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已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128,有100個氨基酸形成3條肽鏈的蛋白質,分子量約為
A.12800 B.11018 C.11054 D.11638
2.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65N17S2的蛋白質分子,最多含有肽腱的個數為
A.63 B.62 C.17 D.16
3.血紅蛋白分子中含574個氨基酸,共有4條肽鏈。在形成此蛋白質分子時,脫下的水分子數、形成肽鍵數、至少含有的氨基數和羧基數分別是
A.573、573、573、573 B.570、573、571、571
C.570、573、4、4 D.570、570、4、4
4.下列對蛋白質和核酸的描述正確的是
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B.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C.所有酶的化學本質都是蛋白質 D.生物新陳代謝的全部化學變化都是酶促反應
5.現有A、B、C三種氨基酸,當每種氨基酸數目不限的情況下,可形成三肽化合物的種類數及形成含3種氨基酸的三肽化合物的種類數分別為
A.3,3 B.6,3 C.9,27 D.27,6
6.某物質的分子式為C184H3012O576N468S21,則該物質最可能是
A.糖類 B.脂肪 C.蛋白質 D.核酸
7.已知20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a,現有某蛋白質分子由n條多肽鏈組成且相對分子質量為b,此蛋白質分子中的肽鍵數為
8.有一種二肽,化學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和另一種氨基酸,則的R基的化學式是
A.—C5H9NO4 B.—C3H5NO2 C.—C5H7O2 D.—C3H5O2
9.下表為某種食物中四種氨基酸的含量和人體蛋白質中這四種氨基酸的平均含量。如果食用這種食物,可通過哪種生理過程,使食物中的這四種氨基酸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氨基酸
絲氨酸
組氨酸
酪氨酸
甘氨酸
食物中(100g)
0.01 g
0.10 g
0.05 g
0.20 g
人體中(100g)
0.1 g
0.23 g
0.13 g
0.04 g
A.呼吸作用 B.轉氨基作用 C.脫氨基作用 D.氧化作用
10.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即使像催產素、牛加壓素、血管舒張素等由相同數量的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生理功能也差異很大。其原因不可能是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或合成場所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11.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間的肽鍵結構式是
A.NH—CO B.-NH-CO— C.-NH2-COOH— D.NH2—COOH
12.動物體內甲種氨基酸通過轉氨基作用生成乙種氨基酸,可以肯定的是
A.甲種氨基酸是必需氧某酸 B.甲種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C.乙種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 D.乙種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13.臨床通過檢測尿液中一定時間內的含氮量,可粗略地估算下列哪一營養物質在該段時間內的氧化分解量
A.蛋白質 B.脂肪 C.糖 D.維生素D
14.有一種“十五肽”的化學式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徹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幾種氨基酸:
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水解可得e個半胱氨酸 B.水解可得(d-16)/2個天門冬氨酸
C.水解可得z-15個賴氨酸 D.水解時消耗15個水分子
15.關于人體內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全部為必需氨基酸 B.蛋白質也可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C.組成肌肉細胞的有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多 D.有些蛋白質具有調節新陳代謝的作用
16.水蛭素是由65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控制該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其堿基數至少應
A.390 B.195 C.65 D.260
17.某蛋白質由n條肽鏈組成,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為a,控制該蛋白質合成的基因含b個堿基對,則該蛋白質的分子量最多
