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秋季高二年級期末考試生物試卷命題學校:公安一中 審題學校:宜昌一中、沙市中學 考試時間:201年1月1日1:00—17:30 試卷滿分:9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 A B C D2. 乳腺上皮細胞合成乳汁所需的營養物質由血液供給。如圖為牛乳腺上皮細胞合成與分泌乳汁的示意圖,表為牛乳汁和血漿的部分成分比較。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乳腺上皮細胞所處的內環境只有組織液B. 與血漿相比,乳汁中特有的成分有乳糖、酪蛋白C. 合成乳糖的葡萄糖主要來自血漿,還可利用表中血漿的氨基酸、甘油酯轉化而來D. 圖表中能在乳腺上皮細胞中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是免疫球蛋白3. 人體細胞外Na+濃度高于胞內,而K+濃度胞內高于胞外。如圖表示神經細胞興奮前后對Na+和K+的通透性情況。根據神經細胞的生理特點,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 載體A、C運輸相應的離子時消耗ATP,載體B運輸相應離子時不消耗ATPB. 興奮時,Na+內流區域與鄰近區域由于帶電物質分布差異形成局部電流,并沿神經纖維傳導C. 靜息電位時膜主要對Na+有通透性,造成Na+外流,使膜外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內,維持靜息電位D. 動作電位時膜對K+的通透性增加,K+內流,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于膜外側4. 如圖表示人體內糖代謝過程的簡圖,相關說明正確的是( )A. 如果圖示的細胞是肌肉細胞,則圖中A所示的物質是肝糖原B. 如果圖示的細胞是肝細胞,且A所示的物質不能進入線粒體,則A可能是肝糖原C. ③和④過程的進行需要胰島素進行調節,①和②過程的進行不需要胰島素進行調節D. ④過程的進行需要消耗能量5. 下列關于體溫調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低溫環境下,血管急劇收縮,血流不暢,使關節受損受冷引起關節酸痛B. 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體溫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C. 炎熱條件下,人體可通過減少甲狀腺激素的分泌量來降低體溫D. 寒冷條件下,人體通過增加產熱減少散熱維持體溫恒定6. 示意圖甲、乙、丙、丁為某實驗動物感染HIV后的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從圖甲可以看出,HIV感染過程中存在逆轉錄現象B. 從甲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體能產生體液免疫C. 從圖丙可以推測,HIV可能對實驗藥物a敏感D. 從圖丁可以看出,HIV對實驗藥物b敏感7. 科學家溫特做了如下實驗:把切下的燕麥尖端放在瓊脂塊上,幾小時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將瓊脂塊切成小塊。再將經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一側,結果胚芽鞘會朝對側彎曲生長。但是,如果放上的是沒有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胚芽鞘則既不生長也不彎曲。該實驗證明了( )A. 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B. 造成胚芽鞘彎曲的刺激是某種化學物質C. 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喲哚乙酸D. 胚芽鞘會彎向光源生長8. 已知生長素在X、Y兩種濃度下對該植物莖段生長的影響均為促進作用,且X濃度的生長素的促進作用明顯大于Y濃度的生長素的,又已知X濃度不是最適濃度,假設最適濃度為Z,則X濃度、Y濃度和Z濃度之間大小的關系可能性有( )A. 2種B. 3種C. 4種D. 不確定9. 如圖為生長素(IAA)對豌豆幼苗莖內赤霉素生物合成影響的示意圖。圖中GA1、GA8、GA20、GA29是四種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進豌豆莖的伸長。若圖中酶1和酶2的基因發生突變,會導致相應的生化反應受阻。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對去頂芽豌豆幼苗外施適宜濃度IAA,該植株莖內Ga1的合成可恢復正常B. 用生長素極性運輸抑制劑處理豌豆幼苗的頂芽,該植株較正常植株矮C. 對酶1基因突變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該植株可恢復正常植株高度D. 酶2基因突變的豌豆,其植株較正常植株高10. 下列關于出生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若某種群年初時的個數體為100,年末時為110,其中新生個體數為20,死亡個體數為10,則該種群的年出生率為10%B. 若某動物的婚配制為一雌一雄,生殖期個體的雌雄比越接近1∶1,則出生率越高C. 若通過調控環境條件,使某動物的性成熟推遲,則出生率會更高D. 若比較三種年齡結構類型的種群,則增長型的出生率最高11. 某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多種植食性動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動物種群個體數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若不考慮該系統內生物個體的遷入與遷出,下列關于該種群個體數量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若a點時環境因素發生變化,但食物量不變,則a點以后個體數量變化符合“S”型增長B. 若該種群出生率提高,個體數量的增加會大幅超過b點C. 天敵的大量捕食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下降,下降趨勢與b~c段相似D. 年齡結構變動會導致該種群個體數量發生波動,波動趨勢與c~d段相似12. 下表為三個穩定草原生態系統中植物調查的統計數據。草原類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植物總種數16010080平均種數(種數/米2)201810平均產量(千克干重/公頃)2000900200旱生植物的種數比例(%)25.049.178.0據表可以確認的是( )A. 在植物豐富的區域采用樣方法獲得數據B. 典型草原中各種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 流經草甸草原的總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豐富度最高13. 某山區坡地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人們根據不同坡度,分別采取保護性耕作、經濟林種植和封山育林對其進行了治理。