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福建省四地六校(永安連城華安一中等)2018屆高二下第一次聯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四地六校聯考2019-2019學年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二生物試題

(考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50分,1-30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有關細胞生活的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內環境主要是由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組成的
B.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離子、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C.無氧呼吸產生乳酸的過程發生在內環境中
D.鈣離子、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漿蛋白都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
2.右圖表示3種液體之間的相互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b中有的細胞進行細胞呼吸時可產生乳酸
B.b滲透壓變小時會引發組織水腫
C.c中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D.b中可找到細胞1
3.下列有關人體穩態調節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體液調節是機體維持穩態的調節機制
B.正常機體在炎熱環境中產熱與散熱的比值比寒冷環境中產熱與散熱的比值小
C.下丘腦中既是滲透壓感受器,也是一種內分泌腺
D.只需神經系統調節體內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就能維持體溫恒定
4.風濕性心臟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一類疾病是 ( )
A.病原體感染機體而引發的疾病,有傳染性
B.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發的疾病,無傳染性
C.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而引發的過敏反應
D.人體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敵我不分”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5.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的顆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易通過肺部進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為空氣污染指數的重要指標.下列有關PM2.5的推測不合理的是( 。
A.PM2.5進入人體的肺泡中時還沒有進入人體的內環境
B.PM2.5可能成為過敏原,其誘發的過敏反應屬于免疫異常
C.顆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質進入人體血液不一定會導致血漿呈酸性
D.顆粒物進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屬于非條件反射,其中樞在大腦皮層
6.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是維持人體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激素是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B.在體液免疫過程中,吞噬細胞只參與對病原體的攝取和處理.
C.靜息狀態的電荷分布是膜內正電位,膜外負電位
D.體液調節比神經調節更為重要
7.止痛藥(阿托品)并不損傷神經元的結構,在阻斷神經沖動傳導過程中,檢測到突觸間隙中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量不變.試推測它的作用機制是( 。
A.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 B.將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分解
C.抑制突觸前膜遞質的釋放 D.抑制突觸小體中遞質的合成
8.給正常鼠靜脈注射一定量的高滲葡萄糖溶液后,鼠體內發生一定變化,一段時間后恢復正常。注射后短時間內會發生的變化是( )
A.血漿滲透壓迅速降低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C.肝糖原減少 D.紅細胞失水增多
9.如左下圖是反射弧組成示意圖,圖中A、B、C、D表示反射弧的結構,X、Y為神經纖維上的實驗位點。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燙手的刺激作用于手部的痛覺感受器,產生興奮傳入脊髓的神經中樞,最終傳到手臂的肌肉,產生縮手反射。
B.突觸間隙液從內環境的組成看屬于組織液
C.如果在Y處膜外安放如圖所示的靈敏電流計,給X點和Y點各一個適宜強度的刺激,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的次數分別為0次和2次
D.縮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結構完全相同
10.下列關于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垂體中有些細胞既能夠分泌激素,又能傳導興奮
B.寒冷刺激時下丘腦合成的甲狀腺激素的速率加快
C.飲水不足時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
D.病原體再次感染后記憶細胞迅速分泌大量抗體
11.某人劇烈運動過久,突然腿部肌肉抽搐,主要原因是( )
A.劇烈運動使血糖降低 B.劇烈運動使人的新陳代謝不正常
C.大量排汗,使體內水分損失過多 D.大量排汗,使體內鹽分損失過多
12.如圖為人體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示意圖,圖中①②③為激素.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含量甚微的①經過分級調節作用,可明顯增加③的分泌
B.激素②是調節甲狀腺細胞分泌功能的主要激素
C.血中③的濃度過低時,對下丘腦和垂體的促進作用減弱
D.③幾乎作用于全身的細胞,促進其細胞代謝
