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二對于高中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大家在高二時期要好好學習,為一年以后的高考做準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每題2分,共66分。)
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者以繁榮和發展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為己任,在西方哲學史研究領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改革開放為我國西方哲學史研究事業帶來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上述材料表明
A.哲學就在我們身邊 B.哲學的發展繁榮離不開人類的實踐活動
C.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哲學的任務在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它包括以下內容
①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 ②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問題
③物質與意識關系問題 ④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問題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3.古代歐洲有過這樣一首詩,那時候,上面的青天還沒有稱呼,下面的大地也沒有名字,其阿瑪 詩(海洋)是大家的生母,萬物都和水連在一起。這首詩體現的是
A.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B.機械唯物主義觀點
C.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4.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認為,“絕對觀念”是宇宙之源、萬物之本,世界的運動變化乃是“絕對觀念”自我發展的結果。這一觀點屬于
①形而上學 ②主觀唯心主義 ③辯證法 ④客觀唯心主義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5.隨著時代的轉換、實踐的深化、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作為時代精神之精華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必然要關注重大現實問題,并增添新的內涵,以新的理論、體系建構、表現方式滿足的要求和實踐的需要。這是因為哲學
A.是一定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是對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的正確總結
C.是對客觀社會的正確如實的反映 D.具有與時俱進的光輝品質
6. 關于運動有幾種看法:甲說:“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乙說:“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說:“一飛鳥之景未嘗動也”。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是
A.二元論、形而上學、辯證法 B.辯證法、相對主義、形而上學
C.辯證法、相對主義、兩點論 D.辯證法、形而上學、相對主義
7.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闭軐W上物質的概念是指
A.具體的物質形態
B.無法被人感知的客觀實在
C.人們能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D.在意識之外客觀存在的客觀實在
8.右圖漫畫《山中無柴草,挖根換酒錢》諷刺某些人無視
A.自然界的客觀性 B.意識的創造性
C.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D.實踐的創新性
恩格斯把人類意識譽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提出“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不斷地轉化成豐碩的果實,并積累下來”;卮鹨韵9—10題:
9.“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這是因為
A.意識能夠決定物質活動 B.人類思維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C.人能夠駕馭規律,戰勝自然 D.意識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
10.“地球上最 美的花朵不斷地轉化成豐碩的果實”是指
A.意識能夠直接反作用于客觀事物 B.人們在意識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
C.意識活動能夠調節人的生理狀態 D.意識活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不依賴于物質
11.2012 龍年春晚上的節目都是萬里挑一的精品。而《機器人總動員》憑借舞蹈機器人流暢華麗的動作,與燈光音樂的完美配合,在眾多精彩節目中脫穎而出,博得現場觀眾的歡笑和陣陣掌聲。春晚機器人既能夠單獨展示又能集體表演街舞、體操、舞臺劇等展示機器人的靈活與智能。機器人的行為告訴我們
A.機器人隨著新科技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已無差別
B.機器人是自然科學發展的結果,也可以產生意識
C.高科技的發展可以使機器人能模擬人的某些行為
D.機器人是客觀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12.右面漫畫說明
①家長犯了唯心主義錯誤
②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
③家長錯誤的教育理念決定了其錯誤的教育方式
④家庭教育要尊重客觀規律,符合兒童的成長規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唐詩《回鄉偶書》中有這樣一句詩:“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它告訴我們的哲學道理是
A.物質是運動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B.事物是相對運動和絕對靜止的統一
C.事物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D.我們不能離開運動談物質
14.2012年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我國GDP增速為7.4%,繼第二季度增速“破8”后繼續下行。我們能通過價格數據來研究價格背后的種種矛盾問題,這說明
A.相對靜止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
B.承認靜止是人們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C.哲學上講的靜止,是指事物的絕對不運動狀態
D.是否存在相對靜止,在生活中是沒有意義的
15.古人云:“竭澤而漁,非不得魚,明年無魚;焚林而畋,非不收獸,明年無獸!鄙鲜霾牧纤N涵的哲學道理是
A.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的聯系 B.規律的存在和發生作用是無條件的
C.規律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 D.違背規律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
16. 在355公里上空,時速28 000公里的情況下,達到相對速度每秒0.15~18米,為了完美上演“穿針引線”對接大戲,“天宮一號”采用了全新的測量設備,讓“神九”與“天宮一號”的一切“行蹤”盡在掌握。而為確保將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瞄準“零窗口”,發射時間精確定在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并且實踐證明我們成功了。上述材料包含的唯物論道理有
①客觀規律都在人類掌握之中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就能認識和利用規律
③利用客觀規律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實踐之所以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主要是因為