A. B. C. D.
18.下列關于細胞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在加熱、X射線照射、強酸、強堿及重金屬鹽的作用下功能喪失的原因是結構改變的結果
B.染色體除含有DNA外,還有蛋白質和RNA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類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19.關于進入動物細胞內氨基酸所發生變化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可以合成蛋白質 B.分解的最終產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直接合成性激素 D.經過氨基轉換作用形成尿素
20.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治療時,大都采用肌肉注射而不是口服,其根本原因是
A.肌肉注射比口服的先進入人體 B.口服時藥液對消化道的刺激過于強烈
C.口服時藥液將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分解 D.口服時藥液被消化液中的脂肪酶分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為非選擇題,共3個小題)
21.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⑴圖中A表示 、D表示 、G表示 ;
⑵某一化合物水解過程中得到了甲、乙兩種化合物,它們的名稱是: 、 ;經分析知道,若需將該化合物徹底水解,則水解過程中用于每分子該化合物的水分子數為150個,則這種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綜合形成。
⑶某同學說:“圖中B、C、E、F所示結構均為肽鍵”,其說法正確嗎?請說說你的理由。
22.某蛋白質由51個氨基酸、兩條鏈構成,結構圖中—S—S—為兩個—SH形成。其結構模式圖如下:
⑴該蛋白質分子形成過程中形成了 個水分子和 個肽鍵;形成過程中消耗掉的氨基和羧基數分別是 、 ;該蛋白質分子中至少還有游離氨基和羧基數分別是 、 。
⑵組成該蛋白質的氨基酸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們具有不同的R基,在形成此蛋白質的氨基酸中最多含有 種不同的R基。
⑶如果形成該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0,則該蛋白質的分子質量是 ,控制該蛋白質分子合成的基因至少含有堿基 對。
23.酶是一類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有機物,就其化學本質而言,到目前為止,人們所發現的酶主要有蛋白質和RNA兩大類,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有人說:“唾液淀粉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請設計一個實驗以證明該酶是否是蛋白質。
實驗材料:5%的NaOH溶液、3%的CuSO4溶液、雞蛋、人的唾液5L、水、小燒杯、玻璃棒、試管、滴管。
實驗步驟:
第一步:制備蛋清液。取生雞蛋一個,打破蛋殼(不要破壞蛋黃),取少量蛋清注入小燒杯中,加入30 L的清水,用玻璃棒調勻,制成蛋清液。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實驗結果:
結果分析:
蛋白質專題訓練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D 解析:每分子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即至少含有一個氮原子,該化合物最多由17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即最多有肽鍵16個。
3.D 解析:氨基酸之間通過脫水縮合形成肽鍵的方式來構成肽鏈。假設有個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n條肽鏈,那么,脫下的水分子數等于形成的肽鍵數等于-n。脫水數與形成的肽鍵數、消耗的氨基和羧基數相等,而一個氨基酸至少有一個氨基和羧基,因為R基上可能含有氨基和羧基,由原有氨基和羧基減去消耗的,剩余的氨基和羧基至少等于鏈的條數,即4和4。
4.B 解析:新陳代謝是活細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學變化的總稱,絕大多數的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進行的,水光解例外,在特殊的葉綠素A的作用下進行;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為RNA;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核酸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朊病毒不含核酸。
5.D 解析:當氨基酸種類數為,在每種氨基酸數目不限的情況下,形成n肽的種類數為n,本題形成的3肽種類數為33=27種;若要求多肽中每種氨基酸不同的情況下,形成n肽(>n)的種類數為×(-1)×…×(-n),本題能夠形成含3種氨基酸的三肽化合物的種類數為3×2×1=6種。
6.C 解析:糖類、脂肪由C、H、O三種元素組成,蛋白質由C、H、O、N四種元素組成,有的還有P、S等元素,核酸由C、H、O、N、P五種元素組成。從題干中得知該化合物中含有N元素,所以一定不是糖類和脂肪,又不含P元素,所以也不可能是核酸。
7.B 解析:設氨基酸個數為x,則有xa-(x-n)×18=b,求得x=(b-18n)/(a-18),由肽鍵數=x-n可求得肽鍵數為(b-an)/(a-18)。
8.D 解析:由二肽水解可知,水解形成的兩種氨基酸具有的C、H、N、O原子個數依次是8、16、2、6,而丙氨酸的分子為C3H7NO2,可知另一種氨基酸中C、H、N、O個數依次是5、9、1、4,而氨基酸的通式中除去R基后含有的C、H、N、O原子數為2、4、1、2,則R其中C、H、N、O各原子個數依次是3、5、0、2,則R基應該是—C3H5O2
