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八一中學洪都中學麻丘中學2019-2019學年高二12月聯考
1bnkqwbl
第一部分 選 擇 題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 50 分,且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
1、在基因拼接技術中,直接分離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是“鳥槍法”,又叫“散彈射擊法”。這里“散彈”
和“鳥”分別指的是[ ]
A.限制酶和供體細胞的目的基因 B.連接酶和供體細胞的目的基因
C.限制酶和供體細胞的標記基因 D.連接酶和供體細胞的標記基因
2、在人體內的細胞外液這個環境中可發生許多生物化學反應,其中有 [ ]
A.蛋白質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經遞質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興奮傳遞過程中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3、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反射[ ]
A.初生嬰兒會吮吸 B.衣藻游向光適宜的水域 C.寒冷時全身顫抖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4、下圖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發生的變化,圖中依次表示限制酶、DNA聚合酶、DNA連接酶、
解旋酶作用的正確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5、某植物種群中,AA個體占16%,aa占36%,該種群隨機交配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
和自交產生的后代中AA個體百分比、A基因頻率的變化依次為[ ]
A.增大,不變;不變,不變 B.不變,增大;增大,不變
C.不變,不變;增大,不變 D.不變,不變;不變,增大
6、如圖代表肌細胞與環境的物質交換關系。X、Y、Z表示三種細胞外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飲食過咸,則Y中滲透壓會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質可 通過Z進入Y
C.肌細胞的代謝產物可能導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質的穩定依賴于神經調節
7、當人看到酸梅時唾液分泌會大量增加,對此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
A.這一反射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 B.這是一種反射活動,其效應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澤直接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唾液分泌 D.這一過程中有“電—化學—電信號”的轉化
8、蛙的神經元內、外Na+濃度分別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電位由外正內負轉變為外負內正過
程中有Na+流入細胞,膜電位恢復過程中有Na+排出細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Na+流入是被動運輸,排出是主動運輸 B.Na+流入是主動運輸,排出是被動運輸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動運輸 D.Na+流入和 排出都是主動運輸
9、下列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組織水腫的是[ ]
①毛細血管壁破損、陂L期蛋白質營養不足、哿馨凸茏枞、芑ǚ鄣冗^敏原引起毛細血管的通透
性增加、菽I炎導致血漿蛋白丟失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0、現有一長度為1000堿基對(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
是1000bp,用Kpnl單獨酶切得到400bp和600bp兩種長度的DNA分子。用EcoRI、Kpnl同時酶切后
到200bp和600bp兩種長度的DNA分子。該DNA分子的酶切圖譜正確的是[ ]
11、如圖是我國黃河兩岸a、b、c、d 四個物種及其演化關系的模型,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由a物種進化為b、c兩個物種經歷了從地理隔離到生殖隔離的過程
B.黃河北岸的b物種遷回黃河南岸后,不與c物種進化為同一物種,內因是種群的基因庫不同,外
因是存在地理隔離
C.c物種的某種群基因庫和b物種的某種群基因庫有部分重疊
D.判斷物種d是否是不同于物種b的方法是觀察兩個物種的生物能否自由交配,并產生可育后代
12、下列有關基因工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重組質粒的形成是在細胞內完成的 B.基因工程常用的載體包括細菌、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
C.蛋白質的結構可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資料 D.目的基因只要進入受體細胞就能表現出特定的性狀
13、利用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可生產人類所需要的產品。下列各項中能說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
受體細胞中表達的是[ ]
A.棉花二倍體細胞中檢測到細菌的抗蟲基因 B.大腸桿菌中檢測到人胰島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細胞中檢測到人生長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細胞中提取到人干擾素蛋白
14、質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運載體,它存在于許多細菌體內。質粒上有標記基因如圖所示,通過標
記基因可以推知外源基因(目的基因)是否轉移成功。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細菌在培養基上
的生長情況也不同,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點有a、b、c),請根據表中提供細菌的生長情
況,推測①②③三種重組后細菌的外源基因插入點分別是什么,正確的一組是:[ ]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15、下圖中甲、乙、丙表示自然選擇對種群的三種作用類型,其中最易產生新物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甲、乙
