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在醫學上的應用,最早用于精神醫學。那是在18世紀下半葉,奧地利的一位名為麥斯默的人使用“麥斯默術”(當時尚未出現“催眠術”一詞)治愈了一名患有癔病性盲目癥狀的患者。以后,這位麥斯默先生便成了使用“動物磁性”治病的著名醫生,曾在巴黎名噪一時,但不久便被法國醫學界打入冷宮。在100年之后,法國醫學界才復興起這種后來被冠以“催眠術”名稱的技術,主要用來治療癔病患者及其精神病患者。目前,我國醫學界也已經開始逐漸地應用催眠術治療各種精神疾病。江蘇省蘇州市廣濟醫院的馬維祥大夫就是國內著名的催眠師之一,他運用催眠術治療各種精神疾病,治愈率達到90%以上。據1990年12月27日《解放日報》報道,上海市盧灣區精神病院開設了催眠門診,兩年內診治神經衰弱性心理障礙引起的疾病,治愈率達到80%以上。該院的周院長在給一名女病人實行催眠治療時接待了報社的記者。記者們看到,約五分鐘之內,周院長便使女患者進入深度催眠狀態,這時,無論誰上前去叫喚或搖晃患者,皆反應全無。周院長取出一根針,頻率很快的刺她的手心,亦為枉然。
周院長向記者們介紹說,這位病人性格內向,膽小怕事,曾有兩年失眠史。自母親患了一場大病后,為母親健康擔憂,失眠加重。此后,每每當海員的丈夫出海,她便坐立不安,胡思亂想,憂慮丈夫發生意外。以致后來害怕看到菜刀和茶杯,害怕自己會砍人、砸人。她吃飯時,左手必須插在褲袋里,以防空著的手舉碗砸人。
20分鐘后,周院長走到病床前,催眠治療進入了正題。周院長對病人發出了指令性的暗示:“你下班了,踏入家門,心情輕松,體會一下……你和家人在一起吃晚飯,有說有笑,你感受到了家庭的快樂。你過去那種怕菜刀、茶杯的強迫思維已經消失,遠遠離你而去,因為你是個健康的人……”
45分鐘之后,周院長喚醒了病人,治療效果如何呢?病人對記者談了自己的體會:“我在這里已經接受了8次治療,我相信這是最后一次了。因為我現在看見菜刀已經不怕了,即使偶有雜念,頭腦里馬上會出現周醫生的暗示……”周院長指出,在病人處于催眠狀態時,醫生對病人所做的開導性暗示,能改正和糾正病人的思維意識,潛移默化的成為病人以后的行為準則,從而可達到治療的目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uimian/8973.html
相關閱讀:催眠的花園:引導詞
催眠學習筆記
催眠技法之身體搖晃測試:測試專注能力
實施催眠的相關注意事項
催眠技巧大全-神奇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