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微的線索
艾瑞克森對隱微線索的運用令人嘖嘖稱奇。他能觀察出極輕微的改變,在治療和診斷上加以應用。羅森(Rosen,1982b,p.467)指出,艾瑞克森學著識別他的秘書們的不同打字模式,藉此知道她們目前是處于經前、月經中或是月經后的狀況(可參見7.eig,1980a,p.162)。海利(1982,p:13)探討過艾瑞克森如何藉著一個女人前額色彩的轉變來辨識出她剛懷孕。(編按:臉部顏色因懷孕而改變,在醫學上稱為黃褐斑[Chloasma],通常呈現在前額、鼻子和臉頰部位。尤其在懷孕早期的時候,顏色的改變相稱顯明。然而,除了最靈敏的觀察者,這樣的變更常常為人所疏忽。)
艾瑞克森有時候會讓病人曉得他的觀察。有一次他治療一對夫妻,他看出當丈夫扯謊的時候,會表示出特定的行動。他告知這位太太他的觀察,而后在一次的結合治療中,讓她去問丈夫問題,由她自己來檢舉謠言。
艾瑞克森對于隱微線索的運用也時常是詭譎多變的。當他說故事的時候,他通常會將聲音朝著地面,然后透過眼角余光偷偷地觀察當事人的反應。這個技能的目標,是讓當事人感到他的聲音是自己的內在對話。而且,當他對集團說話時,他會改變聲音的頓挫抑揚,向在座特定人士強調某些訊息。
當辦公室外車聲吵嚷,他不會刻意提高說話的音調。大部門的演說者會提高他們的聲調,因而無可防止地暗示聽眾去注意外面的喧嚷聲。藉著不去提高他的聲調,他讓聽眾保持對外界的嘈雜渾然不覺——相似于古典催眠景象中負面幻覺的反響(Zeig, 1985a,p.328)。
發覺力的練習
因為艾瑞克森相稱器重治療工作中的視察,他部份的訓練取向是領導我去進步個人的覺察力,他用了很多的方式,包含陳述對于觀察有趣的故事,學九型千萬別做的事,并激發我實際事必躬親。例如,他要我去觀察游樂場的一群孩子,猜測他們會跟誰一起玩及下一步會做什么……等等。而且,企業團隊中的3號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他要我去察看一群人的互動,判定誰將會先分開,誰會是下一個談話的人……等等。
我訊問他如何促進自己覺察隱微線索的才能,他答復說,學習觀察就像學習英文字母一樣。“你剛開端只是學字母自身,緩緩累積新的用法。”他問我“zyzzva”這個字是什么意思,我問他答案,他說:“去查字典。”艾瑞克森的意思是:學習應用隱微線索是沒有捷徑的,要害在于須要透過一直的訓練和教訓去累積。
在統一堂課里,他告訴我關于一個女人的故事,她的拳頭橫過胸前,放到對肩上。他說這個癖性可能象征著她乳房有腫塊,而她卻不愿否認,或她是一個小胸部的女人,而她不愛好這一點。他指出在這個例子中握拳是惱怒的姿勢。(我回憶當天自己肢體語言所泄漏的訊息。)
艾瑞克森告訴我,有一次他和一個友人去見一位通靈人,這么做是為了向他的朋友證實這個通靈人固然能說出準確的謎底,但這所有都跟超感知覺無關。這位通靈人的洞察力確切驚人。停止之后,艾瑞克森給他的朋友看一串他進去之前當時寫好捏造的答案。事實上,這個人并不是通靈人士,他只是擅于讀取隱微線索和深層語意。當艾瑞克森被問問題時,他心里“想著”假造的答案,這位通靈人可能讀出他非語言線索的心術。
艾瑞克森又講述了一位有名非語言行為專家的故事。在一次訪問中,艾瑞克森看見這個人的壁爐上有一件雕刻品,他相當觀賞這件作品。在全部談話的進程中,艾瑞克森都避免讓視線停留在這件藝術品上,因為他不盼望這位專家看出他有如許盼望領有它。當他們的談話瀕臨序幕時,艾瑞克森說專家謝過他的來訪后,接著說:“還有一件事,是的,你能夠帶走那件雕刻品!”
在另一個場所,艾瑞克森告訴我早期的專家甚至可以判斷出一個人的成長背景。在小學學的單字會帶有特定的鄉音,假如這個人之后搬到國內不同的地方寓居,當用到高中所學的字匯時,會有不同的聲調。當說到大學時期所學的概念時,會反映出這個人在海內哪個處所念大學。
當他訓練他的住院醫師時,他會要他們用于來丈量病人的脈搏。艾瑞克森會坐在房間對角,或者是透過留神病人頸部脈動的觀察法來盤算脈搏數。他說了多少個學生不注意到病人有義肢或義眼的例子,他很賭氣地告誡學生們:在第一次和病人接觸的時候,要留心病人是否有兩只眼睛、兩只手臂、兩條腿、每一只手是否都有五只手指頭……等等。
他說他能在半條街以外,辨別來車司機是要右轉仍是要左轉,由于連司機自己也沒有覺察到已經先泄露出用意,通常在轉彎之前,司機遇先將身材擺向欲轉方向的另一側,腦波。這是觀念運動(ideomotor)訊號的好例子。當咱們想起一種行為時,我們通常會隱微地、下意識地表現出來。艾瑞克森是一個讀取和運用觀點活動行為的專家。大局部的人因為無知、缺少訓練、執拗己見或以為里面無有用的資訊,而忽略隱微的線索,普及性隱喻。
結語
艾瑞克森對我的個案督導都是要言不煩,并且是問題導向。他側重在激發我身為一個醫治師的潛能,而不是采取資訊填鴨的督導方法。他會再將問題丟回給我,藉以激勵我信任本人的斷定。
艾瑞克森的常識性督導方式和他的治療及教養模式有具曲同工之妙。他與其余的督導者不同之處,在于他對我是否能作出他的治療作風并不感興趣。相反的,他所感興致的是我是否發展出屬于自己的治療風格和治療辦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26727.html
相關閱讀: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催眠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