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一學期高二政治期中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高二對于高中來講是一個重要的階段,大家在高二時期要好好學習,為一年以后的高考做準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試題,希望大家喜歡。

第Ⅰ卷 選擇題(60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不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60分。)

1、文化現象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下列屬于文化現象的有 ( )

①湖南衛視舉辦的“快樂男生”大賽 ②備受世界關注的朝核問題第六輪六方會談 ③第十六屆國際美術大會在安徽合肥隆重開幕 ④2008年賀歲大片《非誠勿擾》在全國熱播 ⑤來自香港各中小學的師生在香港伊麗莎白體育館齊唱《孔圣頌》,隆重紀念孔子2560周年誕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2008年11月7日,國家隆重舉行慶祝神舟七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大會。胡錦濤在大會上強調,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要學習和發揚載人航天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發圖強,拼搏奉獻,努力為奪取全面小康勝利而團結奮斗。這里的航天精神 (  )

①是文化 ②是人類特有的現象 ③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④是自發形成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石頭上刻著名人名言,石頭是物質的,但表現的是精神的內容!睂@句話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B.文化就是刻在石頭上的名人名言

C.物質活動和精神活動是分開的,兩者互不影響

D.文化就是人類創造的產品

有人說,是網絡上不健康的信息和游戲抓住了孩子的心。事實上,孩子們并非天性熱愛這些東西。據心理學家分析,缺乏關愛、缺少交流、生活空虛,是大多數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主要誘因。據此回答4―5題。

4、由網絡游戲導致的“網癮”對青少年的種種不良影響說明: ( )

①網絡游戲具有兩重性 ② 必須堅決取締網絡游戲

③網絡游戲都是腐朽文化 ④青少年必須提高自身免疫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5. 要解決未成年人迷戀網絡的問題,我們應注重: ( )

A. 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文化環境 B. 限制互聯網的發展

C. 杜絕不健康信息和游戲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D. 把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6、2007年歲末,著名導演馮小剛的新片《集結號》依然有著明顯的商業元素,但它開啟了國產大片的新風氣。帶著戰爭的殘酷和人性的光芒,影片中“九連的弟兄”將久違的昂揚向上的精神和人性的光芒重新帶回銀幕。影片公映后票房一路飆升,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上映10天已達1.8億元。這表明,發展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必須( )

①弘揚主旋律,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 ②堅持文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③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同時,也要十分重視社會效益 ④要倡導一切有利于發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思想和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不同的民族,往往待人的禮節各不相同,這表明 ( )

A.特定的文化環境是由特定的經濟環境決定的

B.文化環境不同,決定了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不同

C.不同的文化環境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各民族的禮節不同,反映的內涵也完全不同

8、不管是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還是在其他國家的華人,每到清明都會祭祖掃墓、端午吃棕子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除夕吃年夜飯。這說明(  )

A.傳統文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B.傳統習俗在不斷發展

C.傳統文化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延續 D.傳統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

9、.“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睆埫髅舻囊皇住段业闹袊摹,唱出了海外游子對祖國割舍不斷的感情。上述歌詞表明( )

A.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強制性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永遠不變的

10、美國人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的教育,喜歡讓子女實現自我價值,并不追求高學歷、好職業等功利性的目標。而中國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有出息,有個好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中美兩國的這種差異表明 (  )

A.文化環境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

B.不同的文化環境影響著人們在實踐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

C.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越

D.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只能產生一種思維方式

11、農歷8月15日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已被列為國家法定節日。對民族節日我們應這樣認識 (  )

①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日體現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當前的生活文化狀況的體現

③民族節日集中展示著民族文化

④民族節日蘊含著一個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如果全世界都吃漢堡包,那將是人類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國電影,那將是世界文化的毀滅!毕铝袑@句話認識正確的是 ( )

A、維護文化的多樣性,有利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B.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統一

C.要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D.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13、公元7----11世紀,大批阿拉伯半島的居民移民到兩河流域和埃及,隨著移民對伊斯蘭教的傳播,伊斯蘭教迅速成為當地的主要宗教,材料體現了:( )

A.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B.人口遷徙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C.戰爭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D.古代商貿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14、“博客”意指“網絡日志”,是繼E ? 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種網絡交流方式。從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角度,下列對包括博客在內的網絡交流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A.意味著舊的文化傳播方式的徹底消失

B.能夠日益顯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

C.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唯一因素

D.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是一個新陳代謝、不斷創新的過程

1998 葡萄牙 里斯本 海洋―未來的財富

1999 中國 云南 人與自然―邁向21世紀

2000 德國 漢諾威 人類―自然―科技―發展

2005 日本 愛知縣 超越發展:大自然智慧的再發現

2008 西班牙 薩拉戈薩 水與可持續發展

2010 中國 上海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5、上表是幾屆世博會的主題,我們從中即可以看出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既繼承了關注自然這個主題,又鮮明表現了生活更美好這個新的創意。這體現了:( )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②世博會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③文化創新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過程 ④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規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小沈陽”憑借著在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上表演的小品《不差錢》一夜之間家喻戶曉。專家認為:偌大的中國,有“小沈陽”這般才藝者不乏其人!恫徊铄X》也無多大新意,是純娛樂的小品,“小沈陽”之所以走紅,在于他的表演離老百姓的生活比較近,符合老百姓的需求。遼寧大學文學院院長高凱征教授則從大眾文化時代的角度分析“小沈陽”的一夜走紅現象。對此你認為正確的說法是 ( )

