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強化訓練12(填空題專項訓練)
1、下圖表示人體對水的攝入、吸收、分泌和排出途徑。
(1)①過程中的水分通過________方式進入內環境。②過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的形式進入消化道。⑤過程中的水分是以________的形式排出體外的。④過程中的水分是通過________作用進入內環境的。
(2)簡答水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圖是內環境穩態與各系統的功能聯系示意圖,請回答問題。
(1)a表示______系統,b表示______系統,c表示______系統,參與內環境維持的還有圖中的_______________系統。
(2)CO2不從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細胞會因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乳酸進入血液后,會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與血液中的________發生反應,使血液的pH維持相對穩定。
(4)內環境相對穩定,除了圖中所示的器官、系統的協調活動外,還必須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調節下進行。
(5)外界中的O2進入紅細胞內共穿過_____層生物膜。
(6)嘗試構建人體肝臟內血漿、組織液、成熟的紅細胞細胞內液間O2、CO2擴散的模型(①在圖形框間用實線箭頭表示O2,用虛線箭頭表示CO2 ②不考慮CO2進入成熟紅細胞細胞內液)
3、為探究血糖調節的影響因素,設計如圖實驗流程。實驗中5只家兔的注射劑量和生理指標均按單位體重計算。
(1)實驗中起對照作用的是_______號家兔。
(2)二次注射后,與⑤號家兔相比,若④號家兔產生尿素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癥狀最先得到緩解的是____號家兔。若②號家兔出現糖尿,試分析,該兔的尿量將會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次注射后,④號家兔的低血糖癥狀消失,血檢結果,血糖含量接近②號家兔,據此可知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促進血糖升高的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某人因長時間饑餓而昏迷,急救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圖(甲)是狗尿濃縮實驗的結果。讓狗大量飲水(圖中箭頭a所示)后,連續排出大量的尿;當將2.5%NaCl溶液10 mL注射入頸動脈(箭頭b)后,尿量暫時減少;當靜脈注射腦垂體后葉提取物(箭頭c)后,尿量也減少。根據此實驗,可以推斷:
(1)2.5%NaCl溶液注入動脈,使_____
________升高,刺激________,引起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導致尿量減少。本實驗也證明________________中含有這種激素。
(2)如果預先將狗的腦垂體后葉切除,再進行上述同樣的實驗,請將預期結果的排尿曲線描繪在右圖(乙)中的坐標上。
5、回答下列Ⅰ、Ⅱ兩題:
Ⅰ.下圖表示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①在反射弧中表示__________。⑤表示的調節方式是__________。
(2)當圖中的感受器感受到外界寒冷的刺激時,__________會產生冷覺,從而發出指令支配軀體運動,添加衣物保暖,同時作為效應器的內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人畏寒、精神委靡不振、食欲低下,此時血液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將會升高。
(3)當圖中的感受器感受到血糖含量升高時,圖中的內分泌腺分泌產生的物質⑥是________,此時不存在的調節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寫圖中的編號)。
(4)當人吃的食物過咸或體內失水過多時,__________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Ⅱ.下圖表示人體神經系統對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內、外括約肌都是一種環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當膀胱充盈后,人會產生尿意,請用箭頭和圖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產生尿意的神經傳導途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神經沖動傳導過程中,c神經纖維膜內形成向___________流動的電流。
(2)當尿液進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興奮,興奮傳入初級排尿中樞,進一步加強排尿中樞的活動,這是一種________(選填“正反饋”或“負反饋”)調節,這種調節的意義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幼兒在熟睡時不自主地排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在車禍中下丘腦受到暫時性損傷,出現多尿癥狀。請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興奮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傳導過程中,有時存在一個突觸引起的興奮被后一個突觸抑制的現象。右圖是突觸2抑制突觸1興奮傳導的過程示意圖
