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高二聯考生物復習題(2)
一、選擇題(共45題70分)
1.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是一個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
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C.德國科學家魏爾肖對細胞學說的補充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2.下列對組成細胞分子的描述,正確的是( )
①核酸、酶、果糖、脂肪均含有元素C、H、O、N ②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質 ③對蛋白質的檢測可用斐林試劑,顏色呈紅黃色 ④人體內參與信息傳遞的分子都是蛋白質 ⑤生物膜上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⑥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序等有關
A.①②⑤ B.②③④⑤ C.⑤⑥ D.②⑤⑥
3.在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對實驗材料的選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可用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蒸餾水來鑒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質
B.花生種子含脂肪多且子葉肥厚,是用于脂肪鑒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選用蘇丹Ⅳ染液來鑒定,而一般不選用蘇丹Ⅲ染液來鑒定
D.甘蔗莖的薄壁組織都含有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進行還原糖的鑒定
4.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核、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能發生堿基互補配對
B.卵細胞、神經細胞雖沒有細胞周期,但化學成分都不斷更新
C.藍藻之所以能夠進行光合作用是因為細胞內含有葉綠體
D.肺炎雙球菌等原核細胞、酵母菌等真核細胞的遺傳物質都是DNA
5.有種細菌會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轉移,使人患腦膜炎。其原因是該菌的一種名為InIC的蛋白可通過阻礙人類細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細胞膜更易變形而有利于細菌的轉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內質網的加工
B.該菌使人類細胞膜發生變形,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C.該菌在人類的細胞之間快速轉移依賴于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D.該菌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6. 下列關于生長素發現的四個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A.詹森的實驗證明,胚芽鞘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傳遞、
B.拜爾的證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頂端產生的化學物質分布不均勻造成
C.溫特證明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
D.達爾文發現植物的向光性的產生與胚芽鞘的尖端有關
7.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酶的催化效率無論在什么條件下總是高于無機催化劑
B.酶可為新陳代謝反應提供使反應進行所必需的活化能
C.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催化ATP合成的酶是相同的
D.高溫、低溫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為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
8.ATP是細胞的能量“通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其結構簡式為ATP
B.藍藻內產生ATP的場所有細胞質基質、線粒體以及葉綠體
C.植物細胞產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動
D.ATP水解失去2個磷酸基團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組成單位之一
9.在生物體內,下列生理活動只能單向進行的是( )
A.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擴散 B.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極性運輸
C. 肝細胞中糖原與葡萄糖的轉化 D.活細胞內ATP與ADP的轉化
10.將蘿卜磨碎制得的提取液,取少量分別加入pH為3、5、7、9的盛有過量過氧化氫溶液的幾個試管中,保持30 ℃溫度。結果每個試管都產生氣體。重復上述實驗,只是把提取液的加入量減半。兩次實驗中過氧化氫含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這兩次實驗的差異是由pH不同造成的
B.曲線B是第二次實驗的結果
C.提取液的量會明顯影響過氧化氫酶的最適pH
D.用點燃的衛生香檢驗氣體產生情況時,pH為7的一組中最容易熄滅
11.如圖所示為甘蔗一葉肉細胞內的系列反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過程①中葉綠體中的四種色素都主要吸收藍紫光和紅光
B.過程②只發生在葉綠體基質,過程③只發生在線粒體
C.過程①產生[H],過程②消耗[H],過程③既產生也消耗[H]
D.若過程②的速率大于過程③的速率,則甘蔗的干重就會增加