A.藝人的作品及表演只要受到人民群眾喜愛,就屬于大眾文化

B.大眾文化必須具有小沈陽的表演那種流行性、娛樂性

C.人們的文化選擇具有多樣性,我們要尊重差異,包容多樣

D.觀眾喜歡低俗文化不喜歡高雅文化

17、近幾年,“韓流”吹遍世界。韓劇中普遍流露的對于本國傳統文化的肯定,對仁義禮愛等的張揚,正是我國一些國產劇所拋棄的。這啟迪我們( )

①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②對待傳統文化應該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③文化產品應汲取傳統文化的精華,體現時代精神 ④文化產品盡量模仿韓劇的情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關于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

①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 ②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③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④發展是繼承的必要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漢語作為中國各民族的通用語言,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優秀文化,與國外“漢語熱”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社會外語風潮蔓延,許多人能講一口流利的外語,而寫出的漢語卻錯誤連篇,這與多年來中國忽視學生的漢語教育是分不開的。對此 ( )

①國家應加強教育在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中的功能 ②我們應變革教育方式,以開放的心態全面接受外來文化 ③我們應學會對自己民族語言文化的熱愛和尊重 ④國家應加強對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傳統文盲”是與“現代文盲”相對應的。不懂電腦、不會英語是后者的標志,不讀書(特別是不讀傳統經典)、少寫字(至少不會正確規范地寫作)則是前者的表現。就年輕一代而言,“現代文盲”越來越少,“傳統文盲”卻越來越多。據此回答這種現象的出現是很令人痛心的,這是因為 ( )

①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②我們必須固守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拒絕接受任何外來文化 ③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否則,民族文化就是無根基的 ④堅持文化創新的正確方向就必須堅持“守舊主義”,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1、“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边@篇《論詩》的詩的確道出了文化發展的規律――不斷創新,永無止境。要進行文化創新,就必須 ( )

①繼承傳統,推陳出新、诿嫦蚴澜,博采眾長、鄯e極參加社會實踐

④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22、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說:“在一定程度上,我感到有塞尚、高更、梵高、蓬那等強烈的色彩和簡練線條的影響。我在中國畫里吸收這些東西,并不是一定要把它搬下來,也不是故意做作,而是在有意無意中就在筆墨中出來了。受別人的影響,但又要有自己的東西,這非常重要。各人應該要有自己的面目!边@說明( )

A、文化創新不是可以憑空產生的

B、文化創新需要學習和吸收各民族的優秀文化成果

C、文化創新應推陳出新 D、文化創新既要博采眾長又要保護特色

23、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行程萬里實地考察,不僅向他人請教,更注重親自試驗。例如,他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羅,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覺,終于認識到這種植物的麻醉作用。這說明 ( )

A、我們應積極進行文化創新 B、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動力

C、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 D、我們應積極嘗試不同的草本植物

24、“無論作詩作文,或作畫刻印,均須于游歷中求進境,作畫尤應多游歷,實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諦。作畫但知臨摹古人名作,或畫譜之類,已落下乘;倘復僅憑耳食,隨意點綴,則隔靴搔癢,更見其百無一是矣……”對上述觀點正確理解的是( )

①藝術發展的實質就在于創新 ②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

③只要參加實踐就能進行文藝創作 ④文藝創作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中國有修史的傳統,“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繼承這一傳統,有利于中華文化 ( )

A、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B、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C、繼承傳統,缺乏創新 D、面向世界,博采眾長

26、有一首歌中唱到:“最愛寫的字是方塊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她!薄胺綁K字”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字。下列關于漢字說法正確的是 ( )

①中華民族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②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③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 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鄧小平談到愛國時曾經說:“難道祖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么呢? 港澳、臺灣、海外的同胞,不能要求他們都擁護社會主義,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對社會主義新中國,否則怎么叫愛祖國呢?”這說明①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 ②愛國主義不是具體的,而是抽象的 ③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 ④愛國就是愛社會主義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在河北承德普陀宗乘之廟的碑亭里,豎立著《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這塊巨大的石碑。碑文記載了土爾扈特族在遠離故土的140多年之后,經過萬里跋涉,重返祖國的過程。從材料中可以看出: ( )

①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史冊中,展現民族凝聚力的光輝片章 ②展示了中華民族精神 ③體現了團結統一精神、芪覈贁得褡宸磳χ趁窠y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近幾年來,革命老區開發利用紅色旅游資源,紅色旅游如火如荼,不僅有力地促進了老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是一項帶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新創造。下列對發展紅色旅游的文化意義的認識,正確的是 (  )

①有利于加強和改進新時期愛國主義教育 ②有利于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 ③有利于帶動革命老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④有利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0、北京市崇文區廣渠門中學宏志班,全班50多名學生,家庭人均月收入都在200元以下,這些學生不僅家庭生活困難,更主要的還是因為他們擁有不屈的自強精神!案F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是這個宏志班學生奮斗經歷的真實寫照。宏志班展示的是一種 精神。 ( )

A.勤勞勇敢 B.自強不息 C.愛好和平 D.艱苦創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36824.html

相關閱讀: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