(1)圖中沒有體現的內環境構成部分是 。
(2)右圖中a段表示 電位,引起b點電位變化的原因是 內流。
(3)甘氨酸(Gly)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可作為神經遞質,它的受體是膜上某些離子的通道。當興奮抵達時,貯存在 內的Gly釋放出來,并與分布在 上的Gly受體結合。當Gly與其受體結合后,通道開啟,使 (填“陰”或“陽”)離子內流,導致A處的興奮不能傳至B處。釋放到突觸間隙的Gly可通過 的方式進入細胞再被利用,圖中結構①的化學本質是 。上述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7、據美國《紐約時報》2月18日報道,美國政府將啟動一項可媲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腦活動繪圖”計劃,以人腦為研究對象,增加對人腦如何工作的完整了解,為醫學界尋找有效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癥、帕金森氏癥、孤獨癥等疾病的治療方法。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在一條離體神經纖維的左側施加電刺激如圖甲,使其興奮。請在圖甲上,在興奮部位和未興奮部位的膜兩側標出電荷類型,然后再在膜內外兩側標出局部電流的方向。
(2)乙圖是鈣離子參與神經肌肉接頭處(類似于突觸結構)興奮傳遞的示意圖。當神經沖動傳導到神經末梢時,使軸突末梢膜中的鈣離子通道開放,鈣離子順濃度梯度內流進入突觸小體,引起突觸小體內的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并將內含的乙酰膽堿釋放到突觸間隙。
①當神經沖動在通過圖乙所示的結構時,會發生信號模式的轉變: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其中m、n代表的結構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一般血管壁收縮時,血壓升高;血管壁松弛,阻力減小,血壓降低。氨氯地平是一種鈣拮抗劑(也叫鈣通道阻滯劑)可治療高血壓,據題意分析氨氯地平的作用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丙表示人在受到寒冷刺激時,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的過程。
在此過程中,神經調節的效應器是____________,甲狀腺激素在反饋調節時作用的靶細胞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當體內缺乏碘元素時,將導致甲狀腺激素合成受阻,將引起激素①②分泌量__________。
(4)阿爾茨海默氏癥也稱老年性癡呆癥,經研究發現,患者的神經元軸突末端呈現了由βA4蛋白質形成的“老年斑”。經DNA序列分析,發現表明,患者的第711位的纈氨酸變成變成了苯丙氨酸,有的則是第670和671位的賴氨酸和甲硫氨酸變成了天冬酰胺和亮氨酸,這表明這種病與遺傳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有關。
(5)美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認為,正常成年人大腦中有一種pirb蛋白質能阻止大腦神經元之間生成新的連接,這將可能影響成年人的 ____________(瞬時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從而在生理上減緩了成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
8、 毒品可卡因(cocaine)是一種微細、白色結晶粉狀生物堿,具有麻醉感覺神經末梢和阻斷神經傳導的作用,可作為局部麻醉藥。下圖甲為可卡因對人腦部神經沖動的傳遞干擾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多巴胺合成后,貯存在結構①中的意義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巴胺等神經遞質的釋放依賴于細胞膜具有 特點。結構②叫做 。
(2)由圖知,可卡因可以導致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 ,增強并延長對腦的刺激,產生“快感”。“癮君子”未吸食毒品時,精神萎蘼,四肢無力,體內 ___(激素)的含量減少。
(3)帕金森綜合癥的原因之一是相關遞質的釋放量異常,如上圖乙。(注:多巴胺能神經、膽堿能神經是指末梢釋放多巴胺、膽堿遞質的神經纖維。)據圖,提出抗帕金森病藥物的作用機理:¬¬¬¬¬¬¬¬¬¬¬¬¬________________
____、 。
9、圖1表示人體內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圖2表示免疫過程,X表示抗原,數字表示過程,m、n代表場所,其余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請分析回答下列Ⅰ、Ⅱ題。
Ⅰ.(1)圖1中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有__________。
(2)圖1中的③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該過程屬于_________免疫。
