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陽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 共60)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正確的答案填涂在答題卷上)1.下列有關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細胞結構及其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維生素D和膽固醇屬于脂質,可以被蘇丹Ⅳ染液染成紅色B.脂肪分子中氫含量比糖類多,氧化分解產生能量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質C.口腔上皮細胞中的核仁會出現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D.細胞核是具雙層膜并可以產生水的結構2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于10月7日揭曉,美國和德國的3位科學家因“發現細胞內的主要運輸系統——囊泡運輸的調節機制”而獲此殊榮。下圖所示為細胞中蛋白質的轉運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受體K的作用可使蛋白A被重新轉運回內質網B.高爾基體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B結構可能比內質網中的更為復雜C.溶酶體來自高爾基體,可合成和分泌多種酸性水解酶D.蛋白質和其他物質可以在細胞內和細胞間進行傳遞3.將新鮮馬鈴薯切成粗細相同的5cm長條,再將它們分別放在濃度不同的甘露醇溶液中,4h測量每條的長度, 結果如圖所示,以下有關分析正確的是?①馬鈴薯細胞液的濃度約為30g/L;當溶液濃度為40g/L時,細胞開始質壁分離;在溶液濃度為30g/L~90g/L的范圍內,細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縮;在溶液濃度為20g/L,細胞能發生質壁分離A. B. C. D.4.下圖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物質轉換用實線表示,能量傳遞用虛線表示,圖中a~g為物質,①~⑥為反應過程)。下列判斷錯誤的是A.圖中a物質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綠色植物能利用它將光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 儲存在c中。B.圖中①表示水分的吸收,③表示水的光解C.將b物質用18O標記,最終在(CH2O)中能檢測到放射性18OD.在g物質供應充足時,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將迅速下降.下列有關人體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分化形成不同功能的細胞,這些細胞沒有相同的蛋白質B.衰老的細胞內多種酶活性降低,沒有基因的表達C.癌細胞不能進行正常的分化,機體清除癌細胞與細胞凋亡有關D.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壞死對生物體均有積極的意義6.利用豌豆的兩對相對性狀做雜交實驗,其中子葉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F用黃色圓粒豌豆和綠色圓粒豌豆雜交,對其子代性狀的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中所用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B.子代中重組類型所占的比例為 C.子代中自交能產生性狀分離的占D.讓子代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1:1:1:1 7.下圖是基因型為AA的動物細胞分裂某一時期模式圖。下列相關敘 述正確的是( )A.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為4條B.該細胞可能是次級卵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或極體C.若2為X染色體,則3不可能是Y染色體D.若1上有一基因A,2上有一基因a,則a的出現不可能是基因突變8.用32P標記的T2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經過保溫、攪拌、離心后檢測放射性,發現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上清液的放射性很低。對于上清液中還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確解釋是A.可能是攪拌不充分,T2噬菌體有一部分沒能與大腸桿菌分離 B.可能是保溫培養的時間過長,部分被侵染的大腸桿菌已裂解 C.一定是離心速度太快,有部分T2噬菌體過早與大腸桿菌分離D.一定是保溫培養的時間過短,部分T2噬菌體還未完成侵染 洋蔥根尖細胞在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完成一個細胞周期,然后轉入不含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的培養液中培養第二代,如圖所示:則經過兩代培養后獲得的子細胞內DNA分子的標記情況不可能為(只考慮其中一對染色體上的DNA分子)10. 下圖是人體三種細胞內的部分基因及它們的活動狀態(圖中糖酵解表示有氧呼吸第一階段),黑色表示該基因表達。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三種人體細胞有各自不同的形態,根本原因是不同細胞的遺傳信息執行情況不同B.這三種細胞不可能是紅細胞,細胞C是神經細胞,細胞A肯定是胰島B細胞C.三種細胞都可以將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D.三種細胞的細胞核具有該生物的全套遺傳物質,所以此三種細胞均具有全能性11.下圖中不屬于染色體結構畸變的是12.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不完全相同,但存在著同源區()和非同源區(、),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則患者均為男性B.若X、Y染色體上存在一對等位基因,則該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區()上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上的顯性基因控制的,則男性患者的兒子一定患病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區上的隱性基因控制的,則患病女性的兒子一定是患者3. 六倍體普通小麥和黑麥雜交后獲得種子,再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可以獲得八倍體小黑麥(染色體數為8N=56條),據此可推斷出A. 黑麥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14條染色體B. 黑麥屬于二倍體,不可育C. 秋水仙素作用于有絲分裂前期的細胞D. 