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小題,每題2分,共0分)A.抗體 B.糖原 C.胰島素 D.氨基酸2.關于淋巴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淋巴液屬于細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漿中都有淋巴細胞 C.淋巴液最終匯入血漿參與血液循環 D.淋巴液中的蛋白質含量高于血漿中的3.圖8代表肌細胞與環境的物質交換關系。X、Y、Z表示三種細胞外液,敘述錯誤的是A.若飲食過咸,則Y中滲透壓會升高B.X中的物質可通過Z進入YC.肌細胞的代謝產物可能導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質的穩定僅依賴于神經調節4.下列不屬于哺乳動物下丘腦功能的是 A.參與體溫調節 B.參與水鹽平衡的調節C.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D.對晝夜節律有調節作用.正常人體內的激素、酶和神經遞質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這三類物質都是A.在細胞內發揮作用 B.由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C.與特定分子結合后起作用 D.在發揮作用后還能保持活性生26.關于細胞內外 K+、Na+和Cl-的敘述,錯誤的是 A.Na+與神經細胞膜上興奮傳導有關 B.人體血漿中 K+的濃度比紅細胞中的高 C.神經細胞靜息電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K+外流 D.Na+和Cl-是形成哺乳動物血漿滲透壓的主要物質7.當人看到酸梅時唾液分泌會大量增加。對此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A.這一反射過程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B.這是一種反射活動,其效應器是唾液腺C.酸梅色澤直接刺激神經中樞引起唾液分泌D.這一過程中有“電—化學—電”信號的轉化8、在離體實驗條件下單條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示意圖如下,下列敘述正確的A.a-b的Na+內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d-e段的K+內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9.α-銀環蛇毒能與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牢固結合;有機磷農藥能抑制膽堿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膽堿酯酶的作用是清除與突觸后膜上受體結合的乙酰膽堿。因此,α-銀環蛇毒與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癥狀分別是A.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肌肉僵直、肌肉松弛C.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肌肉僵直、肌肉僵直10.人在拔牙時,往往需要在相應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藥,使其感覺不到疼痛,這是因為麻醉藥A.阻斷了傳入神經的興奮傳導 B.抑制神經中樞的興奮C.阻斷了傳出神經的興奮傳導 D.抑制效應器的活動( ) A.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高 B.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C.細胞加速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高 D.細胞加速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13.研究發現兩種現象:動物體內的B細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質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為效應B細胞;給動物注射從某種細菌獲得的物質乙后此動物對這種細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則這兩種物質中A.甲是抗體,乙是抗原B.甲是抗體,乙是淋巴因子C.甲是巴因子,乙是抗原D.甲是淋巴因子,乙是抗體.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淋巴細胞包括 B 細胞、T 細胞和吞噬細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細胞和 B 細胞 C.吞噬細胞和 B 細胞都屬于免疫細胞 D.漿細胞 通過胞吐作用分泌抗體 15. 骨髓移植是治療白血病常用的有效方法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移植骨髓中的造血干細胞可在患者體內( )A.正常生長 B.增殖并分化成多種細胞C.分泌抗體 D.殺死各種病原菌16.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應 B.接觸某些花粉引起皮膚蕁麻疹 C.HIV 破壞淋巴細胞引起艾滋病 D.免疫系統“敵我不分”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17.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激素的產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B.植物莖尖的細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長素 C.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可以在同一細胞中起作用 D.生長素可通過促進乙烯合成來促進莖段細胞伸長 18.水平放置在地面的植株,一段時間后,會發生的現象是A.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根向下彎曲生長B.靠近地面一側較遠離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低,根向下彎曲生長C.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上彎曲生長D.遠離地面一側較靠近地面一側生長素濃度高,莖向下彎曲生長19.在早春低溫時為了讓水稻種子早發芽,稻農常將種子置于流動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種做法與下列哪種激素變化的相關性最大? A.脫落酸 B.細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長素20.海洋漁業生產中,合理使用網眼尺寸較大的網具進行捕撈,有利于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下列不正確的解釋是A.更多幼小的個體逃脫,得到生長和繁殖的機會 B.減少捕撈強度,保持足夠的種群基數C.維持良好的年齡結構,有利于種群數量的恢復 D.改變性別比例,提高種群出生率21.