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爾頓.艾瑞克森在催眠時,通常都會很系統地使用語言,而且是以一種不尋常的方式為之。這些模式在理查·班得勒和約翰·葛瑞得著的《米爾頓·艾瑞克森催眠技巧的模式》的第一卷中已描述過。
使用“米爾頓模式”(Milton-Model)是讓催眠溝通效率化的必要條件,而且這所有的誘導例子都使用這些語言模式。很多讀者會因為讀了這書里充滿了誘導的例子,在潛意識里就學會了催眠,這個附錄里,將會更明確地說明這些模式,這樣你就可以一次練習一種,有利于你有系統地將你的行為和這些模式合并。
反向后設模式
通常米爾頓模式都被稱為反向后設模式。反向后設模式在班得勒和葛瑞得所寫的《神氣的結構》(The Struchure of Magic)一書里已經有很詳細的描寫,而里面的附錄有十二頁很棒的大綱,是蕾絲麗· 潛能開發;卡門朗·班得勒所寫的《他們從此過著幸?鞓返娜兆印罚═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后設模式是一組可以更完整說明經驗的語言模式。相反的,米爾頓模式則提供使用者“技巧性含糊”的方法。技巧性的含糊讓說話者的陳述聽來很詳盡,而且還普遍到可以用來模擬聽者的經驗,跟神奇的是,無論什么樣的陳述都可以這樣做。后設模式可以恢復任何句子刪減(deleted)的詳細資料;米爾頓模式則提供了建構幾乎所有的星系資料被刪減的句子的方法。這需要聽者從他們自己獨立的內在經驗,開始填滿被刪減的部分。米爾頓可分為三大類:A匯集資料,B語義學的三項發展,還有C說話者模式的限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44316.html
相關閱讀:催眠學習筆記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