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多動癥、抽動癥、尿床等是比較常見的兒童問題。這些癥狀有相當一部份的心理因素。然而對于兒童的心理咨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許多咨詢都是針對兒童父母的。另外也有相當一部份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長期用藥。所以咨詢效果不是太明顯
然而催眠治療對于孩子確是非常適用的。首先兒童的感受性、暗示性都非常強。催眠治療中的一些措施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出誘發兒童問題的根源,并鑒別真實性。從而對根源問題事件加以暗示改變。因此兒童咨詢時的理解問題、阻抗問題、主動性問題也都應刃而解了。同時不用藥的優點,也可以讓兒童免受副作用之苦。
總之一句話,將日常教育模式中道理目標轉變為一種形象化的標準的行為模式,植入孩子的潛意識,使之成為孩子自己的信念。從而由內至外改變行為缺陷。
小明 三年級,癥狀表現為全身肌肉緊張,眼睛不停的眨。在蘇州本地的醫院就診為兒童抽動癥,藥物治療。但效果一般,父母帶小明到了師傅那里進行催眠治療。在偶的反復央求下,馬老師把他交給了我。雖然我那時只學了四天,但總想知道催眠治療到底會產生什么效果?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自己做出來那就更真了。
在治療中,我使用了許多方法,有厭惡療法,使小明厭惡抽動和頻繁眨眼。也使用了催眠轉移療法和后催眠暗示,使潛意識緩解心理壓力的方式由抽動和眨眼轉化為打噴嚏。癥狀由此轉化。也使用了新行為產生法來標準其潛意識行為方式。
在催眠分析中,找到了小明抽動的心理根源,主要是緩解緊張。小明的父母對小明的教育是比較嚴格和刻板的,稍有做錯,或達不到標準的地方,就加以斥責。在一次看動畫片里的恐怖場景時,小明第一次產生了抽動和頻繁眨眼的行為,來緩解緊張。從而使小明潛意識里緩解全部緊張和心理壓力的方式改變為抽動行為!
偶又對小明當時看恐怖場景的事件,加以回憶,并做了重新構架。馬老師對其父母進行了相應的心理咨詢。在經過不到十次的催眠治療后,小朋友可以正常的上學了。雖然偶爾會打幾個噴嚏。
這次成功,徹底的堅定了偶的以催眠術為主導的心理治療思路。一年后的今天,再看看這個病例,感覺還是可以作得更好的。比如在催眠中使用NLP消除恐懼,或者意象對話,或者使用一些NAC,或者使用家庭排列等技術或者采用 洛溫菲爾德、沙盤治療的一些兒童治療理念,相信對處理兒童問題也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催眠術對治療兒童問題,確實有其優勢。希望各位同行在遇到兒童問題咨詢時,在理論分析遇到困難時,稍稍考慮一下催眠術,或許會有奇跡發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79919.html
相關閱讀:催眠學習筆記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
催眠的花園:引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