(3)圖2所示的免疫過程中,參與A→B過程的有圖1中的_______細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的特點,人們常用減毒、殺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時間后,當機體再次接觸與該疫苗相同的抗原時,相應的記憶細胞,如圖1中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Ⅱ.為檢測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員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第一步:將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健康動物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均分為若干只。
第二步:對照組接種不含疫苗的接種物,一段時間后再接種病毒;實驗組接種疫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統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動物的發病率、存活率。若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動物發病率低、存活率高,則可以判斷該疫苗有效。產生這一結果的原因是_______(填圖1中數字)過程是實驗組動物所特有的。
10、科學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慮、緊張等的心理應激)會使T細胞活性下降,對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對腫瘤細胞的監控能力下降,還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下圖表示神經、免疫、內分泌三大系統相互調節的部分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精神因素會使T細胞活性下降,____________的分泌量減少,影響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從而使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
(2)由圖可知,神經系統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 直接調節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還可通過有關_________間接調節免疫器官或 免疫細胞的活動。
(3)維持機體的穩態離不開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動物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途徑有: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兩種)等信息分子通過體液運輸并作用于靶細胞來實現信息交流;二是通過細胞間的接觸實現信息交流,如___________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就是通過細胞間的接觸實現信息交流的。
(4)若抗體能破壞人體自身的紅細胞,這屬于__________________;若抗體結合到呼吸道上皮細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這在免疫學上稱為 。
(5)當人體感染H7N9流感病毒時,免疫系統的功能加強,往往會發燒。發燒的原因是病毒產生的毒素可以改變下丘腦中 ________ 的功能,最終使機體產熱增加,體溫升高。
(6)激素通過血液循環分布于全身,機體中很多細胞都會同時接觸到某一激素,為什么它卻只引起某一種細胞的特定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脫落酸是植物體生命活動調節過程的重要激素,在高溫條件下容易降解。研究發現,正常人的體內也存在脫落酸。請回答:
(1)發芽的馬鈴薯含有毒素,人們儲存馬鈴薯時常噴施脫落酸,目的是 。
(2)右圖表示水稻種子成熟過程中生長素、脫落酸和有機物總量的變化情況。請據圖回答:
①圖中的曲線是否能反映出生長素抑制脫落酸的合成?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圖可知,脫落酸促進水稻種子有機物總量增加最明顯的時期是 ;這些有機物主要由 (器官)合成的。
(3)脫落酸能抑制人肝癌細胞DNA的復制。胡蘿卜含較多的脫落酸,胡蘿卜鮮榨成汁食用比煮熟食用防肝癌的效果更好,原因是 。
12、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規律,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器材與試劑:菌種、現制的馬鈴薯培養液或肉湯培養液、試管、血球計數板(2 mm×2 mm方格)、滴管、顯微鏡等。
實驗步驟:
①取相同試管若干支,分別加入10 mL肉湯培養液(或馬鈴薯培養液),分別標記1、2、3等。
②將酵母菌母液分別加入試管各10 mL,搖勻后用血球計數板計數起始酵母菌個數(N0),做好記錄。 ③將各試管放入冰箱中培養7天。
④每天同一時間各組取出本組的試管,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個數,并作記錄,連續觀察7天。
實驗記錄及計算結果如表:(單位:個)
實驗探討:
(1)實驗步驟中有兩處錯誤,請指出并修改:
① ; ② 。