12. [2019•四川卷] 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下列關于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統中,H2O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鏈時,生成物H2O中的氫來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時,生成物H2O中的氫來自線粒體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產生的[H]將固定的CO2還原成(CH2O)
13.把數條5 cm長的馬鈴薯條分別浸在蒸餾水和不同濃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時間測量馬鈴薯條的長度。如圖顯示馬鈴薯條在不同濃度溶液中長度改變的百分率。下列錯誤的是
A.馬鈴薯條通過滲透吸(失)水改變其長度
B.在0.10 mol/L蔗糖溶液中馬鈴薯細胞質壁分離
C.馬鈴薯細胞細胞液濃度相當于0.30 mol/L的蔗糖溶液
D.在0.40 mol/L蔗糖溶液中馬鈴薯細胞失水皺縮
14.圖甲表示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圖乙是將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麥芽糖積累量隨溫度變化的情況。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圖甲中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應的最適溫度
B.圖甲中Ta和Tb對酶活性的影響有區別
C.圖乙中溫度超過Tb時,酶的活性達到最大
D.圖乙中A點可能對應圖甲中的溫度為T0
15.下圖甲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圖乙是從圖甲中取出的部分結構放大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乙所示結構取自圖甲中的①或③
B.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全部分布在圖乙所示結構上
C.圖乙所示的結構是產生[H]并消耗ATP的場所
D.葉綠體以圖甲③的形式擴大膜的表面積
16.將一些蘋果儲藏在密閉容器中,較長時間后會聞到酒香。當通入不同濃度的氧氣時,其O2的消耗量和CO2的產生量如下表所示。(假設細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氧濃度(%) a b c d e
CO2產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O2的消耗量(mol/min) 0 0.5 0.7 1.2 3.0
A.氧濃度為a時,蘋果的細胞呼吸只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B.氧濃度為c時,蘋果產生C2H5OH的量為0.3 mol/min
C.氧濃度為d時,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發酵
D.氧濃度為b時,較適宜于蘋果的儲藏
17.下面三個裝置可用于研究萌發的種子的呼吸作用的方式及其產物,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三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都不需要設置對照實驗
B.甲裝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產生熱量
C.乙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的種子是否進行有氧呼吸
D.丙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的種子的呼吸作用是否產生CO2
18.如圖表示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總量的相對變化。下列對植物生理過程分析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光合作用強度不為零
B.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
C.光照強度為c時,光合作用強度是呼吸作用強度兩倍
D.光照強度為d時,光合作用從環境中吸收2單位CO2
19.圖甲為細胞周期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的變化圖,圖乙為某二倍體生物細胞分裂的模式圖,下列選項不正確的是( )
A.在de段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減半
B.圖乙有8個DNA分子、8條染色體
C.圖乙細胞在圖甲的對應位置是ef段
D.圖乙細胞可能在圖甲的bc段發生了基因突變
20.下列有關細胞凋亡和癌變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凋亡過程中某些基因的表達可能會增強
B.原癌基因突變促使細胞癌變,抑癌基因突變抑制細胞癌變
C.動物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體細胞不會發生凋亡
D.凋亡細胞、癌細胞等細胞中基因組成都相同,mRNA都不同
21. 下列有關植物激素及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乙烯廣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種組織中,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的發育 ②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不同比例會影響脫分化和再分化 ③使同種植物的扦插枝條產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濃度相同 ④在形成無籽番茄過程中生長素沒有改變細胞的染色體數目 ⑤生長素對根、莖、芽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現出兩重性 ⑥能促進根生長的生長素濃度一定都抑制莖的生長
A. ①④⑤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⑤⑥
22. 將有關生物材料直接制成臨時裝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A. 菠菜葉肉細胞中具有多個葉綠體 B.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細胞核清晰可見