13.雞霍亂病原菌易致雞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雞霍亂病原菌對雞群進行注射,意外發現全部雞存活。再次培養新鮮病原菌,并擴大雞的注射范圍,結果僅有部分雞存活。進一步調查發現,存活雞均接受過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時,所用的雞霍亂病原菌已減毒或無毒
B、第一次注射后,雞霍亂病原菌誘導存活雞產生抗體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雞體內相應記憶細胞參與了免疫反應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雞體內沒有發生特異性免疫反應
14.右圖表示通過突觸傳遞信息的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①是突觸小體,位于突觸前膜內
B.②處發生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C.③對神經遞質的識別不具有專一性
D.④可能是某一個神經元的樹突膜
15.下圖中,①②③④均為去掉尖端的胚芽鞘,③和④頂端的瓊脂塊上曾放過胚芽鞘尖端,②的頂端是普通瓊脂塊,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 ①不生長,②③④向右彎曲生長
B. ①②直立生長,③④向右邊彎曲生長
C. ①②不生長不彎曲,③④直立生長
D. ①②不生長不彎曲,③直立生長,④向左彎曲生長
16.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幼葉和幼根中生長素只能進行極性運輸
B.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
C.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脫落
D.用一定濃度乙烯利處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17.下列各選項與所給圖示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種群數量,a可能代表種群密度
B.若X表示甲狀腺激素,b可能代表促甲狀腺激素
C.若X表示效T細胞數量,b可能代表HIV數量
D.若X表示垂體,則a可能代表下丘腦,b可能代表甲狀腺
18.下列關于“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實驗的操作正確的是( )
A.從試管吸出培養液之前應靜置一段時間
B.對于壓在小方格界線上的酵母菌,計數四條邊上的菌數
C.當一個小方格中酵母菌數目較多時應適當稀釋
D.將培養液滴到計數室中蓋上蓋玻片后鏡檢
19.下列關于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是要禁止對生態系統的干擾和利用
B.要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是要穩定物種的數目
C.為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人們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干擾”可以隨意進行
D. 對人類利用強度較大的生態系統,應加大相應物質、能量的投入,以維持其穩定性
20.下列有關群落演替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大火燒光山頭后發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B.在群落演替過程中,不同時期群落中的優勢種群在發生更替
C.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一定要經過:裸巖→地衣→苔蘚→草本→灌木→森林五個階段
D.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與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21.說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層現象的是( )
A.森林中有喬木層、灌木層、草木層和地被物層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
C.一座高山山頂有針葉林,山腰有闊葉林,山下有草叢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
22.鱷魚常爬上岸來躺著不動,并張開囗讓一種小鳥吃囗腔內的小蟲,當敵害來臨時,鳥驚飛,鱷魚逃走。下列有關上述生物之間的關系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敵害與鱷魚之間一定屬于捕食關系 B.鱷魚與小蟲之間一定屬于寄生關系
C.鱷魚與小鳥之間可能屬于種間互助關系 D.小鳥與小蟲屬于競爭關系
23.關于群落水平結構敘述,正確的是( )
A.草坪具有群落水平結構但無垂直結構
B.環境條件分布不均勻是形成群落水平結構的原因之一
C.湖泊各個水層中分布著不同種動物屬于群落水平結構
D.群落水平結構的特點是均勻分布
24.以下可稱為生態系統的是(   )
A.一個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燒杯中取自河流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個湖泊中的所有魚和分解者 D.一個魚缸中的所有金魚、水草、細菌等所有生物
25.下圖為生態系統結構的關系圖, 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a為消費者,b為生產者 c為分解者
B.  b固定的能量就是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C.  碳元素在b→a,b→c中以有機物的形式流動
D. c在食物鏈中占據第二、三營養級
26.下列屬于生態系統食物網特征的是(   )
A.一種生物只能被另一種生物捕食 B.食物鏈的環節數是無限的
C.一種生物可能屬于不同的營養級 D.食物網上的生物之間都是捕食關系
27.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約1m2的石頭。有人于石頭不同距離處,調查了蜥蝎個體數、蝗蟲種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結果見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加劇
B.蜥蝎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就越小
C.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垂直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適量石頭,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