小黑麥產生的單倍體植株不可育A..C.D.16.如圖為高等動物的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③都必須通過消化系統才能完成 B.人體的體液包括內環境和細胞外液C.細胞與內環境交換的④為養料和氧氣D.⑥可表述為:體內細胞可與外界環境直接進行物質交換17.人體的絕大部分組織細胞需通過內環境才能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下列有關內環境成分的歸類敘述錯誤的是( )A.免疫物質類如: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B.有機大分子類如:血漿蛋白、mRNA、生長激素等C.營養小分子類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D.細胞代謝廢物類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18.如圖為某低等海洋動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a處接受適宜的點刺激,b處能測到電位變化B.③釋放的神經遞質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圖中有三個神經元,a處興奮傳導的速率大于c處D.①能接受各種刺激,引起②的反應19.神經電位的測量裝置如圖所示,其中箭頭表示施加適宜刺激,陰影表示興奮區域。用記錄儀記錄A、B兩電極之間的電位差,結果如曲線圖。若將記錄儀的A、B兩電極均置于膜外,其他實驗條件不變,則測量結果是 ( )A. B. C. D.20. 根據神經沖動通過突觸的方式不同,突觸可分為化學突觸和電突觸兩種。電突觸的突觸間隙很窄,在突觸前末梢無突觸小泡,間隙兩側的膜是對稱的,形成通道,帶電離子可通過通道傳遞電信號,如右圖所示,以下有關突觸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 神經沖動通過電突觸的傳遞速度較化學突觸快B. 興奮在化學突觸和電突觸中的傳遞都是單向的C. 興奮通過化學突觸時的信號轉變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D. 興奮通過突觸傳遞信息與細胞膜的功能有關關于甲狀腺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腦和垂體的調節B.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時,機體耗氧量和產熱量都增加C.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狀腺,而甲狀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種器官D.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水平降低會引起促甲狀激素釋放激素分泌減少22.動物被運輸過程中,體內皮質醇激素的變化能調節其對刺激的適應能力。右圖為皮質醇分泌的調節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運輸刺激使下丘腦分泌激素增加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B.圖中M促進皮質醇分泌的過程屬于神經-體液調節C.皮質醇作用的靶細胞還包括下丘腦細胞和垂體細胞D.動物被運輸過程中,體內皮質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漸恢復血糖平衡對機體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如圖是血糖調控模式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低血糖狀態時,通過1?→2?→3使血糖恢復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B.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可能的原因是胰島A細胞受損C.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共同參與血糖調節,兩者起協同作用D.人體細胞膜上若缺乏胰島素受體,可能導致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A. 由造血干細胞形成淋巴細胞的過程中,細胞內mRNA發生了改變B. 漿細胞在特異性識別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體消滅抗原C. 吞噬細胞能識別抗原,在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D. 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過程屬于細胞凋亡25.現有大小和生長狀況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對甲、乙、丙分別做如下處理:分組甲乙丙處理不作任何處理將丁的皮膚小片移植到乙體表上,14天后,皮膚片結痂脫落切除胸腺A.乙、甲 B.乙、丙 C.丙、丙 D.丙、甲26.下圖表示巨噬細胞對HN9病毒分子的處理和呈遞過程,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此過程在細胞免疫體液免疫發生B.C.細胞毒T細胞D.巨噬細胞中抗原-MHC復合體的形成與溶酶體有關如圖為過敏反應的原理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過敏反應為抗原首次進入機體引起的免疫反應,表現為發作迅速,反應強烈B.圖中首次進入人體的過敏原與再次進入的過敏原的類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過敏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細胞免疫, 其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D.過敏反應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和遺傳傾向, 圖中靶細胞釋放的組織胺等物質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等A.生長素的作用與植物細胞成熟情況無關,與細胞生長部位有關B.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單側光無關,橫向運輸與單側光有關C.用同一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D.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同一器官,作用效果可能相同29.甲圖表示燕麥生長素濃度與作用的關系;乙圖表示將一株燕麥幼苗水平放置,培養一段時間后的生長狀況;丙圖表示燕麥胚芽鞘。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甲、乙圖示都說明了植物生長素安徽省阜陽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12328.html
相關閱讀:【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