C. 人口腔上皮細胞中線粒體數目較多 D. 花生子葉細胞中存在多個橘色脂肪粒
23. 下列物質合成時,需要模板的是
①磷脂 ②RNA ③DNA ④酶 ⑤肝糖元 ⑥胰島素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⑥ C. ③④⑤⑥ D. ②③⑤⑥
24.下列有關生物學研究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有
A、調查人群中某遺傳病發病率時,最好要選取群體中發病率較高的多基因遺傳病
B、在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浸泡法處理時要求時間較長、溶液濃度較高,沾蘸法則正好相反
C、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物理模型
D、孟德爾遺傳規律的研究過程和摩爾根果蠅眼色遺傳的研究過程均用到了假說演繹法
25.下列有關生物體內基因與酶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絕大多數酶是基因轉錄的重要產物
B.基因指導酶合成過程中,翻譯階段需要的物質或結構有mRNA、氨基酸、tRNA、核糖體、RNA聚合酶、ATP等
C.細胞中有控制某種酶合成的基因,不一定有它的等位基因
D.細胞中有控制某種酶合成的基因,就一定有相應的酶
26.下列有關實驗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在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的DNA和RNA分布時,鹽酸的作用是對該細胞進行解離
②經健那綠(Janus green B)染液處理的口腔上皮細胞中的線粒體依然保持生活狀態
③用于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紫色洋蔥表皮細胞同樣可用來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④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
⑧孟德爾的豌豆雜交試驗中將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斯他林和貝利斯首次發現了動物激素——促胰液素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27.下列關于生物大分子的敘述正確的是
A.M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有N條環狀肽鏈,其完全水解共需M-N個水分子
B.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種
C.糖原、脂肪、蛋白質和核糖都是生物體內的高分子化合物
D.細胞中氨基酸種類和數量相同的蛋白質不一定是同一種蛋白質
28.右圖表示環境條件發生變化后某個種群中A和a基因頻
率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Q點表示環境發生了變化,A控制的性狀更加適應環境
B.P點時兩曲線相交,此時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
C.該種群中雜合體的比例會越來越高,逐漸取代純合體
D.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
29. 分析下列圖形,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圖細胞中有2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
B.乙圖表示洋蔥表皮細胞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吸水能力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C.丙圖所示的生物也可能是單倍體
D.丁圖中,對向光彎曲的植物而言,若莖背光側為B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則莖向光側可能為C對應的濃度
30.將某綠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實驗裝置內,研究溫度對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影響(其余的實驗條件都是理想的),實驗以CO2的吸收量與釋放量為指標。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溫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 3.00
黑暗中釋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對該表數據的分析正確的是 ( )
A.晝夜不停地光照,溫度在35℃時該植物不能生長
B.晝夜不停地光照,該植物最適宜的溫度是30℃
C.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20℃的條件下,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D.每天交替進行12小時光照、12小時黑暗,溫度均保持在30℃時,該植物積累的有機物是溫度在10℃時的兩倍
31.[2019•重慶卷] 下列與實驗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經處理后被甲基綠染色,其細胞核呈綠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區,經染色在光鏡下可見有絲分裂各時期
C.葉綠體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濾紙上擴散就越慢
D.在光鏡的高倍鏡下觀察新鮮菠菜葉裝片,可見葉綠體的結構
32.[2019•廣東卷] 油菜種子成熟過程中部分有機物的變化如圖所示,將不同成熟階段的種子勻漿后檢測,結果正確的是( )
選項 取樣時間 檢測試劑 檢測結果
A 第10天 斐林試劑 不顯色
B 第20天 雙縮脲試劑 不顯色
C 第30天 蘇丹Ⅲ試劑 橘黃色
D 第40天 碘液 藍色
33.[2019•新課標全國卷Ⅱ] 關于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的胞間連絲具有物質運輸的作用
B.動物細胞間的黏著性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C.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用于細胞內的吸能反應
