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生物百花園2019級高二生物實驗班強化訓練(11)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高二生物強化訓練(11)
一、選擇題(第1-41題每小題1分,第42-48每題2分,共55分)
1、下列關于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只有通過細致的生理協調過程,才能維持動物機體內環境的穩定
B.穩態并不意味著固定不變,而是一種可變的卻又相對穩定的狀態
C.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有神經和體液調節等
D.與血糖平衡調節有關的組織器官有下丘腦、垂體、肝臟
2、下列關于內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A.乳酸進入血液,血漿由弱堿性變為弱酸性
B.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C.大量失鈉,對細胞外液滲透壓的影響大于細胞內的
D.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發生在內環境中
3、對健康的實驗小鼠依次進行如下實驗操作:先靜脈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靜后再靜脈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素。隨后定時測定甲狀腺中的放射性強度。下列能反映其變化規律的是

4、科學家發現口服Boc5能降低小鼠血糖。為研究Boc5口服和注射的療效是否存在差異,擬進行以下實驗,一定時間后測量血糖和尿糖。 以下實驗設置正確的是
甲 組 乙 組 丙 組
A.健康小鼠,切除胰島 健康小鼠,口服Boc5 健康小鼠,注射Boc5
B.健康小鼠,不作任何處理 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 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C.糖尿病小鼠,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 小鼠,口服Boc5 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D.糖尿病小鼠,不作任何處理 糖尿病小鼠,口服Boc5 糖尿病小鼠,注射Boc5
5、神經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均可通過儀器測量。A、B、C、D表示測量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變化,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6、右圖能表示人體在某種環境條件發生變化時,內環境中某種激素的含量變化。這種條件變化和激素不可能是
A.食物缺碘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B.饑餓 胰高血糖素
C.寒冷刺激 腎上腺素 D.氣溫升高 甲狀腺激素
7、某種突觸傳遞興奮的機制如下:當興奮傳至突觸小體時,引起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并釋放去甲腎上腺素(簡稱NE)到突觸間隙,突觸間隙中的NE將發生如右圖所示的結合或攝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NE是一種神經遞質
B.NE作用于突觸前膜受體后抑制NE釋放屬于反饋調節
C.突觸前膜和后膜均能攝取NE,說明某些興奮可以雙向傳遞
D.NE與突觸后膜受體結合后將引發后膜電位變化
8、右圖為膝反射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圖中a、b、c為突觸,I、II為神經刺激點。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Ⅱ處給予適當刺激可引起伸肌收縮,這就是膝反射 B.刺激II處,圖中靈敏電流計指針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C.伸肌肌群內只有感受器沒有效應器
D.伸肌內的感受器受刺激后,b突觸和c突觸釋放的遞質相同
9、如圖①②分別代表不同的細胞,A表示物質,符合該模型的是
A.①垂體細胞,②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A促甲狀腺激素
B.①傳出神經元,②傳入神經元,A神經遞質
C.①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②垂體細胞,A促甲狀腺激素
D.①甲狀腺細胞,②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A甲狀腺激素
10、下列關于突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神經元的樹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后每個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觸小體
B.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胞體或樹突等通過一定方式形成突觸
C.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突觸的亞顯微結構
D.前一個神經元的突觸前膜和后一個神經元的突觸后膜共同構成突觸
11.將槍烏賊巨大軸突置于體內組織液的模擬環境中,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增大模擬環境 中K+濃度,靜息電位的絕對值變小
B.增大模擬環境中Na+濃度,達到動作電位峰值所需時間變短
C.減小模擬環境中Na+濃度,動作電位的峰值變小
D.靜息時細胞膜對K+通透性變大,靜息電位的絕對值不變
12.某神經纖維靜息電位的測量裝置及結果如圖1所示,圖2是將同一測量裝置 的微電極均置于膜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1中膜內的鉀離子濃度甲處比乙處低
B.圖2中若在①處給予適宜刺激(②處未處理) ,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兩次偏轉 C.圖2測量裝置所測電壓為+70mV
