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遼寧省省五校協作體2019-2019學年度上學期高二期中考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9——2019學年度上學期省五校協作體高二中考試生物試題

1i37KNQ1

一、選擇題(1—40小題 每題1.5分)
1.關于內環境與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內環境主要由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組成
B.內環境中多余的H+主要從肺排出
C.血漿是內環境中最活躍的部分
D.Na+、K+以重吸收方式從消化道進入內環境
2.右圖是人體內環境示意圖。若某人長期營養不良,食物中缺少蛋白質,會引起圖中哪一部分的液體增多( )
A.①   B.②   C.③ D.④
3.正常情況下,轉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種組織細胞內,以肝臟活性最高,在血漿中活性很低。當某種原因使細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組織壞死細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轉氨酶進入血漿。這項事實可作為下列哪項結論的證據( )
A.內環境是不穩定的,其穩態是不存在的
B.內環境的生化指標能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可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C.穩態的動態變化將不利于機體的正常代謝
D.細胞的代謝過程和內環境的穩態是互為因果的
4.下圖是某反射弧的模式圖(a、b、c、d、e表示反射弧的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觸的組成部分),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e表示感受器
B.a是肌肉或腺體
C.切斷d、刺激b,效應器仍有反
應,說明完成了反射
D.c可以表示望梅止渴的神經中樞
5.右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①中內容物釋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觸
前膜的被動運輸
B.②處的液體為組織液,傳遞興奮時含有
能被③特異性識別的物質
C.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
D.①中內容物一定使b興奮

6.下圖表示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 表示從樹突到胞體再到軸突及末梢,用以研究興奮在神經元上的傳導和神經元間的傳遞方向,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共顯示了四個完整的突觸
B.a可能與效應器相連
C.a、c均可能與感受器相連
D.興奮在兩個神經元間的傳遞是雙向的
7.個人的手掌觸到裸露電線(110V)會立即反射性地握緊電線,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電線,會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縮回,這兩種反射的正確敘述是( )
A.兩種反射中樞都在脊髓 B.兩種反射中樞都在大腦
C.前一種反射中樞在脊髓,后一種反射中樞在大腦
D.前一種反射中樞在大腦,后一種反射中樞在脊髓
8.下列哪種腺體功能退化后,其他腺體的功能也隨之 減退( )
A.甲狀腺 B.垂體 C.性腺 D.腎上腺
9.分別給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種激素后,觀察到的相應反應是:A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B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并使軟骨生長明顯;C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體內產熱量增加、據此判斷激素A、B、C的化學名稱依次是( )
A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生長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
C.胰島素、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 D.生長激素、胰島素、甲狀腺激素
10.激素作為一種化學信使,能把某種調節的信息由內分泌細胞攜帶至靶細胞。下圖表示影響胰島

A細胞分泌的因素及其發揮作用的過程,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影響胰島A細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B.刺激Y可能是胰島素分泌量增加
C由刺激X→①→②→③→胰島A細胞的過程是神經調節,②位于下丘腦
D.圖中靶細胞主要是肝細胞和肌細胞
11.某人由溫暖的室內來到寒冷的戶外時,其下列各項生理變化與右圖變化趨勢相符的是( )
①皮膚血管血流量的變化 ②身體耗氧量變化
③腎上腺素分泌量 ④汗液的分泌量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12.目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蔬菜、水果等的種植中已有廣泛應用,下列說法肯定錯誤的是( )
A.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廣泛、效果穩定等優點
B.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不會明顯影響香蕉品質 C.可以延長馬鈴薯、大蒜、洋蔥貯藏期的青鮮素(抑制發芽)可能有致癌作用
D.用高濃度的2,4-D在適當的時期處理幼桃可提高產量
13.為了研究興奮在神經元軸突上的傳導是單向的還是雙向的,取新鮮的神經—肌肉標本(實驗期間用生理鹽水濕潤標本),設計了下面的實驗裝置圖(C點位于兩電極之間的正中心)。在圖中A、B、C、D四點分別給以適宜的刺激,無法得出正確結論的刺激點是 ( )