D.哺乳動物的細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34.關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胞中常見的化學元素有20多種,其中大量元素有6種
B.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最多的無機物是水
C.嬰兒的必需氨基酸有9種,比成人多一種組氨酸
D.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35.下列有關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B.被動運輸都是順濃度梯度運輸的過程
C.當細胞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就會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
D.水分子進出細胞,取決于細胞內外液體的濃度差
36.有關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區別
B.無氧呼吸與有氧呼吸是細胞內兩個完全不同的過程
C.凡是不能利用光能合成有機物的生物都是異養生物
D.一分子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是一分子ATP水解釋放能量的38倍
37.下列有關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線粒體內膜和葉綠體內膜上均可形成ATP
B.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降解被吞噬的物質
C.動物細胞的形狀主要由細胞骨架維持
D.細胞液呈膠質狀態,由水、無機鹽、脂質、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種酶等組成
38.下列有關細胞和細胞中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M個氨基酸構成的蛋白質分子,有N條環狀肽鏈,其完全水解共需M個水分子
B.在小麥細胞中由A、G、T、C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最多有6種
C.細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
D.細胞內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骨架的
39.下列有關水對生命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①休眠或越冬的植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環境條件
②細胞內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細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③癌細胞內自由水含量較正常的細胞低
④當人體缺水時,細胞外液的滲透壓降低,新陳代謝減弱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40.下列有關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人體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應過程,采集的血液在體外O℃條件下凝固最快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這種藥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溫常壓下,要使過氧化氫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氣,應投入新鮮豬肝研磨液
D.在測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時,將溶液pH由3升至6,酶的活性將不斷升高
41. 將單細胞綠藻置于25℃適宜的光照和充足的CO2條件下培養,經過一段時間后,突然停止光照,發現綠藻體內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不是該現象產生的原因的是
A.沒有[H]和ATP供應,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停止,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糖類等物質
B.暗反應仍進行,CO2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繼續形成三碳化合物
C.光反應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D.光反應仍進行,形成[H]和ATP,使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
42、測得某一植物的果實在一段時間內釋放CO2的量比吸收的02 的量大,且蛋白質、脂肪含量不變,糖類含量減少。下列有關解釋中最合理的是
A.有氧呼吸占優勢 B.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相等
C.無氧呼吸占優勢 D.既進行無氧呼吸又進行有氧呼吸
43.右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DNA含量變化的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O~B段表示間期,染色體復制,DNA體含量加倍
B.動物細胞中,只有在B~D段含有兩組中心體
C.A~C段細胞核中染色體∶染色單體∶DNA為1∶2∶2
D.細菌與B~C段細胞相比主要區別是沒有核膜和核仁
44.把體積與質量濃度相同的葡萄糖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許
溶劑和葡萄糖通過,不允許蔗糖通過)隔開(如右圖所示),開始一段時間后液面情況是
A. 甲高于乙 B. 先甲高于乙,后乙高于甲
C. 乙高于甲 D. 先甲低于乙,后乙低于甲
45.某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若該植物處于白天均溫30℃,晚上均溫15℃,有效日照15h(小時)環境下,請預測植物1d(天)中積累的葡萄糖量為
30℃ 15℃
光照10h 黑暗下5h
釋放O2512mg 釋放CO2220mg 5h釋放110mgCO2