(2)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個數時,取適量培養液后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觀察值是血球計數板上若干方格內的酵母菌數的平均值,對于壓在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處理方法是 。如果計數時,蓋玻片下的培養液厚度為0.1 mm,第6天吸取的培養液稀釋10倍后,進行計數時觀察值為M6,請推導出10 mL培養液中酵母菌的總數N6約為 個。
(4)本探究實驗需要設置對照嗎?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調查草原老鼠數量變化對畜牧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假如某時期有一批田鼠遷入內蒙古草原,該田鼠以優質牧草的根為食,某科研小組對該草原的這一批田鼠進行了長期追蹤調查,并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曲線圖;卮鹨韵聠栴}:
(1)圖中虛線表示具體在 條件下田鼠種群的增長方式,該增長方式中 (選填“增長率”或“增長速率”)保持不變。
(2)圖中表示該田鼠種群在該草原上實際增長情況,圖中AB時間段內實線和虛線重合的原因是 ,而B點以后同一時刻虛線與實線的差值表示 。
(3)圖中D點時刻,該田鼠的年齡組成的具體特點是 ,牧民為了減少田鼠的數量,在圖中 點(選填“B”“C”“D”或“E”)投放鼠藥效果最好。
(4)若在圖中E點之后,由于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退化,請在原圖上E點之后描繪田鼠的數量變化曲線。
14、甲圖是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乙圖表示一個長期有效的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生態系統中碳循環首先依賴于
_______________ 。圖中①②③④過程中碳流動形式的不同點是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圖中分解者通過 和 兩種方式將碳返回到大氣中。
(3)乙圖食物網中的肉食動物是 ,若人們想通過此生態系統更多地得到種群X,你認為達到目的的最有效手段是 。
15、回答下列Ⅰ、Ⅱ兩題:
Ⅰ.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現存最豐美的優良牧場,因為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所以又有“最純凈的草原”之說。下圖為該草原的一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請據圖回答:
(1)該草原生態系統含有的食物鏈共有 條。其中流入該草原的能量源頭是 。
(2)圖中鷹和蛇之間存在的種間關系是 。若蛇的數量由于某種原因大量減少,則鷹的數量如何變化? 。
(3)若該草原存在著嚴重的超載放牧現象,這種現象首先會導致圖中 的大量減少,使草原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后來,采取了適當的保護措施,該草原生態系統慢慢恢復原貌,這種現象在生態學上稱為群落的 。
(4)牧民在放牧時,發現鼠害現象有逐漸擴大趨勢,這說明該草原上鼠的種群數量最可能呈 增長。為保護牧草,牧民開展了鼠群密度調查,應采取的方法是 。
Ⅱ.淡水魚類養殖是將魚種投放到水體并加以一定的飼養管理,或對水體中的魚類資源進行繁殖和保護,從而獲得高產魚的養殖方式。養殖技術人員對某池塘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能量流動情況調查后,得到了甲圖所示的食物網和乙表中的能量數據,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系統中有 條食物鏈,鯽魚處于
營養級。
(2)能量在第一營養級和第二營養級之間的傳遞效率為 。
(3)如果去除該生態系統中的浮游動物和雙翅目幼蟲,則黑魚的產量將 ,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將 。
(4)用箭頭和文字補充完成能量流經黑魚種群的情況。
16、如圖甲為某湖泊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簡圖,其中Ⅰ、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圖乙表示能量流經該生態系統某一營養級的變化示意圖,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別為 、 。通常情況下,位于營養級Ⅳ的生物個體數量一般遠遠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
(2)圖乙中,若a表示圖甲中營養級Ⅱ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 ,C表示 。若圖甲中營養級Ⅰ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y,營養級Ⅰ、Ⅱ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是 (用圖中所給字母的表達式表示)。
(3)由圖乙可以總結出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主要特點是 。
(4)若圖甲中營養級Ⅰ、Ⅱ、Ⅲ各有一種生物甲、乙、丙,構成食物關系如圖。其中,甲能量中比例為x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丙,則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為 kJ(用所給字母的表達式表示)。