14、某同學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NAA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獲得了右圖所示結果,下面對本實驗分析或評價正確的是( )
A. 迎春花插條上側芽的數目及飽滿程度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B. 若要達到該實驗的目的,應進行預實驗
C.促進迎春花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為c
D.不同濃度的NAA處理迎春花插條的時間應該不同
15、以下有關植物激素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盡管植物激素的調節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其也只是植物生命活動調節的一部分
B.赤霉素、細胞分裂素均通過促進細胞分裂而促進植物生長
C.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故生長素與雙縮脲試劑會發生紫色反應
D.橫放植物的莖背地生長現象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16.“5.12”汶川大地震時,許多不幸的人被長時間困在了廢墟中。為了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機體需進行多項生理調節活動。下列有關描述中錯誤的是
A.人體內環境滲透壓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在饑餓狀態下,肝糖原會分解為葡萄糖 D.胰島A細胞活動增強
17.下圖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A端與效應器相連接,B端與感受器相連接
B.C處的液體是組織液,其理化性質的改變影響興奮的傳遞
C.刺激D點,在E處測到電位變化,說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方向的
D.把某藥物放在C處,刺激E點,D處沒電位變化,說明該藥物對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有阻斷作用
18.右圖表示突觸的亞顯微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①中內容物使b興奮時,興奮部位的膜 對Na+通透性減小
B.②處的液體為組織液,③一定是一個神經元的樹突膜
C.在a中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信息傳遞需要能量
D.當興奮沿b神經元傳導時,其膜內電流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19.人在恐懼、緊張時,在內臟神經的支配下,腎上腺髓質釋放的腎上腺素增多,該激素可作用于心臟,使心率加快,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該腎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臟
B.該實例包含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C.該腎上腺素通過神經纖維運輸到心臟
D.該實例中反射弧是實現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
20.將神經細胞置于相當于細胞外液的溶液(溶液 )中,可測得靜息電位。給予細胞一個適宜的刺激,膜兩側出現一個暫時性的電位變化,這種膜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適當降低溶液 中的 濃度,測量該細胞的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可觀察到( )
A.靜息電位值減小 B.靜息電位值增大
C.動作電位峰值升高 D.動作電位峰值降低
21.DNA疫苗是用于激發人體產生主動免疫的一種新興疫苗,這種疫苗的作用原理是( )
A.讓病原體DNA直接作為抗原,引發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B.讓病原體抗原DNA在人體細胞內表達,引發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C.讓病原體DNA在人體細胞內表達,產生減毒病原體,引發人體產生免疫應答
D.讓抗病原體抗體DNA在人體B淋巴細胞內表達,使人體產生更強的免疫能力
22. 右圖是細胞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①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 動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④是人體內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B.毛細血管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②④⑤
C.③④中的蛋白質可以通過毛細淋巴管壁相互交換
D.若②為肝臟細胞,則①處的氧氣濃度高于⑤處
23.右圖①②③表示人體細胞間信息傳遞的三種方式。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方式①②的信息傳遞緩慢,方式③傳遞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傳遞不通過體液
C.體溫調節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種傳遞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傳遞都經過血液循環,存在反饋調節