28.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球上所有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組成生物多樣性
B.許多野生生物的使用價值目前還不清楚,說明生物多樣性具有間接價值
C.建立植物園、動物園等措施屬于就地保護
D.禁止游人進入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區,讓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29.火災常給森林帶來較大危害,但是某些國家有時對寒帶地區森林中的殘枝落葉等進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燒,以對森林進行資源管理,這種人工火燒的主要目的是( )
A.消滅森林病蟲害 B.刺激樹木種子萌發
C.加速生態系統的分解過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30.假若某自然生態系統僅有一條食物鏈甲→乙→丙→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單位時間內生物數量最多的一定是丁  
B.長期在受汞污染環境生物體內汞濃度最高的是乙
C.四種生物體內的能量直接或間接來自于甲固定的能量
D.該生態系統中物質和能量可被循環利用
31.2019年我國改變計劃生育政策,將原有的一孩政策調整為二孩政策(每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子女),從種群特征看,這項措施有利于
A.調節性別比例,減少比例失衡 B.控制死亡率,降低種群密度
C.提高出生率,調節年齡組成 D.增加出生率,控制種群密度的增加
32.在生態系統中,當獅子捕食斑馬時,獅子是(   )
A.第一營養級和初級消費者 B.第二營養級和次級消費者
C.第三營養級和初級消費者 D.第三營養級和次級消費者
3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所指的物質是指組成生物體的C、H、O、N、P等化學元素
B. 只有生產者和分解者對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起作用
C.所指的物質循環只在同種生物之間進行  
D.物質在循環過程中不斷遞減,所以能量也跟著逐級遞減的
34.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物理信息都來源于無機環境
B.信息傳遞和能量流動一樣都是單向的
C.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昆蟲,可以降低害蟲的種群密度
D.孔雀開屏向同伴傳遞信息,這屬于物理信息
35. 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來源:全,品…中&高*考+網】
A.太陽光來自地球以外,但是也屬于生態系統的成分
B.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于分解者
C.原核生物和部分真菌在生態系統中都屬于分解者
D.真核生物也可能屬于分解者,原核生物也可能屬于生產者【來源:全,品…中&高*考+網】
36. 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的主要表現是(  )
A.人口爆炸、資源枯竭、土地沙化 B.地震、火山、水災、旱災
C.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聲污染 D.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酸雨
37.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營養結構的復雜程度有著一定的關系,在下圖所示曲線中能準確表示兩者關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穩定性,b代表恢復力穩定性)( )
38.下圖表示某草地上草、蟲、鳥三類生物數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依次是鳥、草、蟲
B.a點時丙數量的上升主要是食物的增加
C.b點時丙的下降主要是草的減少
D.生態系統崩潰的原因最可能是鳥類的銳減
39.下圖表示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圖解,①~④表示相關過程的能量流動量。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是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
B. 分解者獲得的能量最多
C.圖中②/①的值可代表草到兔的能量傳遞效率
D. ③和④分別屬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40.據農業部最新統計,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物種已達400多種,全球100種最有威脅的外來生物中,我國已有50余種,成為遭受外來入侵生物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下列關于入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生物入侵使我國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②生物入侵使生態系統成分和營養結構復雜,抵抗力穩定性增強 ③生物入侵會打破生態系統生物間的制約關系,破壞生態系統的穩態 ④生物入侵加劇了生存斗爭,有利于生物進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三、非選擇題(共50分)
41.(每空2分,共18分)國家衛計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感染H7N9禽流感發病數192例,死亡數79人。這一波的H7N9流感疫情特點為,絕大多數患者有活禽接觸史,都是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咳嗽、全身不適等。而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0C 以上,可快速進展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死亡。”依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部分感染H7N9病毒的人能夠自愈,此部分人體首次對H7N9病毒進行免疫產生抗體的具體過程可用以下圖解表示,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的細胞名稱:
H7N9病毒→吞噬細胞→     →B細胞→       → 抗體  

記憶細胞