17、請回答關于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1)從進化角度來看,生物性狀具有多樣性是 的結果。
(2)從整個生物界來看,不同的生態環境中分布著不同類型的群落,這反映了 水平的多樣性。
(3)從紅豆杉的樹皮和針葉中分離純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種對子宮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癥有特殊療效的抗癌藥物。從生物多樣性價值角度說明,紅豆杉具有 。
(4)某生態學家以“保護和利用草原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為課題,對某草原進行了幾項專題研究,并繪制了單位面積的放牧量與生產者的凈生產量的關系圖,如圖所示,圖中的橫虛線代表未放牧時,草原中生產者的凈生產量。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放牧量應控制在圖中B點和C點之間,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該草原生態系統的放牧量長期在圖中C點以上,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
③生態學家建議在此草原中引入鼠類的天敵和草食性昆蟲的天敵,從能量流動的角度看,其目的是 。
18、右圖是利用人工濕地凈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機物)的原理簡圖。請據圖回答。
(1)輸入人工濕地的能量有_______和________。
(2)人工濕地中的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一現象體現了群落具有________結構。
(3)該人工濕地中的蘆葦、藻類等植物生長迅速,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細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凈化污水的重要途徑,提高分解效率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圖表示受到輕度污染的生態系統的調查結果。結果表明,濕地生態系統具有_________。
(6)用恰當的箭頭和文字完成該人工濕地碳循環圖解(右圖)。
19、假設在水稻農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有,水稻、雜草、食草昆蟲、食蟲鳥、細菌和真菌等。下圖是該水稻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模型。
回答有關生態學的問題:
(1)模型中的“能量輸入的總量”是 ,營養級包括 個。其中“能量儲存”最多的營養級是 。
(2)“能量散失”主要指各營養級通過 作用散失的。
(3)下圖是分析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儲存”部分的傳遞過程,其傳遞方向有兩個,請在圖方框中補充完整。
(4)福壽螺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由巴西引入我國進行人工養殖,后來由于某些原因福壽螺在野外迅速蔓延,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5)若禍壽螺侵入水稻生態系統,會瘋狂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導致生態系統的 穩定性下降。
(6)科研人員做了在水稻田放養中華鱉實驗,以研究用中華鱉防止水稻田中福壽螺數量的大量增長效果。具體過程和結果如下:
①取兩塊大小、環境相同以及水稻長勢相同的水稻田,分別標記A、B。其中A塊水稻田放養中華鱉,B塊不作處理。
②一段時聞后,采用 方法,調查水稻田中福壽螺卵塊(內含受精卵)的數量,以代表福壽螺的數量。
③調查結果如圖所示。
④據圖分析 時間段福壽螺種群密度下降最明顯。從種群特征上分析,7~8月A、B兩塊稻田中福壽螺的年齡組成依次為 。
(7)鱉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鱉可以吃掉稻葉上的草籽、害蟲等,對水稻來說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藥。由此推測,鱉處于 營養級,從生態學原理上分析,這種做法的優點有 。
高二生物強化訓練12(填空題專項訓練)答案
1、(1)②自由擴散(或滲透) ③消化液 ④水蒸氣、莺挂骸、拗匚铡(2)①水是生物體(或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谏矬w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
2、(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環 (2)組織細胞內的CO2濃度高于組織液 (3)降低 NaHCO3 (4)神經—體液—免疫 (5)5 (6)如圖
3、(1)①和⑤
(2)更多氨基酸分解,含氮部分轉變成尿素的量增加
(3)② 增加 血糖含量過高,在排出糖的同時,帶走更多的水,導致多尿
(4)促進(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和非糖物質轉化為葡萄糖,使血糖含量升高
(5)給患者靜脈輸入葡萄糖溶液
4、(1)血漿(細胞外液)滲透壓 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 抗利尿 腦垂體后葉 (2)如圖