24.在人工去雄的番茄花的雌蕊柱頭上,涂抹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可以得到無子番茄。下列有關無子番茄和無子西瓜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子番茄性狀能遺傳
B.若取無子番茄植株進行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所結果實中有種子
C.無子西瓜進行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所結果實中有種子
D若取無子西瓜進行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子房壁細胞含有四個染色體組
2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對種群數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國的人口將逐漸步入老齡化階段
B.2003年,廣東省人口的出生率為1.329%
C.橡樹種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樹種群死亡率較高
26.下列關于研究種群數量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調查某地區松樹的種群數量,樣方面積應取1m2
B.標志重捕法不適用于蜈蚣
C.對酵母菌計數時,用滴管吸取培養液滴滿血球計數板的計數室,輕輕蓋上蓋玻片即可鏡檢
D.可利用取樣器采取土樣調查鼠類數量
27.海洋漁業生產中,合理使用網眼尺寸較大的網具進行捕撈,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下列不正確的解釋是( )
A.更多幼小的個體逃脫,得到生長和繁殖的機會
B.減少捕撈強度,保持足夠的種群基數
C.維持良好的年齡結構,有利于種群數量的恢復
D.改變性別比例,提高種群出生率
28.一塊棄耕的農田,很快長滿雜草,幾年后,草本植物開始減少,各種灌木卻繁茂起來,最后這塊農田演變成了一片馬尾松林。這片馬尾松林在不受外力干擾的情況下會長期占據那里,成為一個非常穩定的群落。下列有關該群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群落的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B.該群落是頂級群落
C.馬尾松是該群落中的優勢種
D.決定該群落的氣候條件主要是溫度
29.農場中種植著糧食作物、果樹,飼養著家禽、家畜等。下列措施中不屬于運用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原理來提高農畜產品產量的是( )
A.延長對家禽的光照時間,提高產蛋量
B.人工控制作物的光周期,以達到早熟、高產
C.施放過量性引誘劑,干擾害蟲的正常交尾
D.利用農藥消滅蝗蟲,減少其對農作物的破壞
30.廣州南沙區擁有 200 多公頃的濕地面積,是多種候鳥南下過冬的重要棲息地,被譽為廣州的“南腎”。但是近年來多項大型石油化工項目落戶南沙,引起環保專家對南沙自然環境的關注。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濕地生態系統由于工業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體中溶解氧越多,N、P等無機鹽也越多
B.負反饋調節是濕地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基礎
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魚腐爛后會加重污染并導致更多魚類死亡屬于正反饋調節
D.南沙濕地生態系統如果遭受嚴重破壞,物種數可能大量減少,抵抗力穩定性降低
31.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以及它們擁有的全部的基因共同組成生物的多樣性
B.許多野生動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由此說明生物具有間接的使用價值
C.人為因素是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
32.英國著名經濟學家K•E•博爾丁把對自然界進行掠奪,破壞式開發利用的經濟模式稱為“牧童經濟”,下列現象不是由“牧童經濟”模式造成的是( )
A.沙塵暴頻發 B.火山爆發
C.溫室效應加劇 D.濕地內物種減少
33.右圖為人體體液中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毛細血管壁細胞的細胞外液是①和②
B.乙酰膽堿可以存在于②中
C.①與②、④相比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D.①、②、③、④共同構成人體的內環境
34. 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魚、廣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個生態瓶(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魚很快死亡是因為瓶內分解者數量過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時間相對較長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維持生態平衡,丙瓶不應放在黑暗中
35.隨著乙肝疫苗的推廣應用,我國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乙肝疫苗是一種抗體
B. 初次接種該疫苗后,刺激機體免疫系統,可產生效應T細胞和抗體
C. 再次接種該疫苗后,記憶細胞分化成漿細胞釋放淋巴因子
D. 入侵的乙肝病毒被抗體結合后失去致病能力,并將被T細胞吞噬消化
36.機碳來自于⑥過程下圖為碳循環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由生產者、Ⅱ、Ⅲ和Ⅳ構成的食物鏈中,能量流動是單向、逐級遞減的
B.生產者為第一營養級,①②⑥⑧之和為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
C.①⑦⑧過程以CO2形式進行,②③④⑤⑥過程以有機物形式進行
D.根瘤菌與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時,其生命活動所需的有
37.為研究酵母菌種群密度的動態變化,某同學用1000 mL 的錐形瓶作為培養容器,棉塞封口,裝入200 mL葡萄糖培養液,接種酵母菌后在適宜條件下培養,培養過程中,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每天的相同時間取樣后,用血球計數板和顯微鏡計數酵母菌細胞數量
B.在整個培養過程中,酵母菌以“J”型曲線增長
C.氧氣的總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產生量
D.可直接從靜置的培養瓶中取出培養原液稀釋后進行計數
38.豚草是原產北美的植物,某課外小組對某地區的一片閑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種群密度進行了五年的調查,部分結果如表所示(單位:株/m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龍葵 3.0 2.0 0.4 0 0
A.可以推測該區域植物的豐富度在增加
B.調查豚草的種群密度應該采取標志重捕法
C.豚草入侵,不改變該區域群落演替的速度與方向
D.可以推測該區域的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會減弱
39.某同學繪制了如圖所示的能量流動圖解(其中W1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可表示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D1/W1
C.流入初級消費者的能量為(A2+B2+C2)
D.圖解表明能量流動的特點是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0.右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式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f表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
B.該圖中有三條食物鏈
C.圖中的a一定是自養生物,b、c、d、e一定是異養生物
D.碳以有機物的形式由a傳到b

二、非選擇題(40分)

41.(13分)下圖甲示縮手反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據圖回答:

(1)甲圖中e表示的結構是       ,乙圖是甲圖中   。ㄌ钭帜福┑膩嗭@微結構放大模式圖。
(2)[③]的名稱是_________,與之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_________。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    。
(3)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遞質結合,引起B細胞產生      ,使突觸后膜的膜電位發生變化。
(4)[①]結構的名稱是____________。在神經纖維未受刺激時,該處細胞膜膜_______(填內或外)為正電位。
(5)發生反射時,神經中樞產生的興奮沿________神經傳到突觸前膜,導致突觸小泡與前膜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乙酰膽堿;乙酰膽堿與乙酰膽堿受體結合后,肌膜發生________,引起肌肉收縮。
(6)重癥肌無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統把乙酰膽堿受體當作抗原,使B淋巴細胞被激活而增殖、分化,形成漿細胞產生(乙酰膽堿受體)抗體與乙酰膽堿受體特特異性結合,造成乙酰膽堿不能與乙酰膽堿受體正常結合,導致 信號向 信號轉換過程受阻。
(7)臨床上治療重癥肌無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________發育成T細胞,不能產生________,從而抑制體液免疫的應答。

42.(10分)在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殺傷靶細胞主要有兩種途徑:細胞裂解性殺傷(圖1)和誘導細胞凋亡(圖2)。前者指效應T細胞分泌諸如穿孔素一類的介質損傷靶細胞膜;后者指效應T細胞通過表面FasL與靶細胞表面的Fas結合,誘導靶細胞凋亡。

(1) 人體內的效應T細胞可以來自_______的增殖、分化,細胞免疫就是依靠效應T細胞來殺傷靶細胞的。人體的另一種特異性免疫在殺傷病原體時,主要依靠_______細胞分泌的_______。
(2)圖1中的穿孔素又稱“成孔蛋白”,由效應T細胞產生并以_______的方式釋放到細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細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狀通道,使K+及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_______ (流入/流出)靶細胞,最終導致靶細胞死亡。
(3) 圖2中的FasL又稱死亡因子,Fas又稱死亡因子受體,它們都是由細胞合成并定位于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一般來說,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種細胞內表達,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應T細胞和某些腫瘤細胞內表達。
①Fas和FasL的結合體現了細胞膜的_______功能,控制合成Fas和FasL的基因_______ (能/不能)共存于一個細胞中。
②研究發現,某些腫瘤細胞能夠調節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從而使自己逃脫免疫系統的清除。此時,腫瘤細胞內Fas和FasL基因的表達水平變化情況分別是_______、_______。(填“升高”、“不變”或“降低”)
③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個主要障礙。目前,應對排斥的做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免疫抑制劑。請根據Fas和FasL的相互關系,提供一種解決免疫排
斥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9分)下圖是生態系統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在該生態系統的成分中,A屬于 ;E屬于 ;F屬于 。
(2)碳是以 的形式在A和E之間傳遞的,是以 的形式在A和F之間傳遞的。
(3)若圖中只有五個生物種群,請用字母和箭頭表示出圖中生物之間的營養結構: 。
(4)若C種群現存有機物質量為akg,則依靠這些有機物位于第四營養級的生物最多可增重 kg。
(5)人類大量開采并燃燒由古代動植物遺體形成的化石燃料,使地層中經過千百萬年積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內釋放,對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是 。提出兩個能減輕上述影響的措施: 。
44.(8分)右圖是處于平衡狀態的草原生態系統,請據圖回答:
(1)此生態系統中最長的食物鏈營養級有 個。有 條食物鏈。
(2)該生態系統中,狼屬于 消費者;鷹在食物鏈中占據第 營養級。
(3)在不同的食物鏈中,屬次級消費者的動物有 種;
(4)如鷹種群有機物增加1千克,鷹要消耗生產者生產的有機物至少是 千克。最多 千克。
(5)由于人們連續地圍獵狼和狐,結果使草原受到破壞,其原因是 。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CBBAB 6-10CCBCD 11-15ADABA 16-20ABCCD
21-25BDBBC 26-30BDDDA 31-35CBDAB 36-40CADCB
二、非選擇題(40分)
41.(13分)(每空一分)
(1)傳入神經    d  
(2)突觸小泡 高爾基體 (神經)遞質。
(3)興奮或抑制(缺一不給分) (4)軸突 外
(5)傳出  電位變化 
(6)  化學 電  (7)造血干細胞 淋巴因子

42.(10分)
(1)T細胞或記憶細胞 漿細胞 抗體 (2)胞吐 流出
(3)① 信息交流 能 ② 降低 升高 ③降低移植器官Fas基因的表達水平
43.(9分,每空1分)
(1)消費者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分解者
(2)CO2 有機物
(3)D→C→B→A
(4)0.04a
(5)產生溫室效應(或使全球氣候變暖)
①加強綠化②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③開發新能源 (任寫兩個,1分)
44.(8分)
(1)4 6
(2)次級 三 、四
(3)5
(4)25 1000
(5)破壞了生態平衡(合理即可)

1i37KNQ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36607.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