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題高二年級生物試題(卷)命題人:路小虎 試題說明:本試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30×2分)1.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所有調節都有反射弧的參與 B.所有的穩態都是相對的C.所有穩態的形成都有許多系統參與 D.所有穩態的調節中樞都在大腦2.在人體的內環境中,可以發生的生理過程是( ) A.血漿蛋白質的合成 B.劇烈運動時產生乳酸 C.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的結合 D.食物中的淀粉經消化,最終形成葡萄糖3.當人突然進入寒冷環境中時,相應的反應是( )A.溫覺感受器興奮,皮膚血流量減少 B.酶活性降低,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C.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 D.皮膚立毛肌收縮,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4.體溫調節中樞和體溫感覺中樞分別在 ( ) A.腦皮層,下丘腦 B.下丘腦,大腦皮層 C.下丘腦,下丘腦 D.大腦皮層,大腦皮層用一定量的甲狀腺激素連續飼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與對照組比較, 實驗組小白鼠表現為 ( )A.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C.耗氧量減少、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D.耗氧量減少、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強6.關于人體內環境中pH調節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體血液pH通常在6---7之間.B.血液中乳酸過多時,就與NaHCO3發生反應,生成乳酸鈉和H2CO3C.血液中Na2CO3過多時,就與H2CO3結合形成NaHCO3D.血液中CO2過多會刺激神經中樞,促進呼吸活動將CO2排出7.關于體液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產生漿細胞 B.抗體是由B細胞分泌的C.抗體一般可以直接消滅入侵的病菌 D.記憶細胞是由漿細胞分化產生8.在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發揮免疫作用的機制是: ( )A.激活靶細胞內的溶酶體酶 B.直接吞噬靶細胞將其分解 C.將抗原呈遞給B淋巴細胞 D.與抗原結合使其失去活性9.在制備蛇毒抗毒素血清時,需將滅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參與這一免疫反應的細胞有 ( )A.吞噬細胞、效應B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B.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C.吞噬細胞、T細胞、B細胞、漿細胞 D.吞噬細胞、記憶細胞、T細胞、效應T細胞10.下列與免疫失調無關的疾病是 ( )A.血友病 B.過敏性鼻炎 C.艾滋病 D.系統性紅班狼瘡11.在人體內,都是因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組疾病是 ( ) ①呆小癥 ②糖尿病 ③侏儒癥 ④白化病 ⑤鐮刀型貧血癥 ⑥夜盲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⑤⑥ D.①③⑥ 12.當人體長時間大量運動后,血液中的水、無機鹽、葡萄糖等營養物質會大量消耗, 此時胰島A細胞和胰島B細胞的活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A.胰島A細胞和B細胞的活動都加強B.胰島A細胞和B細胞的活動都減弱C.胰島B細胞的活動加強,胰島A細胞的活動減弱D.胰島A細胞的活動加強,胰島B細胞的活動減弱右圖是反射弧示意圖,其中E表示感受器、A表示效應器。 以下敘述中 正確的是 ( ) A.①處進行電刺激,則在A、E處均能測到膜電位變化B.②處進行電刺激,則該處膜內電位將由正電位變為負電位C.②處進行電刺激,則B處將會出現興奮傳導現象D.①處進行電刺激,能引起C處釋放神經遞質14.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部分分別是 ( )A.前者是下丘腦,后者是垂體B.前者是垂體,后者是性腺C.兩都是下丘腦D.兩者都是垂體15.乙酰膽堿是可引起突觸后膜興奮的遞質,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對抗乙酰膽堿受體 的抗體,該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現為 ( )A.自身免疫病、肌無力B.自身免疫病、痙攣C.過敏反應、肌無力D.過敏反應、痙攣16.右圖表示人體生命活動調節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圖可以表示體液調節或神經調節的過程B.如果細胞1是垂體細胞,細胞2可以表示甲狀腺細胞C.如果細胞1是胰島B細胞,則細胞2只能表示肝細胞D.細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質類物質在方形暗箱的右側開一小窗,暗箱外的右側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內放一盆幼苗,花盆 能隨著下面的旋轉器水平勻速旋轉,但暗箱不轉,一周后,幼苗的生長狀況應為如右下圖所示,在燕麥胚芽鞘的下部插入云母片,從右側照光,燕麥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將是 A、 直立向上生長 B、向右彎曲生長 C、 向左彎曲生長 D、不生長19.綠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莖桿能部分恢復直立狀態,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A.