D.圖2中若在③處給予適宜刺激,②處用藥物阻斷電流通過,則測不到電位變化
13.激素作為一種化學信使,能把某種調節的信息由內分泌細胞攜帶至靶細胞。下圖表示影響胰島A細胞分泌因素及其發揮作用的過程,錯誤的是
A.影響胰島A細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Y可能是胰島素
B.從反射類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島A細胞,屬于條件反射
C.影響胰島A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有血糖和胰島素等 D.生理反應體現為強烈促進肝糖原分解,促進非糖類物質轉化為糖類
14.關于正常情況下組織液生成與回流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成與回流的組織液中氧氣的含量相等 B.組織液不斷生成與回流,并保持動態平衡
C.血漿中的有些物質經毛細血管進入組織液 D.組織液中的有些物質經毛細血管進入血液
15. 下圖是某 低等海洋動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a處接受適宜的電刺激,b處能測定到電位變化
B. b處給予適宜刺激,引起②的反應不屬于反射
C. ①能接受各種刺激,引起②的反應
D. 圖中有三個神經元,a處興奮傳導的速率大于c處
16.下列關于下丘腦的敘述,正確的是
A.與體溫調節有關但與激素分級調節無關
B. 缺碘會引起下丘腦分泌TRH的活動減弱
C.可作為感受器和效應器 D.大量出汗后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減少
17、研究人員對某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的血糖水平、體溫、內環境pH值三項生理指標進行了測量,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三項生理指標均有可能在一定范圍內波動
B.運動的過程中運動員排汗增加以加強散熱,有利于維持體溫穩定
C.三項生理指標的調節過程中,下丘腦都直接參與了調節
D.HCO—3、HPO2-4等離子對維持血漿pH的穩定有重要作用
18、如 圖表示蘋果生長發育時期幾種激素的動態變化,圖中甲、乙、丙三條曲線依次代表三種激素。下列正確的是
A.甲激素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
B.乙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
C.蘋果在成熟期只受丙激素的影響
D.乙、丙兩種激素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衰老
19、下列是有關實驗與探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生根的最適濃度時,直接根據預測設計合適的濃度梯度
B.生物體維持pH穩定機制實驗的自變量是生物材料的不同
C.用抽樣檢測法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
D.調查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常用方法是標志重捕法
20、下列有關生態系統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能量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 B.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如食草動物
C.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如大腸桿菌 D.自養型生物都屬于生產者,如硝化細菌
21、關于群落的描述不準確的是( )
A.水平結構上種群分布與土壤的濕度、光照強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長特點有關
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種豐富度越來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種間關系越來越復雜
C.同一時間栽培,長勢相同的人工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結構的分層現象
D.沙丘上造林、滄海桑田等現象說明了人類活動可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22、右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關于此食物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食物網共有4條食物鏈 B. 野兔、鹿及昆蟲均為初級消費者
C. 狼、鷹、云豹均屬于第三營養級 D. 狼和鹿是捕食和競爭關系
23、下列有關生態學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農業中由于物質的良性循環,確保了能量的循環利用,減少了廢物積累
B.人們在稻田里除草、治蟲等活動的目的是提高能量的傳遞效率
C.在生物群落中,有機物沿著食物鏈方向單向流動,能量也單向流動,信息交流在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中也單向傳遞
D.抵抗力穩定性越強的生態系統,其群落內部的營養結構越復雜
24、如圖所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正確的是( )
A.①是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②=③+④
B.農業生態系統中能量可以實現多級循環利用
C.次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⑥途徑中 D.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只在各營養級間
25、信息傳遞對生物非常重要。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中的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蝙蝠的“回聲定位”這一行為信息使得蝙蝠能夠捕食獵物,躲避敵害