A.實踐具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的特征 B.認識受主觀條件的制約
C.實踐是改造人的活動 D.實踐是有意識的的活動
18.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天圓地方”、“圓球體”、“扁球體”和“不規則扁球體”的漫長過程。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過程,體現的哲理是
A.創新是對既有理論的突破和拋棄 B.認識在實踐中多次反復而無限發展
C.意識隨著客觀世界的變化而變化 D.對同一確定對象會有多個真理性認識
19.1932年,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反物質粒子——正電子。此后,越來越多的反物質逐漸映入科學家的眼簾。1955年科學家們觀察到了最簡單的反物質原子——反氫原子。2011年觀察到了反夸克的粒子——反超氚。從哲學上看,這表明
①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②人類可以有意識地改造自然
③社會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④人的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A. ①② B . 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德國思想家、文學家萊辛說:“人的價值不取決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認為真理在握;決定人的價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是因為
A.真理是絕對的、永恒的 B.真理與謬誤是截然不同的
C.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復性的認識
21.“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于忘記了為什么而出發。”下列與之所蘊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選項是
A.“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
B.“從學習中尋求真理,從獨立中體驗自主,從實踐中贏得價值”(李開復)
C.“不能用經濟學知識去幫助窮人消除貧困是經濟學家的恥辱”(穆罕默德•尤努斯)
D.“實踐高于認識,因為不僅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而且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列寧)
22.著名的“二疊末生物大滅絕”真相被中國科學家破解。這項科研成果花費了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工作人員長達30年時間,得出結論:生物進化過程中出現的這次大滅絕絕不是天外來客造成,而是巖漿、火山、氣候共同作用的結果。同時表示,今后繼續進一步研究和 大滅絕相關、相近的生物事件依然是科學家關注的焦點。材料說明
①科學家研究的實踐活動,推 動了認識的發展 ②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有促進作用
③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能被認識的事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3.科學家通過監測發現,由于人類不當和無限制的科考活動,導致南北兩極氣候變化,從而影響了海洋生物圈。這表明
①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一定的聯系 ②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聯系是客觀的
③事物之間的聯系是人們創造的 ④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我們正確認識事物具有重要意義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 ①③
24.在我國,農業興,百業興;農業穩,全局穩。我國這一國情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有
①整體與部分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②整體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④部分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整體
A.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5.唐代文學家韓愈讀書用的是“提要鉤玄”法,他說:“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讀一部書,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內在邏輯,從而提出綱要,鉤出精義。這體現了
①系統的基本特征是層次性
②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
③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④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唯物辯證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
①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②事物前進的和上升的變化
③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④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7.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 蘇南與蘇北發展差距較大。蘇北相對滯后,近幾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蘇北發展,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加大 ,使得蘇北經濟戰勝重重困難,從“低谷崛起,從洼地起飛”,區域協調發展的前途一片光明。這說明
A.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折的 B. 舊事物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
C. 事物總是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D.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28.古語云:“貪如火,不撲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睆恼軐W上看,這警示我們
A.要重視量的積累,防微杜漸 B.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C.要對事物的發展前途充滿信心 D.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29.西藏作為西部開發的重點地區之一,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西藏的廣大干部群眾要抓住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抓住機遇”的哲學理論根據是
A.有量變的發生,必有質變的結果
B.只有把量變控制在一定范圍和限度內,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質
C.事物的發展最終是通過質變來實現的
D.任何事物的發展都必須先從量變開始
30.矛盾規 律是宇宙間的根本規律。下列包含矛盾觀點的有
①失敗是成功之母 ②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③刻舟求劍 ④居安思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1. “太極圖”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是由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俗稱“陰陽圖”(見右圖),該圖看似簡單,卻包含著豐富的哲學意蘊。其內涵主要有
①一分為二的觀點 ②絕對同一的觀點
③矛盾 雙方相互依存的觀點 ④矛盾雙方相互貫通的觀點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35978.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