5、Ⅰ.(1)傳入神經 反饋調節
(2)大腦皮層 甲狀腺和腎上腺 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3)胰島素 ②③④⑤ (4)垂體
Ⅱ.(1)膀胱壁感受器→c→初級排尿中樞→a→大腦皮層 神經中樞(或右)
(2)正反饋 使排尿反射得到加強,有利于快速、充分排尿
(3)大腦皮層對脊髓中低級排尿中樞的控制能力差
(4)下丘腦受損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
6、 (1)血漿和淋巴 (2)靜息 Na+
(3)突觸小泡 突觸后膜 陰 主動運輸 蛋白質 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7、(1)如圖
(2)①突觸小體(或突觸小泡) 突觸后膜(或神經遞質受體)
②鈣離子拮抗劑與鈣離子通道結合后,就阻止了鈣離子進入細胞,從而使血管松弛,阻力減小,血壓降低。
(3)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 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 增加
(4)基因突變 (5)長時記憶
8、(1)防止被細胞質內的酶分解 流動性 多巴胺受體
(2)增多 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 (3)促進多巴胺釋放 抑制乙酰膽堿的釋放
9、Ⅰ.(1)f、Y (2)B細胞增殖、分化 體液 (3)e
(4)k 迅速增殖、分化,產生大量的漿細胞,進而快速產生大量抗體
Ⅱ.同種且生理狀態相同 一段時間后再接種病毒 ④
10、 (1)淋巴因子 B細胞增殖、分化成漿細胞 (2)神經遞質 激素
(3)激素、神經遞質、淋巴因子 吞噬細胞 (4)自身免疫病 過敏反應
(5)體溫調節中樞 (6)因為激素只有與特定細胞上的受體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
11、(1)抑制馬鈴薯發芽
(2)①否 在乳熟期生長素濃度增加,脫落酸的含量也增加(從生長素和脫落酸兩方面答題得滿分,否則不得分) ②乳熟期 葉片
(3)胡蘿卜鮮榨汁食用避免了脫落酸在高溫下分解
12、 (1)①缺少滅菌環節,在接種前應將肉湯培養液(或馬鈴薯培養液)經高壓蒸汽滅菌并冷卻后備用 ②不能在冰箱中培養,應置于適宜溫度下(比如28℃)培養
(2)先將蓋玻片放到計數室上,將培養液滴于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
(3)只計數相鄰兩邊及其頂角的酵母菌數 2.5M6×105
(4)不需要 本實驗旨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種群數量變化,只需分組重復實驗,獲得平均值即可
13、 (1)營養、空間充足,沒有天敵等 增長率
(2)遷入之初草原的食物和空間充足,并且沒有天敵,近似理想條件 生存斗爭中被淘汰的個體數 (3)各年齡階段的田鼠所占比例適中 B (4)見圖
14、 (1)生產者的光合作用、佗冖苓^程中以CO2的形式流動,③過程中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流動 (2)有氧呼吸 無氧呼吸
(3)X、H 除去此生態系統中的G、S種群
15、Ⅰ.(1)4 太陽能 (2)捕食和競爭 不會發生明顯變化
(3)牧草 (次生)演替 (4)“J”型 標志重捕法
Ⅱ.(1)3 第三、第四 (2)18.52% (3)增加 下降
(4)如圖:
16、 (1)太陽能(或同化固定的能量) 熱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熱量) 營養級高,可利用能量少
(2)Ⅱ同化固定的能量 Ⅱ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 b/y×100%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25A/(1+4x)
17、 (1)多樣的環境對生物種群進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選擇 (2)生態系統 (3)直接價值
(4)①既能保持草原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又能獲得較多的畜產品
②草原退化、沙化,生物多樣性降低
③使能量盡可能多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
18、 (1)光能 污水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2)垂直 (3)水中細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機物,為植物提供氮、磷等無機鹽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4)向水體適當通入空氣(氧氣) (5)自動調節能力 (6)見圖
19、 (1)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 3 第一營養級
(2)呼吸作用 (3)分解者 (4)缺少天敵,資源、空間充裕
(5)抵抗力(6)②樣方法 ④6-7 衰退型、增長型
(7)二、三 能量的多級利用,防止環境污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28586.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18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
【解析版】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