B.菊花接受短日照的刺激使得菊花能夠適時開放,有利于調節種間關系
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間的信息傳遞有利于種群的繁衍,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D.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屬于物理信息
26、廣州南沙區擁有 200 多公頃的濕地面積,是多種候鳥南下過冬的重要棲息地,被譽為廣州的“南腎”。但是近年來多項大型石油化工項目落戶南沙,引起環保專家對南沙自然環境的關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濕地生態系統由于工業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體中溶解氧越多,N、P等無機鹽也越多
B.負反饋調節是濕地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魚腐爛后會加重污染并導致更多魚類死亡屬于正反饋調節
D.南沙濕地生態系統如果遭受嚴重破壞,物種數可能大量減少,抵抗力穩定性降低
27、下列有關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和人體體液中物質交換示意圖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在因捕食關系建立的食物鏈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圖中的B所處的營養級
B.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甲圖中的A和C
C.乙圖中的D不是生態系統的成分
D.人體內氧氣濃度最高的是甲圖中的B
28、水稻草叢矮縮病是一種危害水稻生長發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難防治。后來科學家發現了一個野生水稻種群,這個種群對草叢矮縮病具有比較強的抗性,從而為培育抗草叢矮縮病的水稻新品種找到了必要的基因。這屬于生物多樣性的
A.生態價值 B.間接使用價值 C.潛在使用價值 D.直接使用價值
29.下列各項中不能夠誘發組織水腫的是( )
A.某種疾病,造成毛細淋巴管堵塞 B.腎炎患者,較多的血漿蛋白隨尿液排出
C.過敏反應,使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D.攝入蛋白質過多,造成血漿蛋白含量增加
30.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系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和免疫活性物質三部分
B.發揮免疫防御功能時,人體的三道防線會同時起作用
C.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如溶菌酶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D.T細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細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31. 下列關于幾幅曲線圖的說法不正確的
A.甲圖中光作為物理信息,對同一植物的萌發作用具有兩重性
B.乙圖中若c為生產者,則b代表該生態系統中的次級消費者
C.丙圖中因工業污染,改變了黑化蛾與地衣之間的競爭關系
D.丁圖中若A為草本植物的種類數量,B可能為整個植被的生物量
32.某食物鏈a→b→c中,a肯定比b具有
A.更大的個體體積 B.更多的能量
C.更廣闊的生存區域 D.更多的個體數
33.下面是某生態系統的三個圖形,圖1中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正確的是
A.圖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營養級,屬于一個種群
B.調查圖1中的戊和庚的種群密度一般采用標志重捕法
C.若圖2中的曲線Y代表的是該生態系統中丙的數量變化,則b點對應的是圖3中的t2時刻,此時可適當捕獲,種群的基因頻率不發生改變
D.當丙剛遷入到這個生態系統的短期內,數量變化如圖2中的曲線X
34、全球范圍內生物多樣性有降低的趨勢,對此所作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棲息地減少和棲息地多樣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棲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種群有利于維持生物多樣性
C.該變化是由于新物種產生量小于現有物種滅絕量
D.過度的人為干擾導致生物多樣性降低
35.關于右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A液、B液和C液共同構成了人體內環境的主體
B.胰腺細胞分泌的消化酶、胰島素等通過B液運輸到作用部位 C.流經胰腺組織細胞的血液中O2濃度下降,CO2濃度升高 D.B液周圍的管壁破損或其含有的蛋白質減少均會造成A液增多
36.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在清除體內埃博拉病毒的過程中,不一定參與的是
A.記憶細胞 B.吞噬細胞 C.漿細胞 D.效應T細胞
37.圖1、圖2為生命活動調節模式圖,圖3為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模式圖,推斷正確的是
A.與圖1相比,圖2所示的調節模式更準確,迅速,作用時間更長
B.圖l、圖2所示調節方式各自獨立進行
C.相鄰細胞間信息交流并不都以圖3所示模式進行
D.細胞a和細胞c分泌的信號分子相同
38.如圖代表縮手反射的反射弧,電流表的兩電極均置于細胞外,X、Y為實驗位點(Y為兩電極中點),Z為突觸間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B為效應器 B.Z中的液體屬于細胞內液
C.刺激X點電流表指針不偏轉,刺激Y點指針偏轉兩次
D.刺激X或Y點引起的收縮不屬于反射
39.B淋巴細胞在免疫系統中會發生兩次選擇:在骨髓中分化時經歷第一次選擇,凡是不能識別自身抗原的B淋巴細胞會凋亡,保留下來的B淋巴細胞一般不會對自身抗原產生免疫應答;在外周免疫系統中,B淋巴細胞識別特異性外來抗原后發生第二次選擇。凡是能表達高親和力抗原識別受體的保留下來,其余的幾天后死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B淋巴細胞分化前后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成分發生了變化
