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遠東第一中學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年級12月月考生物試題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1.地衣是自然界常見的生物,以下關于地衣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衣比苔蘚有更強的適應性,所以在初生演替中先是地衣階段,然后才是苔蘚階段B地衣是兩種生物的共生體,是生物與生物之間共同進化的結果C地衣中真菌以藻類的有機物為營養來源,兩者形成寄生關系D地衣在生態系統中只屬于生產者2.某海島嶼由海底火山噴發形成,島上植被茂盛,景色宜人,正逐漸成為旅游勝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島嶼一定發生過漫長的群落演替B.調查該島嶼上某種植物的種群密度可以用標志重捕法C.該島嶼不同地段物種組成上的差異是群落水平結構的體現D.開發旅游可能使島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進行3.下面三種曲線是同一生物在同樣條件下的培養結果。以下分析錯誤的是A.圖1、2、3都可以表示該種群在有限環境條件下的增長規律B.圖1中a點和圖3中e點的增長速率與圖2中的c點對應C.圖1中b點和圖3中f點的增長速率與圖2中的d點對應D.圖1、2、3中的b、c、f點都可以表示種群達到了環境容納量4.下列有關群落結構的敘述,錯誤的是A.竹林中鳳尾竹高低錯落有致,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B.群落的組成和外貌隨時間發生規律性變化的現象稱為群落的時間結構C.淡水魚養殖的混合放養主要利用了群落的分層現象,與各種魚的食性有關D.群落不同地段的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現出斑塊性和鑲嵌性5.在調查某林場松鼠的種群數量時,計算當年種群數量與一年前種群數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圖所示的曲線,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A.前4年該種群數量基本不變 B.4~10年間種群數量在下降C.10~16年間種群數量呈加速增長 D.16~20年間種群數量不再增長6.圖中a表示的是一種鷹在一個群落中的數量變化情況,那么b可能代表的是A.是該種鷹的天敵的種群 B.與鷹有互利關系的一個種群C.群落的生產者數量變化的情況 D.是被鷹捕食的一個種群7.下列對種群特征的概念圖所作的分析,錯誤的是A.利用性引誘劑誘殺害蟲會影響③B.增長型種群的數量增長是由于①>②C.預測種群數量變化的主要依據是④D.我國計劃生育的目的是通過降低②來控制人口過度增長8.下列各項中,屬于種群的是? ( )A.一塊稻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魚、蝦及其他生物B.一個池塘中的全部魚C.一塊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無翅的成熟蚜D.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9.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一組是①一塊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蟲、蛹和成蟲 ②崇明島東灘的全部生物③東方綠舟的全部生物及無機環境 ④九段沙濕地的全部動物及綠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10.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的敘述,合理的是A.土壤中小動物的種群密度能準確反映其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 B.蚜蟲的種群密度可用樣方法來調查C.樣方法調查蓬堿草時最好在分布較密集的地區取樣 D.根據有些昆蟲避光的特點,可用黑光燈誘捕法調查其種群密度11.下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食物網簡圖,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所有生物構成一個生物群落B.青蛙和蜘蛛的關系不只是捕食C.圖中食物網共有3條食物鏈D.該生態系統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總能量大于蝗蟲可利用總能量12. “稻—鴨—萍”共作是一種新興的生態農業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紅萍(滿江紅)適生于蔭蔽環境,可作為鴨子的飼料,鴨子能吃有害昆蟲并供肥,促進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系統,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生物群落由水稻、紅萍、鴨子和有害昆蟲組成B.放養鴨子的數量要與紅萍生長量協調平衡? C.鴨子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D.水稻和紅萍垂直分層,提高了光能利用率1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A.每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只能處在一個營養級上B.動物都屬于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處于第二營養級C.自養生物都是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D.細菌都屬于分解者,其異化作用類型有需氧型和厭氧型14.如圖所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①②③④⑤⑥⑦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項不正確的是A.次級消費者的糞便中的能量去路包括在④途徑中B.從能量關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況下,②為①的10%~20%D.由于生物與生物之間吃與被吃的關系不可逆轉,所以能量流動具有單向性15.圖示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增長,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增長,下列關于種群在某環境中數量增長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當種群數量到達e點后,種群數量增長率為0B.種群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d點之后C.圖中陰影部分表示克服環境阻力生存下來的個體數量D.若該種群在c點時數量為100,則該種群的K值是40016.為了調查某一地區鼠群的數量,常采用“標志重捕法”。