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高二年級第二次月考政治試卷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1.文化作為人類特有的現象,在社會生活中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以下屬于文化現象的是( ) ①北京舉辦第29屆奧運會 ②峨眉山自然風景 ③萬里長城 ④經濟體制改革 ⑤人大代表的選舉 ⑥《共產黨宣言》A.①③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2.針灸萌發于新石器時代,當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時,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使原有的癥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是砭石,繼而用各種樹枝作為施灸工具,逐漸發展到針灸。針灸屬于文化中的( ) ①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②非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 ③自然科學和技術 ④語言和文字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3.美國著名學者馬克斯?韋伯在其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指出,中國沒有產生資本主義,是因為中國缺乏新教倫理所包含的資本主義精神。該觀點強調了( )A.文化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B.文化對個人發展產生深遠影響C.文化決定社會發展的方向D.C.精神產品具有繼承性 D.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6.上海市舉行第八屆紅色經典小故事講演活動。紅色經典小故事講演活動作為上海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的一項重要舉措,已堅持舉辦8年。舉辦該活動有利于從小在孩子的心靈上播下廉潔的“種子”,加強對孩子們的誠信和廉潔教育。上海舉辦該活動的文化依據是( )A.文化B.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C.文化決定人生的方向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有形的、強制的.“心暖經濟暖”只有信心才能產生勇氣, 只有勇氣和力量才能戰勝困難,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A. 文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B. 文化是一種強大的社會力量C. 文化和政治相互交融D. 文化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201年6月24日,中央電視臺對浙江寧波象山“小白礁I號”水下考古活動進行了現場直播報道,直擊沉船的發掘現場,全方位解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方法、技術和裝備。這說明A.電視已成為最重要的文化傳播手段B.現代媒體已發展成為文化傳播的C.大眾傳媒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共享的強大功能D.電視在文化傳播方面具有全球同時、雙向互動的特點下面幾種關于“標志”的說法,錯誤的是A.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B. 是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C.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是文明的重要標志D.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 進入,借助互聯網這個分享的平臺,美國、歐洲的世界名校的網絡公開課在中國再一次掀起了陣陣旋風,廣大網民實現了與世界名校公開課的“親密接觸”。這表明( ) ①大眾傳媒的發展有利于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诖蟊妭髅降陌l展是實現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劢逃殉蔀槲幕瘋鞑サ闹匾侄巍 ④教育在文化傳播中的影響日益擴大A. ①③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12. 6月27日-30日,韓國新任總統樸槿惠訪華,并在清華大學發表了“韓中心信之旅,共創新20年”為主題的演講。在此次演講的開場和結尾,樸槿惠總統都熟練地使用了中文,充分展現了其“中國通”的漢語實力.漢語成為了拉近兩國關系的“秘密武器”這展現出( ) A.文化的趨同有利于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B.語言是文化傳播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C.文化作為軟實力會對政治生活產生影響D.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的特征13.某在微博上發起了“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活動,信息被關注和轉發,產生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社會公眾參與街拍、慈善基金參與、警方調查核實……“關注產生力量,圍觀改變中國”。由此可見③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14. 中國建筑大師梁思成這樣贊美北京中軸線:“一根長達8公里,全世界最長也最偉大的南北中軸線穿過全城。北京獨有的壯美秩序就由這條中軸的建立而產生……” 北京中軸線申遺文物工程正式啟動, 世界遺產專家將進行實地考察。申請北京中軸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可以有( ) ①它是獨一無二的城市軸線 ②要繼承保護中國傳統文化?③讓世界尊重認同中國文化 ④彰顯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A.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②③15.經過5年的修訂,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正式發行。新版詞典共收單字13000多個,收錄條目增加至69000多條。新版詞典在力求權威、科學的基礎上,緊跟社會發展潮流、集中民間智慧,“給力”“雷人”等網絡熱詞和“房貸”“蟻族”等時尚用語均被收錄。下列說法中材料未體現的有( ) A.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對人的影響深遠而持久C.