16、一個全部由基因型為Aa的豌豆植株組成的種群,經過連續n代自交,獲得的子代中,Aa的頻率為(1/2)n,
AA和aa的頻率均為(1/2)[1-(1/2)n]。根據現代生物進化理論,可以肯定該種群在這些年中:①發生
了隔離;②發生了基因突變;③發生了自然選擇;④隱性性狀所占比例增加;⑤發生了基因頻率的改
變[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⑤ D.③④
17、如圖表示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Q點表示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C.該種群中雜合體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逐漸取代純合體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
18、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B.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簡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協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C.異地新物種的形成通常要經過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三個基本環節
D.自然選擇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19、下列 屬于人體內環境的組成成分的是[ ]
①血漿、組織液和淋巴 ②血紅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島素 ④激素、遞質小泡和氨
基酸 ⑤喝牛奶,進入胃中 ⑥口服抗菌藥物 ⑦肌肉注射青霉素 ⑧精子進入輸卵管與卵細胞結合
A.②③⑦ B.①②③⑦ C.①②③⑦⑧ D.①②③⑥⑦⑧
20、下面是一張生物概念圖,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a、b是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c、d可以是體溫和滲透壓
B.內環境的穩態只要有三種調節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統參與
C.酸堿度的相對穩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緩沖物質,與其他器官或系統也有關
D.內環境的穩態和生態系統的平衡一樣,其維持自身穩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21、右下圖為人體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物質交換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種類的體液。據圖判斷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A.體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質
B.②內滲透壓下降會刺激下丘腦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
C. ③中大量產生的乳酸會引起①、②、④內pH明顯減小
D. ①、②、④是機體進行細胞代謝活動的主要場所
22、完成呼吸、排尿、閱讀反射的神經中樞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腦、小腦 B.腦干、脊髓、大腦
C.大腦、脊髓、大腦 D.脊髓、脊髓、腦干
23、Ca2+能消除突觸前膜內的負電荷,利于突觸小泡和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若瞬間增大突觸前膜對
組織液中Ca2+的通透性,將引起的效應是[ ]
A、加速神經沖動的傳遞 B、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興奮
C、減緩神經沖動的傳遞 D、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性抑制
24、我國科學家成功破解了神經元“沉默突觸”的沉默之謎,這類突觸只有突觸結構沒有信息傳遞功能。
如圖所示的反射弧中具有“沉默突觸”。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下列有
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若③為該反射弧的神經中樞,神經中樞內一定具有“沉默突觸”
B.如果神經元內不能合成神經遞質或者突觸后膜缺乏相應受體,可能形成“沉默突觸”
C.該反射弧的信息傳導途徑一定是①→②→③→④→⑤
D.若該圖中③為“沉默突觸”,則刺激①不能引起e處的電位變化,同時⑤檢測不到反應
25、下圖是反射弧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刺激c點,檢測各位點電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檢測到b、d點有電位變化,說明興奮在同一神經元上是雙向傳導的
B.興奮由c傳導到e時,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換
C.a處檢測不到電位變化,是由于突觸前膜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
D.電表①不偏轉,電表②偏轉兩次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共 50 分)
26、(11分)下圖是內環境穩態與各系統的功能聯系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a表示_____系統,b表 示_____系統,c表示_____系統,參與內環境維持的還有圖中的_____系統。
(2)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會因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_____,但乳酸[來源:學科網ZXXK]
可以與血液中的_____發生反應,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
(4)內環境相對穩定,除了圖中所示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
下進行。
(5)外界中的O2進入紅細胞內共穿過______層生物膜。
(6)嘗試構建人體肝臟內血漿、組織液、成熟紅細胞內液間O2、CO2擴散的模型(①在圖形框 間用實線箭頭
表示O2,用虛線箭頭表示CO2。②不考慮CO2進入成熟紅細胞內液。)(2分)
27、(7分)圖中地雀A與地雀B可以交配產生可育后代,地雀C與地雀A、B之間不能互相交配。圖示
1、2、3是關于地雀的進化、發展過程示意圖:
(1)上述地雀之間的關系能體現遺傳多樣性的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體現物種多樣性的類型
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干年后,小島上出現了地雀C。在這一變化過程中,起到選擇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種新物種的形成方式實質上是由于不同種群內的___________發生改變。
若圖2時期,小島和大陸的兩個地雀種群的相關基因型種類和個體數如表。
(3)甲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的全部基因,是這個種群的 __________。
(4)甲種群的基因A的頻率為_________ 。
(5)已知表中乙種群每個個體有2×104個基因,每個基因的突變幾率都是10-5,則該種群中出現突變的基
因數是_________ 。
28、(9分)下圖甲表示反射弧中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
梢(即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圖乙表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聯系圖解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則⑤(代表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稱為_______________,
③稱為_____________。
(2)圖甲中刺激d點,則除d點外圖中發生興奮的點還有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因為神經元之間
興奮地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圖中總共有_________個突觸。
(4)圖乙中二氧化碳濃度最高處在[ ](用序號表示)__________中。
(5)手術過程中,使用某種局部麻醉劑,能使乙圖中[ ](用序號表示)中釋放的_________發生變化,從而暫時失去興奮傳導功能。
29、(8分)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
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生長。下圖為獲得抗蟲棉的技術流程。請據圖回答:
(1)A過程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___。
(2)B過程及其結果體現了質粒 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C過程的培養基除含有必要營養物質、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________________。
(4)科學家發現轉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傳遞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
①.將轉基因植株與_________雜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 數量比為1:1。
②.若該轉基因植株自交,則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量比為________。
③.若將該轉基因植株的花藥在卡那霉素培養基上作離體培養,則獲得的再生植株群體中抗卡那霉素
型植株占_________%。
30、(15分)圖甲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b和d分別為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上的一點,c為神經中樞。請
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最簡單的反射弧由______種神經元組成。 [來源:學科網]
(2)若將該反射弧放入較低濃度的鈉鹽培養液中,傳入神經元靜息時,膜內Na+濃度將______(填“高于”“低于” 或“等于”)膜外。
(3)用b處給予刺激,b測到的電位變化如乙圖。圖中曲線中處于靜息電位的是______(用圖中標號回答), 其形成的原因為________離子往膜________(內、外)流。③處電位稱為____ ____,其表現為外_____ 內______。膜電位從②到③變化時,膜上打開的離子通道是____________,該離子此時跨膜運輸的方 式為______________。
(4)甲圖中,提供電刺激設備、電位測量儀等必要的實驗用具,驗證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進行單向傳導的步 驟是:(2分)
①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按(4)步驟進行,改為探究神經元之間的方向,其結論為:(3分)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聯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且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D B C C D C A D D
11 12 13 14 15[來源:Zxxk.Com] 16 17 18 19 20
B C D A C D C A A B
21 22 23 24 25
A B A B C
二、非選擇題部分(共50分)
26、(共11分,第6小問2分,其他每空1分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環
(2)組織細胞內的CO2濃度高于組織液
(3)降低 NaHCO3
(4)神經--體液--免疫
(5)5
(6)(2分)(答至右邊圖中)
27、(共7分,每空1分)
(1)地雀A和B 地雀A、B、C
(2)海洋環境的變化 基因頻率
(3)基因庫 (4)0.7 (5)80
28、(共9分,每空1分)
(1)效應器 神經中樞
(2)c、e 神經遞質的釋放總是從突觸前膜到突觸間隙再到突觸后膜
(3)3 (4)[ ⑧ ] 線粒體 (5)[ ⑨ ] 神經遞質(遞質)
29、(共8分,每空1分)
(1)限制性內切酶 、 DNA連接酶
(2)具有標記基因 、 能在宿主細胞中復制并穩定保存
(3)卡那霉素
(4) ①.非轉基因植株 ②.3:1 ③.100
1bnkqwbl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13753.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
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18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解析版】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
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