B.B淋巴細胞經過第二次選擇后保留下來的是漿細胞
C.自身組織如果因為某些理化因素導致其抗原性改變,則可能罹患自身免疫病
D.B淋巴細胞的凋亡是受環境影響由基因控制的編程性死亡
40.下列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種群的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種群的出生率
B.進行種群密度的調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資源
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決定種群數量的直接因素
D.種群密度預示著種群數量的未來變化趨勢
41、如圖所示的食物網中,戊的食物有l/2來自于乙,1/4來自于丙,1/4來自于丁,且能量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傳遞效率為10%,從消費者到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若戊體重增加20g,需要消耗植物
A.1125g B.1600g C.2000g D.6500g
42、圖甲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A、B、C、D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圖乙為該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乙中除草以外的生物都屬于圖甲中的B B. 圖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是A、B、D
C.貓頭鷹捕食一條蛇,它可能獲得超過20%的蛇的能量
D.蛇由于某種原因滅絕,該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將降低
43.當快速牽拉右圖中骨骼肌時,會在d處記錄到電位變化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a-d構成了完成該反射的完整反射弧
B.興奮到達b點時,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外電流方向相同 C.刺激骨骼肌產生的信號傳到c處就會形成痛覺
D.牽拉骨骼肌時,c處可檢測到神經遞質
44.圖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積累的有機物被植食動物利用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植食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④用于植食動物生長、發育和繁殖 D.⑤⑥⑦⑧之和為植物有機物積累量
45.神經遞質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乙酰膽堿受體(AChR)結合,突觸后膜興奮,引起肌肉收縮.重癥肌無力患者體內該過程出現異常,如圖是其發病機理示意圖.下列不正確的是

A.物質a作為抗原能激活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
B.患者體內乙酰膽堿與突觸后膜的AChR特異性結合減少
C.物質a引發的上述免疫過程屬于體液免疫
D.抗a抗體與物質a的結合物不能被吞噬細胞清除
46.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單測光引起胚芽鞘尖端的生長素極性運輸至背光側
B.乙烯能夠使細胞壁變松弛,加速果實發育成熟
C.赤霉素能促進細胞分裂,引起植株增高;促進果實發育和種子萌發
D.細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能夠延緩細胞的衰老速度
47.土壤動物能夠促進農田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并改良土壤結構,其類群組成和數量是評價農田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下表是某農田使用兩種肥料后4類土壤動物物種數和密度(個/m2)調查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可以得到的正確結論是
動物類群
樣地 跳蟲類 蜱螨類 線蚓類 線蟲類
物種數 密度 物種數 密度 物種數 密度 物種數 密度
有機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A.有機肥田的土壤動物數量大大增加,有機質減少
B.有機肥田的各類土壤動物密度總是大于化肥田
C.化肥田土壤動物個體總數減少,但是生物多樣性提高
D.化肥田土壤動物的物種多樣性減少,營養結構簡單
48. 下列利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合理的例子是(  )
A.當葡萄長得小時,適當使用赤霉素類似物
B.鮮花的葉子老化太快時,適當使用細胞分裂素類似物
C.水果未成熟時,適當使用乙烯類似物對其催熟
D.殺除禾谷類作物田間茂盛的單子葉植物類雜草時,適當使用生長素類似物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46________47_________48___________
49.(16分,每空2分)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為了探究神經系統對胰島素分泌的影響以及胰島素分泌與血糖變化的相互關系,選取體征相同以及對飼喂信號(鈴聲)反應一致的空腹實驗狗,分組編號后,按下表中實驗措施進行了不同實驗;甲、乙兩圖表示不同實驗條件下獲得的胰島素和血糖含量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1)根據不同的實驗措施,在表中補充填出X、Y、Z對應的胰島素和血糖含量變化曲線標號:X對應___,Y對應 ,Z對應 。