受重力影響 ,向地性 B.受重力影響,背地性 C.受水的影響,向水性 D.受光的影響,向光性切開凸凹不平,發育不均勻的西瓜,發現其凹側的種子發育不良或未發育,這種現象 可解釋為 A、種子的發育需要果實提供營養 B、無種子的子房絕對無法發育成果實C、光照不均勻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D、發育著的種子里合成的生長素能促進子房發育21.在培養細菌的培養基上長出了青霉,細菌與青霉之間的關系是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競爭 D.種內斗爭22.狼依據兔留下的氣味進行捕食,兔依據狼的氣味或行為特征躲避獵捕。這說明A.生命活動必須依靠信息的傳遞B.信息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傳遞D.信息傳遞具有普遍性和多樣性23.在生態系統中能將太陽能轉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A.蚯蚓 B.硅藻 C.硝化細菌 D.酵母菌24. 如果一個人食物有來自綠色植物,來自小型肉食動物,來自羊肉, 假如傳遞效率為10%,那么該人每增加1千克體重,約消耗植物 A.10千克 B.28千克 C.100千克 D.280千克25.下圖是某個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模式圖,該圖中表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箭頭是A.①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26. 右圖是自然界碳循環的簡圖,圖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為生產者,乙為分解者,丙為消費者 B.甲為消費者,乙為分解者,丙為生產者C.甲為分解者,乙為生產者,丙為消費者D.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27.農民拔除稻田中的稗草;清除魚糖中食肉的“黑魚”,這種做法是為了 A.保持生態系統穩定性B.保持生物群落的單一性C.調整能量在生態系統中流動的方向D.使物質能夠盡快循環流動28.如圖表示為理想狀態下和自然環境中某生物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陰影部分表示環境中影響種群增長的阻力②a為“J”型曲線,b為“S”型曲線③陰影部分的個體數量表示通過生存斗爭被淘汰的個體數④K值為環境容納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29.初級消費者體內的能量去向不包括( )A.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部分被第二營養級攝取C.部分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動D.部分通過呼吸作用被消耗30.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生態系統的結構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三種成分組成B.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最終都以熱量形式散發到大氣中C.森林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大于草原生態系統 D.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是可以通過食物鏈、食物網這種渠道進行的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 分)二、非選擇題(40分)31.(7分)圖甲為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圖乙、圖丙為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分析。 (1)字母A—E代表反射弧的各部分,其中D表示 。 (2)乙表示的結構名稱是 ,由 組成。 (3)丙中興奮的傳遞的方向是 。(用字母表示) (4)③中液體叫做 ,可從[⑤] 中釋放到③中的物質是 。(分)下圖甲表示病原體侵入人體后機體發生的特異性免疫過程,圖乙為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過程,圖甲中c是_______細胞。(2)在圖甲所示的免疫過程中,細胞b除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外,還可分泌___________促進c細胞的增殖和分化。(3)預防接種后,當相同病原體再次侵入時,機體產生抗體的速度更快、抗體濃度更高,此免疫過程的主要途徑是___________(用圖甲中數字表示)。(4)圖乙中與物質X合成、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___________(用圖乙中數字表示)。(5)若該抗原為HIV,侵入人體后,攻擊的主要對象是________細胞(填寫圖甲中字母),該細胞在____________內分化成熟。 材料用具:品種、大小相同的泡脹玉米種子若干,空易拉罐四個,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紙等。 方法步驟: (1)取四個空易拉罐,分別剪去頂蓋,裝入濕潤沙土并分別標號(甲、乙、丙、丁)陜西省榆林實驗中學——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041533.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18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解析版】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
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