9.B 解析:蛋白質的營養價值的高低取決于各種氨基酸的含量是否均衡,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一般來說,食物中的氨基酸含量均不能正好與人體的需要量相吻合,為了使其有效利用,機體可通過轉氨基作用將含量較多的氨基酸轉變為含量相對不足的非必需氨基酸,如本題中可將甘氨酸通過轉氨基作用形成另外三種氨基酸。
10.A 解析:蛋白質的多樣性是由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排列順序和肽鏈空間結構來決定,而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是相同的。但與合成場所沒有關系。
11.C 解析:肽鍵是組成蛋白質的相鄰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之間脫去一分子水后形成的新鍵,正確表示應該是-NH2-COOH—。
12.D
13.A
14.C 解析:⑴根據反應前后S原子守恒,S原子在脫水縮合時不消耗,可知“十五肽”中S原子個數即為半胱氨酸個數,即形成該多肽消耗了e個半胱氨酸;⑵設組成該多肽的天門冬氨酸為n個,可知:
反應前氨基酸的O原子數=2×15(組成每分子多肽的氨基酸數)+2×n(天門冬氨酸數)
反應后生成物中O原子數=d(多肽中O原子數)+14(脫下水中的O原子數)
根據反應前后O原子守恒,可得:2×15+2×n=d+14→n=(d-16)/2
⑶設組成該多肽的賴氨酸為個,同⑵推理:只有賴氨酸含有兩個氨基,反應前后N原子不會變化,由反應前后N原子守恒,可得:5+=z→=z-15
15.A
16.A 解析:DNA(基因)經轉錄形成RNA,翻譯形成蛋白質。由于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基因中存在非編碼區,對真核基因而言其編碼區內還含有內含子,因此蛋白質AA數目與RNA上的密碼子、基因(DNA)上的堿基數量關系為:1:3:6,因此控制65個氨基酸的蛋白質的基因中至少應有堿基數65×6=390。
17.D 解析:由b個堿基對組成的基因轉錄時最多形成b/3個密碼子,對應AA數量b/3個,形成n條肽鏈時,脫水數為b/3-n,則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為a×b/3-(b/3-n)×18,即D。
18.D 解析:蛋白質易受到加熱、X射線照射、強酸、強堿及重金屬鹽等因素的影響而變性;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還有少量RNA;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屬于脂類中的固醇;乳糖屬于二糖。
19.A 解析:氨基酸在體內可以合成蛋白質。其分解過程先經過脫氨基作用得到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后,含氮部分解毒形成尿素,不含氮部分可轉化為脂類物質,也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
20.C 解析:治療糖尿病時所用胰島素本質為蛋白質,口服時會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治療作用,故不宜使用口服方式,而應采用注射的方法。
二、非選擇題
21.⑴氨基 羧基 甲基
⑵三肽 二肽 151
⑶不正確。依據定義:肽鍵是氨基酸脫水縮合而成,判斷時可根據該結構水解時是否形成氨基酸來確定,B、C、E是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屬于肽鍵,F結構不是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因而不是肽鍵。
22.解析:⑴在蛋白質的形成過程中,形成的水分子數=形成的肽鍵數=氨基總數-肽鍵條數=51-2=49;每形成一個肽鍵,消耗一個游離氨基和一個游離羧基,即消耗49個氨基和49個羧基;每分子氨基酸在形成肽鏈前,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R基上可能含有),因此,每條直鏈多肽至少含有一個游離氨基和一個游離羧基。
⑵不同氨基酸的不同之處在于R基的不同,但由于組成生物蛋白的氨基酸只有20種,因此,組成該蛋白質分子的R基最多只有20種。
⑶蛋白質的分子質量=形成前氨基酸的分子質量之和-形成蛋白質分子時脫掉的部分(包括脫掉的水分和其它——如形成—S—S—時脫掉的H)=100×51-(49×18+3×2×1)=4212;在不考慮基因中的非編碼區和內含子的堿基數時,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數與RNA上的密碼子數、基因的堿基對數的比例關系為:1:3:3,由此可知,控制51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分子的基因中含有的堿基對數至少為153對。
答案:⑴49 49 49 49 2 2
⑵20
⑶4212 153
23.解析: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在堿性溶液中,蛋白質與Cu2+反應能產生紫色物質,即蛋白質的雙縮脲反應。如果通過實驗證明酶能發生雙縮脲反應,即可證明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可以蛋清為實驗對照。
答案:第二步:取兩支試管編號,在1號試管中加入2 L蛋清液,2號試管中加入2 L唾液。
第三步: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3滴5%的NaOH溶液,振蕩。
第四步: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3滴5%的CuOH溶液,振蕩。
實驗結果:兩支試管中都呈現紅紫色。
結果分析:證明唾液中存在著與蛋清相同的成分,即蛋白質。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18599.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