陡坡在封山育林若干年內,經歷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其典型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調查植物種群常用的方法是樣方法B. 0→a,物種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適宜條件下,物種①的出生率>死亡率C. b→c,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弱光D. 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物類型將是灌木14. 如圖表示一個海灘濕地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食物關系。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 細菌既可作為分解者,又可作為消費者的食物B. 第三營養級的生物有食草蟲、線蟲、海螺C. 若大米草死亡,將導致沼蟹數量增加D. 若噴灑只殺滅食草蟲的殺蟲劑,則蜘蛛數量將減少15. 在生態系統中,能量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群落中流動。隨著營養級的升高,其獲得的總能量越來越少。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A. 各營養級中總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 各營養級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C. 生物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D. 能量金字塔頂層的生物進行生命活動需要的能量少16. 下圖是某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流向示意圖(能量傳遞效率按10%計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X1過程的完成必須依賴一種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B. 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相等C. 當該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能量值的1%D. Z1、Z2、Z3……過程提供的有機物中的碳將全部轉變為Z過程釋放的CO2中的碳17. 稻田生態系統是四川盆地重要的農田生態系統,卷葉螟和褐飛虱是稻田中兩種主要害蟲,擬水狼蛛是這兩種害蟲的天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害蟲與擬水狼蛛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B. 防治稻田害蟲,可提高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C. 精耕稻田與育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異D. 用性外激素專一誘捕卷葉螟,短期內褐飛虱種群密度會下降18. 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描述及其所屬層次錯誤的是( )選項生物多樣性的相關描述層次A班上同學中,有人是雙眼皮,有人是單眼皮遺傳多樣性B美國紐約市的居民中有白人、黑人和黃種人物種多樣性C湖北境內除了有平原外,還有丘陵、湖泊和沼澤等生態系統多樣性D校園中既有開黃花的菊花,也有開紅花的玫瑰等物種多樣性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大題,共54分)19.(12分)如圖所示為人體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回答以下問題。(1)內環境指的是細胞外液,細胞外液理化性質的三個主要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2)圖中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神經系統→內環境的信號分子有神經遞質等,神經遞質在釋放到內環境前,主要儲存在____________(填細胞結構)中。(4)當人體處于寒冷的環境時,內分泌系統向內環境釋放的甲狀腺激素會____________(填“增加”或“減少”)。對于一個持續高燒39℃的病人,其機體產熱量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熱量。(5)圖示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機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20.(11分) 如圖為人體部分神經—體液調節過程示意圖,①~⑤為神經元,A和B為神經—肌肉接頭,C和D為細胞,a~d為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請據圖回答問題:(1)當人進入寒冷環境時,大腦神經細胞釋放的物質a直接作用于下丘腦神經細胞表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機體細胞的一系列反應,產生相應的化學物質,其中物質c是____________________。(2)b的化學本質為多肽,用b飼喂正常動物,則物質d的分泌量____________。(3)膝跳反射為非條件反射,不需要大腦皮層參與,此反射弧僅由兩個神經元組成。若A為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在完成膝跳反射時神經沖動在圖中各神經元上的傳導順序是____________(只寫編號)。(4)內毒素是由肉毒桿菌分泌的毒性極強的蛋白質類素毒,該毒素能阻礙傳出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導致____________信號→____________信號轉換過程受阻,該毒素發揮作用的部位是圖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處。21.(10分)為驗證在單側光照射下,燕麥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生在A段而不是發生在B段,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請幫助其完成湖北省宜昌一中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82097.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解析版】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
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18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
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