右圖表示某物種遷入新環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在第10年時經調查該種群數量為200只,估算該種群在此環境中的環境負荷量約為A.100只B.200只C.300只D.400只22.一塊農田中有豌豆、雜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屬于競爭關系的是A.田鼠和雜草 B.豌豆和雜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細菌和其細胞內的噬菌體.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A.人類活動可以影響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階段動物的分層比灌木階段的簡單 C.初生演替可發生在從來沒有植被分布的地帶D.森林階段對太陽光的利用比灌木階段更充分A.物種多樣性趨于增加B.該地群落發生了初生演替C.群落對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D.群落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發生了變化25.有一種生態農業模式是在水稻田中養鴨,利用鴨控制稻田中的雜草和害蟲,鴨糞用作肥料。下列關于該模式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雜草和水稻是生產者B.鴨與害蟲的種間關系為捕食關系C.雜草和水稻的種間關系為競爭關系D.水稻、鴨、害蟲和雜草組成了一個農田生態系統26.圖11為某一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Ⅱ、Ⅲ、Ⅳ分別代表不同的營養級,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I是初級消費者B.Ⅳ為分解者C.E1為太陽能,E2為熱能D.能量可在食物鏈中循環利用“漢水丑生的生物同行”超級27.目前氣象預報中有“紫外線指數”的內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線傷害。造成地面紫外線照射增強的直接原因是A.濫伐森林 B.水體污染C.南極冰川融化 D.臭氧層破壞.下列實踐活動包含基因工程技術的是 A.水稻 F1 花藥經培養和染色體加倍,獲得基因型純合新品種 B.抗蟲小麥與矮稈小麥雜交,通過基因重組獲得抗蟲矮稈小麥 C.將含抗病基因的重組 DNA 導入玉米細胞,經組織培養獲得抗病植株 D.用射線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結構發生改變,獲得種子性狀發生變異的大豆 30.下圖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別表示某種酶的作用部位,則相應的酶依次是(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0分).(1分)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在“[ ]”中填序號,在“__________”上填名稱):(1)在A圖中,①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____________,④屬于反射弧的________,⑤屬于反射弧的______。(2)B圖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在a、b、c三個部位中處于靜息狀態的是________。在興奮部位和相鄰的未興奮部位之間,由于電位差的存在而發生電荷移動,這樣就形成了________。(3)興奮在反射弧中按單一方向傳導的原因是在A圖的[ ]________結構中,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在此結構中信號的轉換過程為________。.(分)下圖為人體內血糖的調節示意圖,序號表示生理過程,字母表示兩種與血糖調節有關的激素。請據圖回答:(1)當人體內環境中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分泌[b]________增多,進而促進[⑤]___________ _______等過程的進行。(2)當人進行體育運動導致血糖濃度降低時,胰島A細胞分泌[a]________增多,促進[①]________等過程的進行。(3)由圖可見,人體血糖調節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______,血糖的這種調節方式屬于________調節。.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的生長素濃度往往不同。甲圖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圖表示該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據圖回答下列問題(要求:用乙圖根、莖、芽三條曲線上相應字母所對應的濃度來表示甲圖相應各點的生長素濃度):(1)乙圖________點濃度可表示甲圖①處生長素濃度,________點表示②處生長素濃度。(2)將該植物較長時間置于右側光照下,乙圖________點濃度可表示③側生長素濃度;________點表示④側生長素濃度。此時,植物莖將________________生長。(3)將該植物向左側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時間,根將________生長莖將__________生長。(4)能夠促進莖生長的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6分)如圖甲為北極凍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圖乙虛線方框內表示一個生態系統,箭頭表示該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方向。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雪兔和狼之間存在明顯的種間關系是________。(2)假如北極狐的食物來自雷鳥,來自植物,且該系統能量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傳遞效率為10%,從消費者到消費者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如果北極狐種群增加的能量為80 kJ,若不考慮其他變化的影響,則需要植物的能量是________kJ。(3)圖乙中C代表生態系統中的成分是________。(4)下表表示圖乙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情況。同化總量/106 J儲存能量/106 J呼吸消耗/106 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6012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________(J),從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從能量輸入和輸出來看,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否增加?________。.酵母菌的維生素、蛋白質含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次階段性學業檢測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81704.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