第一次捕獲100只,并進行標志,然后放回原地區;過一段時間后,第二次捕獲30只,其中有標志鼠2只。則可以推斷該地區鼠群約為 A. 200只 B. 400只 C. 1000只 D. 1500只17.在光照下,將等細胞數量的衣藻和酵母菌分別接種到只含無機鹽的培養液中培養,結果是(虛線和實線分別表示酵母菌和衣藻的生長曲線)?18.、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群落演替過程先出現次生演替,后出現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過程中,不同時期群落中的優勢種群在發生更替C.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經過:裸巖→苔蘚→草本→灌木→森林五個階段D.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與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19.下列有關種群“S”型增長曲線的正確說法是( )A.“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和食物的關系? B.種群增長率在各階段是相同的C.“S”型增長曲線表示了種群數量與時間的關系? D.種群增長不受種群密度制約20.下列對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動態變化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之前應振蕩試管,有利于正確計數B.先將培養液滴在計數板上,輕蓋蓋玻片防止氣泡產生C.當一個小方格中酵母菌數量過多時,應將培養液按比例稀釋處理D.壓在方格邊上的酵母菌,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頂角的個體數21.下圖是某生物研究小組在“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時,獲得的兩組實驗數據(圖中O、M、N、P代表相應發酵時間)。下列有關分析中,正確的是A.M點前酵母菌不進行細胞呼吸 B.實驗過程中培養液的pH始終不變C.酒精濃度的增加會抑制酵母菌繁殖 D.N點時酵母菌種群出生率為022.如圖a、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含義,M代表相關指標的高低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若M表示基因多樣性,a至d表示不同種類的植物,則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②若M表示物種豐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態系統,則a生態系統自動調節能力最強③若M表示種群密度,a至d表示同種生物的四個種群,則種內斗爭b最激烈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同一條食物鏈中的四個種群,則a是最高營養級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 D.②③④23.如圖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部分圖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〢.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是循環進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鏈流動時逐級遞減C.次級消費者屬于第二營養級 D.圖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24.如圖表示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間的關系,有關表述正確的是( 。〢.一片魚塘中所有的動植物可用c表示B.b的未來發展趨勢可通過年齡組成來預測C.d的主要成分是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D.圖中a表示生態系統,b表示群落,c表不種群,d表示個體25.寒帶針葉林中兩個動物種群(N1、N2)的數量變化如下圖所示,據圖判斷這兩個種群的關系是 ( )A.捕食關系,N1為捕食者,N2為被捕食者B.捕食關系,N2為捕食者,N1為被捕食者C.競爭關系,N1為競爭中的勝者,N2為失敗者D.共生關系,N1、N2彼此依賴,相互有利26.下表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調查土壤中螨類孳生與某化工廠重金屬鉻污染的相關性結果。根據表中信息,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采樣位點距化工廠的距離(km)0.0111030(遠郊農田)鉻濃度(mg/kg)0.250.210.120.08螨類密度(個/m2)16 4802 2651 0471 069A.污染區內螨類密度顯著提高 B.實驗采用取樣器采集土樣計算螨類數量C.螨類可作為土壤鉻污染的指示生物? D.螨類物種豐富度與鉻污染相關27.如下圖表示生態系統四種成分之間的關系,以下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種群構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將導致臭氧層被破壞28.下列關于生產者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營養級 B.一定能固定CO2C.完成生態系統的能量轉換 D.都是自養厭氧型29.下圖是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甲代表生產者,其同化作用類型為需氧型B.丙每增加1 kg的體重,至少需要25 kg的甲C.該生態系統的食物關系可表示為:甲→乙→丙→丁D.該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甲、乙、丙、丁、戊以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30.關于生態系統中分解者的敘述,正確的是A.營腐生生活的細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產者或是消費者B.分解者將動植物遺體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可以供綠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動植物遺體釋放出來的能量,可供綠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第II卷(非選擇題)二、綜合題(共40分)31.(6分)研究人員在對某湖泊生態系統研究后,繪制了該生態系統的食物陜西省西安市遠東第一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51239.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