A. 765 mg B. 585 mg C. 720 mg D. 512 mg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46.(6分)下列是細胞呼吸的物質變化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有氧呼吸的全過程是 __ ,其中氧氣參與的是 ___ 階段的反應。(用字母回答)
(2)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共同階段是 _ ,酒精發酵的全過程是 ___ 。(用字母回答)
(3)當人體劇烈運動時,會進行無氧呼吸,其過程是 。(用字母回答)
(4)圖中物質變化過程中,生成ATP最多的階段是 。(用字母回答)
47. (共20分)Ⅰ.下圖是某小組圍繞探究H2O2分解條件而獲得的實驗結果;卮鹩嘘P問題:
(1)圖一所代表的實驗中,實驗自變量為 。
(2)圖二曲線bc段產生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
(3)根據你的理解,圖三曲線縱坐標最可能代表 。
Ⅱ.下面是某同學在常溫下所做的一個有關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分解的實驗。
請根據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對照組是____號試管,實驗組是____號試管。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因變量是 ___________ 。
(2)下圖的曲線a是表示a試管中過氧化氫的分解情況,請參照此曲線大致畫出b試管和c試管中過氧化氫的分解情況的曲線圖。
(3)如果僅將上述實驗條件由常溫改為90℃水浴進行實驗,氣泡產生最多的試管是____號,原因是: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9分)科學家通過對有關酶及相關基因的研究,在野生植物體內找到了影響光合速率的主要基因,得到了某種轉基因作物。某高一生物興趣小組設計了如下圖的裝置,并對該轉基因作物的光合速率進行測試。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在植物體內,氧氣產生于葉綠體的_____ 中,葉肉細胞內利用氧氣的具體部位是 。
(2)測試步驟:
第一步:測定植物的細胞呼吸速率:(略)
第二步:測定植物的凈光合速率:
① 甲裝置的D 中放入 ______ ,乙裝置中的D 中放入等量的相同溶液,裝置乙作為對照組。
② 將裝置甲、乙放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中,其中必須要給予 。
③ 2小時后分別記錄甲、乙兩裝置紅墨水滴移動的方向和刻度。
(3)實驗數據分析:實驗操作2小時后,記錄甲裝置紅墨水滴移動情況如下表,請完成下表,并回答:
實 驗 裝 置 實驗2小時后紅墨水滴移動情況
測定植物呼吸速率 甲裝置 ___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3.5厘米
乙裝置 右移0.5厘米
測定植物凈光合速率 甲裝置 ______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8.5厘米
乙裝置 右移0.5厘米
假設紅墨水滴每移動1 cm ,植物體內的葡萄糖增加或減少1 g ,那么該植物的總光合速率為 g/小時,若該植物白天光照14小時,那么它一晝夜葡萄糖的積累量是______g(不考慮晝夜溫差影響)。
49.(10分)圖甲為唾液淀粉酶合成和分泌過程示意圖,圖乙表示某生物膜結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圖乙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
(1)若圖甲所示細胞為唾液腺細胞,則唾液淀粉酶是由它分泌的具有催化能力的 ,此細胞中控制唾液淀粉酶合成的遺傳物質存在于 (填序號)中。
(2)圖乙若是癌細胞的細胞膜,則膜上含量較正常細胞減少的物質是 (填物質名稱)。
(3)提取動物的細胞膜,最好選用______作材料,先讓其在蒸餾水中吸水漲破,然后經過________處理即可得到純凈的細胞膜。動物細胞吸水膨脹時圖乙的厚度變小,這說明該膜具有___________。
(4)人飲酒后,酒精通過__________方式吸收進入消化道上皮細胞。交警查違章時讓司機呼出的氣體與含有重鉻酸鉀的酸性液體反應,若液體變成___________色,說明司機酒后駕駛。
(5)細胞作為一個生命系統,其內部的各種結構及其功能既相對獨立又彼此聯系。若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乳腺細胞,測得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丙所示,以及在此過程中高爾基體、細胞膜、內質網膜面積的變化曲線如圖丁所示。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丙中的a、b、c曲線所指代的細胞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圖丁中的d、e、f曲線所指代的生物膜所屬的細胞結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2019年9月高二聯考生物復習題(2)參考答案
1-5CCDCB 6-10CCDBB 11-15CCBCD 16-20BADAA 21-25BABDC 26-30CDCCC 31-35ACDAC 36-40ACACC 41-45DDCBB
46.(6分)(1)ACD D (2)A AE (3)AB (4)D
47、Ⅰ.(1)催化劑種類
(2)反應受過氧化氫酶數量(濃度)的限制
(3)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Ⅱ.
(1)a bc FeCl3溶液和肝臟研磨液 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2)
(3)b 過氧化氫酶因高溫變性而失去活性,不再催化過氧化氫分解,而FeCl3則不會發生此情況
48.(每空1分,共9分)
(1)類囊體(或基粒) 線粒體內膜
(2)適量適宜濃度的NaHCO3 (無適量適宜給分) 充足的光照
(3)左移 右移 6 36
49. (10分,每空1分) (1)蛋白質 ①
(2)糖蛋白 (3)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 離心 流動性
(4)自由擴散 灰綠色
(5) ①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 ②內質網、細胞膜、高爾基體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324306.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