藍袍脫下紫袍歸。

例[1]是近代詩人黃遵憲鄉居自題聯,上下聯都是數字的階升,字里行間,表明了本人身遭危害,但仍然盼望持續變法維新的心志。例[2]是毛澤東主席青年時代在湖南一師讀書時,寫此聯自警警人以助學,微言大義,堪為古今勸聯上品,其中運用數字為階升式。例[3]是北京故宮弘德殿聯,當然內容是為效法堯舜,實現兵荒馬亂,運用數字也是階升式。例[4]是一位老中醫對客聯。傳說有位老翁喜用藥名作對,一次客訪中醫,見盆中玫瑰長得茂盛鮮美,不勝感慨,便出了上聯。老中醫捻動數根銀須,不禁笑對下聯。數字上皆從小到大,層遞階升。例[5]是一副學生對先生聯。據說有一聰慧學生,上課卻老是仰頭看屋頂,為此先生出上聯諷刺這位學生。不料這位學生唇槍舌劍,使先生理屈詞窮,但先生對學生對句的獨特、奇妙,也暗暗觀賞。上聯數字從一到十遞升,下聯用十天干從甲到癸也是遞升。例[6]是古代教育家陶行知撰曉莊師范大門聯。上下聯都是處置事物由淺入深、由先到后程序關系的階升,闡明事理,明白清晰。例[7]是戴衢亨有感于赴考不易,題故鄉祠堂聯,上下聯都是地區范疇由小到大,等級由低到高的階升,赴考如登山,表明勝利來之不易。

二、階降:由高(大、多、重、深)到低(小、少、輕、淺)。例如:

[8]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

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9]嘆老夫半世辛苦,藏書萬卷,讀書千卷,著書百卷;

看小孫連番幸運,縣試第一,會試第二,殿試第三。

[10]三千年道學真傳,惟有畢生接收;

五百里賢人匯聚,只因二字磋商。

例[8]是大詩人郭沫若挽魯迅聯。1936年,相隔四個月時光,蘇聯無產階層文學奠基人高爾基跟中國新文化活動旗手魯迅先生接踵去世,郭沫若寫了這副挽聯,表示對兩位文化名人的深切吊唁。運用數字為階降式。例[9]是近代文明名人俞樾自撰聯,高低聯全用遞降式,他把半惹事業、小孫考運,全用事實排列表示出來。例[10]是題浙江淳安瀛山書院聯,應用數字從“三”到“一”,從“五”到“二”都是遞降。

三、遞升、遞降結合。例如:

[11]一桌子生果,半桌子點心,不知民間疾苦;

三點鐘開會,四點鐘來人,是否革命精力?

[12]登百尺樓,看大好河山,天若有情,應識四方思猛士;

留一?土,以抹黑日月,人誰不逝世,獨將千古讓好漢。

例[11]是馮玉祥將軍譏諷官僚聯。1928年,馮玉祥被蔣介石邀到南京,各機關舉辦結合接待會歡送他。將軍準時到會,可來者卻寥寥無多少,直到四時,人才陸續來到,開會已遲了一個多小時。會開后主席致詞畢,請馮講話。馮即席編此聯,念給大家聽。聽者認為馮要發火申斥大家,可馮卻說:“我報告已畢,另有公務在身,不再奉陪了。”起身揚長而去。例[12]是安慶大觀樓徐祠聯。徐祠是為留念辛亥革命先烈徐錫林義士而建,對徐表現了高度的贊揚。以上兩聯皆把遞升、遞降聯合在一起。例[11]上聯從“一”到“半”為遞降,下聯從“三”到“四”為遞升;例[12]上聯從“百”到“四”為遞降,下聯從“一”到“千”為遞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iyu/90221.html

相關閱讀:分辯
巧綴
盈聯修辭:鑲字
折抵(直折、補折)
夸大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