在病毒感染中,除了通過體液免疫阻止病毒的傳播和擴散外,還要通過_________免疫才能使侵入細胞病毒被抗體;可見免疫系統對維護人體的健康至關重要,它有    、監控和清除三方面的功能。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疫苗,這是因為H7N9病毒是RNA病毒易變異、同時也因為記憶細胞對抗原具有 的能力。
(2) 人體體溫一般在370c左右,維持體溫恒定的調節方式是 。
當機體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后的發熱源于產熱增多和散熱不暢,調節機體產熱的激素主要有腎上腺素和     。
(3)有位病人家屬由于過度擔憂親人的健康而在6小時內未曾進食,經檢測,她的血糖濃度并未發生很大的變化,那么她這段時間內調節血糖濃度維持穩定的神經中樞和主要激素分別是
      和       。
42.(每空2分,14分)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長素(IAA)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切取菟絲子莖頂端2.5 cm長的部分(莖芽),置于培養液中無菌培養(圖1)。實驗分為A、B、C三組。分別培養至第1、8、15天,每組再用適宜濃度的激素處理30天,測量莖芽長度,結果見圖2。

圖1 圖2
(1)本實驗中,試管用濾膜封口是為了在不影響氣體通過的情況下,起到______________的作用。用激素處理時應將IAA加在_______________(填“培養液中”或“莖芽尖端”)。
(2)圖2數據顯示,GA3和IAA對離體莖芽的伸長生長都表現出________作用,GA3的這種作用更為顯著。
(3)植物伸長生長可能是細胞數量和(或)__________增加的結果。當加入藥物完全抑制DNA復制后,GA3誘導的莖芽伸長生長被抑制了54%,說明GA3影響莖芽伸長生長的方式是_ ____。
(4)從圖2中B、C組的數據可知,兩種激素聯合處理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較GA3單獨處理效果更好,由此可以推測GA3和IAA在對莖芽伸長生長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填“協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5)A組數據未顯示出GA3和IAA具有上述關系,原因可能是離體時間短的莖芽中__ 所致。
43.(每空1分,共8分)某生物課外小組對一個草原生態系統進行了相關的生態學調查。請分析回答:
(1)采用樣方法調查草原中某種植物的種群密度,取樣的關鍵是要注意________。若選取面積為10m2的樣方5個,種群密度分別是n1,n2,n3,n4,n5,則該植物的種群密度約為_____株/m2。
(2)如圖表示小組同學根據當地主管部門提供的該植物種群數量變化的數據,繪制出的λ值變化曲線。分析可知,在0~20年間種群數量最少的是第________年。
(3)某研究所對該生態系統某一段河流進行了幾年的跟蹤調查,左下圖表示某種魚遷入此生態系統后的種群數量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請分析回答:

①A、B圖中能反映魚種群數量的變化曲線是________。
②從種群的數量特征分析,這種魚在t2時期后,種群數量不再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③在t1時該種群的年齡組成可能為________型。
④若在t2時種群數量為N,為了保護這種魚類資源不受破壞,以便持續地獲得最大捕魚量,應使這種魚的種群數量保持在________水平,因為在此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每空1分,共10分)假如某草地生態系統存在如下圖所示的食物網和碳循環,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生態系統的成分中,兔屬于右圖中的______(填甲\乙\丙\丁),鷹共占有   個營養級。
(2) 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渠道進行流動的,特點是____ 、逐級遞減.若蛇增重2Kg,它取食鼠和青蛙各一半,則至少消耗草     Kg
(3)在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碳元素以__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中進行循環,生產者主要通過右圖中的   。ㄌ顖D中序號)過程使碳元素進入到生物群落中,丁中各種生物通過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無機環境中.
(4)若該草原上的植被原來由針茅、早熟禾等構成,后來由于放牧等原因逐漸變成了由野燕麥、毛雀麥等構成,這種優勢種的取代現象叫群落的    。若由于某種原因造成了右圖中的生物C滅絕,而其他生物數量發生較大波動后又逐漸趨于穩定,是由于草原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力的基礎是_____________。
5) 捕食者能夠依據其他動物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其他動物同樣也可以依據捕食者的氣味或行為特征去躲避獵捕,這說明信息傳遞具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試題答案
(考試時間:90分鐘 總分:100分)
一、選擇題(50分,1-30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5:BCCDD 6-10:AADDC 11-15:DCDDD 16-20:DBCDB
21-25:ACBBD 26-30:CDDCC 31-35:CDACC 36-40:DABDA
41.(每空2分,共18分)
(1) T細胞   漿細胞   細胞  防衛 特異性識別
(2)神經-體液調節(神經-激素調節)   甲狀腺激素 
(3)下丘腦  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至少寫出一個)
42.(每空2分,14分)(1)防止污染 莖芽尖端
(2)促進
(3)細胞長度或細胞體積 促進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
(4)協同作用 (5)內源IAA含量較高(IAA和GA3含量較高)
 43.(每空1分,共8分)
(1)隨機取樣 (n1+n2+n3+n4+n5)/50
(2)20
(3)①B ②出生率=死亡率
③增長 ④N/2 種群增長量最大(或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快)
44.(每空1分,共10分)答案:(1)丙  3   
(2) 單向流動  150
(3) CO2(氣體)  、佟 》纸
(4)演替 。ㄘ摚┓答佌{節(5)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266505.html

相關閱讀: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