(2)根據胰島素和血糖含量變化曲線,實驗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3)③號狗的實驗結果說明參與胰島素分泌和血糖平衡的調節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構決定了感覺器官產生的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導是單向的;V曲線回升的血糖來源于 _________________。
(4)④⑤兩組實驗體現了血糖變化與胰島素分泌的相互關系,但還不夠嚴謹,需要增加一組對照實驗,增加對照實驗的實驗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9分)根據下圖,回答下列與生態有關的問題。

(1)若圖1是碳循環示意圖,則丙指的是生態系統中的   。若圖1中的“→”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動方向,則不會存在的過程有   。
(2)若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食物關系如圖2所示,設E種群干物質中蘊藏的能量為1× 106KJ;B種群干物質中蘊藏的能量為2×104KJ,D種群干物質中蘊藏的能量是2.5×104KJ,能量傳遞效率按20%計算,則A的能量值是  _______KJ。
(3)圖3是該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向蛙類后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示意圖。圖中的④表示通過呼
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圖中①②表示的含義分別為:①   ____,②   __________。當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狀態時,蛙的種群數量一般處于   (填“K”或“K/2”),此時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間的關系是   。
(4)環境污染、食物短缺和棲息地的縮小等都是導致野生朱?大量減少的原因,保護野生朱?最有效的方式是   ,日照時間的長短能影響朱?的繁殖,這種信息屬于______
   信息。
51、(10 分,每空2分)某生物興趣小組為研究某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植物激素間的共同作用,進行了相關實驗。
(1)下圖為去掉其頂芽前后,側芽部位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濃度變化及側芽長度變化坐標曲線圖,據圖分析:
①激素甲代表的是 。
②高濃度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分別起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研究根的向重力生長與生長素和乙烯的關系, 該興趣小組又做了如下的實驗:將該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的生長素的培養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發現在這些培養液中出現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該實驗的因變量是 。
②為使實驗嚴謹,還需要另外設置對照組,對照組的處理是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
的培養液中。
③據此實驗結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長的原因是:高濃度的生長素誘導產生了乙烯,從而 。
51.(10分)草原生態系統進行著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請回答問題。
對某草原生態系統中一個由草、田鼠和黃鼬三個環節組成的食物鏈進行了能量流動分析,得到下表相關數據(cal•hm-2•a-1)。NP(凈同化量)=GP(總同化量)-R(呼吸量)。
(1)由表可知第________環節代表田鼠,該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該數據不在正常能量傳遞效率范圍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從生物多樣性的價值來看,草地對水土的保持、調節氣候等方面的作用屬于生物多樣性的________價值。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進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與能量流動相比,碳循環的特點是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
(3)當草原返青時,“綠色”為田鼠等食草動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據黃鼬的氣味躲避獵捕。這說明信息能調節生物間的________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輪牧或限制放牧量,這主要是提高________力穩定性。

高二生物強化訓練(11)答案


1DCCDB DCBDB 11DBBAC CCACD 21CBDCD ABDDB 31CBDBB ACDBD 41CBDCD DDD

49(1)d Ⅳ c
(2)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神經調節-體液調節 突觸 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質的轉化
(4)注射生理鹽水
50
51.(共10分)
(1) ①生長素
②高濃度生長素抑制側芽生長,高濃度細胞分裂素促進側芽生長
(2) ①根尖的生長狀況
②不含生長素
③抑制近地一側根的細胞生長

52. (1)Ⅱ 0.3%、笪幢虎蚶玫哪芰慷唷¢g接
(2)CO2 有機物碳  具有全球性、循環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復利用或碳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之間循環往復) 
(3)種間 (4)抵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47153.html

相關閱讀:【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