文化發展要與時代相呼應,與時俱進 D.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16.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在加強,文化產品市場在繁榮,文化消費支出比例在提高,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躍。這說明( )A.中華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B.只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創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C.中國傳統文化受到嚴峻的挑戰D.堅持改革開放是創造中華文化輝煌的根本原因17.中國古典詩歌“無體不備,無體不善”,無論內容、風格、形式、技巧,均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成為后世效仿的典范。這主要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 )A.博大精深 B.源遠流長C.民族性 D.多樣性.著名的文化遺產——川劇,因劇目繁多,遺產豐富,藝術特色顯著而家喻戶曉。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濃厚的生活基礎,較高的文學價值,表演真實細膩,幽默生趣,生活氣息濃郁,為群眾喜愛。川劇變臉更是獨特新穎,嘆為觀止。這說明A.文化具有非常豐富的形式B.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C.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享用文化D.文化具有民族特性19.世界雜技節上,中國雜技《舞空竹》斬獲金獎。精心編排使 “空竹”這項古典雜技煥發新意:婉轉動人的江南評彈,以“空竹”對話“琵琶”,清新脫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評委。這說明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C. D.傳統文化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戰爭年代馳騁沙場、奮勇抗敵是愛國;和平時期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是愛國。這表明A.愛國主義不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 B.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C.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形成的對祖國最深厚感情的結晶D.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往往具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時,曾為創辦的白云巖書院寫過一副對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边@是千百年來中國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這種精神追求①凝聚著自信自尊是決定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隗w現著與時俱進是弘揚時代精神的重要契機和體現 ③蘊涵著心憂天下的愛國情操體現著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艹湟缰鴱娜莸ǖ那閼咽羌钊藗儕^發向上的精神動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從最早的歷史紀錄以來,沒有一樁偉大的事業能像上個世紀后半期一個主要的民族(指土爾扈特人)跨越亞洲無垠的草原東返祖國那樣轟動于世界和激動人心的了(英國作家德昆賽著《韃靼人的反叛》)。”土爾扈特蒙古部族歷經萬里跋涉,重返祖國的壯舉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 )A.團結統一的精神 B.勤勞勇敢的精神C.愛好和平的精神 D.自強不息的精神.“勤”應是孩子的必備素質,但如今這一標準越來越被淡化。勤勞掙錢被認為是“死腦筋”;勤奮學習被嘲笑為“不聰明”;勤懇工作被定義成“有點傻”。加強勤勞教育有利于 ( )A.實現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B.弘揚中華民族熱愛和平的民族品格C.增強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內在氣質D.奠定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根基分析說明“貴和尚中”思想主要體現了中華文化的什么特征?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分析貫徹“貴和”思想的舉措對該市建設的意義。(12分)27.(12分)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舍生取義”、“自強不息”、“以和為貴”、“和綏四方、禮通天下”等精神特質,為中華民族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養。今天,中國傳統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推動“中國夢”的實現。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獨特的魅力,助推“中國夢”的實現。(12分)28.(10分)山西省應縣木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木塔年久失修,在現有條件下,維修容易出現紕漏,誰也不敢擔責,近20年來修護方案一直“難產”,建筑遺產出現“冰棍現象”:由于不敢觸碰,就像冰榻融化一樣慢慢消失!安辉S動”、“不愿動”、“不敢動”都是建筑遺產“冰棍現象”的表現。由于不合理的修繕、過度的旅游開發、建設性破壞等負面因素的影響,一些權威專家和民間人士對建筑遺產的利用存在強烈抵觸情緒。一些人士認為,建筑遺產必須“原汁原味”,甚至強調“只許看不許動”,把建筑當成花瓶,加以冷凍式的保護,這致使建筑遺產得不到合理的利用。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評析“不許動”、“不愿動”、“不敢動”等建筑遺產“冰棍現象”的表現。(10分)29.(16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針對我國文化發展的現狀,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美國的軟實力之強有目共睹,20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30646.html
相關閱讀: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