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安徽省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安徽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查高 二 政 治 試 題 命題教師:柯群帆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致美諾寇的信中寫道:“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不要讓他耽誤了哲學研究,當他年老的時候,也不要讓他對它的研究產生厭倦,因為要獲得靈魂的健康,誰也不會有太早或太晚的問題。”這說明哲學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獲得精神上的幸福B.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C.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D.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和人們對實踐的追問2.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學家采取什么樣的態度,他們還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只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壞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一種建立在通曉思維的歷史和成就的基礎上的理論思維的支配。材料說明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③科研活動都是自覺地在某種世界觀的指導下進行的④應該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科學研究活動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2013年10月7日凌晨1時15分左右臺風菲特在浙閩交界處沙南岸沙埕鎮登陸科學家現在可以準確預測臺風的登陸地點、經過路線,把災害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程度。從哲學的基本問題看,這主要體現了A.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D.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標志馬克思哲學基本特征的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這主要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 A.階級性 B.革命性 C.歷史性 D.科學性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警示人們要珍惜年華。古人對時間的體驗與此類似的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嘆長河之流速,送馳波于東海 A.? ?B.? ?C. D.A.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D.萬事萬物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近年來,網絡熱詞層出不窮,“甄?體”、“坑爹”、“hold住”等成為網絡常見流行詞。每一熱詞背后都有一個飽受關注的社會事件;卮13—14題。13.新名詞“甄?體”等成為網絡常見的流行詞的出現和流行,反映的哲學道理是 ①物質和意識不可分離 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③認識是客觀與主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主觀認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4.不少觀眾張口便是“本宮”,描述事物也喜用“極好”、“真真”等詞,瞬間,“甄?體”紅遍網絡。從哲學的角度看,“甄?體”語言來自于 A.人腦,因為人腦是意識的生理器官 B.人們的想象,因為謠言是不屬實的錯誤意識C.客觀存在,因為意識是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 D.物質世界,因為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15.醫學臨床實踐表明,人的思維活動的靈活多變與其大腦的“扣帶前回”區域相關聯,有人喜歡“鉆牛角尖”,往往與該區域的“換擋裝置”出現故障有關,這進一步佐證了①意識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由人腦決定的 ②意識是人腦加工改造的產物,其本質是大腦機能 ③人腦是意識形成的物質基礎 ④人腦是思維活動的生理基礎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16.2012年,科學家根據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樹葉”。這片“樹葉”能夠釋放出制作燃料電池的氫,它的誕生對于人類開發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義!叭嗽鞓淙~”的成功研制佐證了 學優①人的意識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質才具有能動性、創造性②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并根據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識能夠創造出自然界所沒有的客觀事物④人能夠通過實踐將觀念中改造的對象變成現實的東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這句話蘊含的哲理有①人的認識受到實踐水平的限制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③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反作用 ④新事物必然代替舊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8.漫畫《握手》體現的哲學道理有①實踐是間接現實性活動 ②實踐是客觀物質性活動③實踐是純意識性活動④實踐是社會歷史性活動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D.③④19.我國已經確定的探月工程計劃為三個階段:一期工程為“繞”,二期工程為“落”,2017年進行的三期工程為“回"。有消息表明,2009~2015年,中國將進入“嫦娥工程二期”,屆時將進行兩到三次的軟著陸巡視勘察。目前我國進行此項任務的技術、物資條件和經濟實力都已基本具備。這告訴我們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認識是實踐的目的和歸宿物質運動的規律是可以認識和的? 意識 ?A. B. C. D...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曾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中蘊涵的哲理是①獲得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認識是不斷發展的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 認識是主體創造客體的過程A. B. C. D.①認識的不斷完善決定著實踐的不斷深化②認識受認識對象本質和屬性暴露程度的制約③認識的發展具有與認識主體無關的客觀規律性④認識的發展是一個不斷繼承和超越已有認識成果的過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5.右圖漫畫蘊含的哲理是 A.人們的主觀愿望無法變成客觀現實B.主觀認識是對客觀現實的正確反映C.要改變客觀現實必須發揮集體力量D.認識符合實際才能有效地地指導實踐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0分)26.(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從哲學基本派別角度看,材料中分別出現了哪些哲學觀點?簡要分析其基本主張。(1分)?(分)A地是怎樣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做好“一根翠竹”功課的?28.(分)“神舟一號”樣品:考核運載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驗證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神舟二號”成型:在飛船上進行微重力環境下的各項實驗“神舟三號”載人:搭載模擬人“神舟四號”低溫:驗證低溫對發射的影響,解決前三次發射中發現的有毒氣體超標、太空輻射問題“神舟五號”圓夢:載人飛行,對前四次飛行獲得的數據進行驗證“神舟六號”筋斗:進行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神舟七號”出艙:進行出艙活動實驗,掌握出艙技術“神舟八號”天吻:進行交會對接實驗“神舟九號”人控對接:實現人控交會對接,實現“四個首次”“神舟十號”天空授課:進行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進行短暫的科學實驗,并開展科普講課?結合材料,從唯物論和認識論角度簡要分析我國宇宙探索歷程。26.(22分(1)①遇事求神靈保佑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2分);②認為人可以主宰自然的觀點屬于主觀唯心主義(2分),其基本觀點都是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意識決定物質。(分)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屬于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其基本觀點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4分)2)①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它先于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基本前提。(4分) ②4分)③分分(1) 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A地從現有100萬畝竹林的實際出發,尊重竹林生長規律,按經濟規律辦事,注重生態保護,開展科學的竹林經營。(2)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A地努力提高竹產品的附加值,做好“一根翠竹”的功課。(3)要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相結合,既要反對唯意志主義,也要反對安于現狀、無所作為的思想。?竹、喝?竹、游?竹等一系列做法充分體現了這一點。(4分)28. (16分) (1)物質決定意識、規律的客觀性要求我們在探索宇宙的不同階段,都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4分)(2)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實踐活動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的發射實踐活動是按既定的目的和計劃進行的。(4分)(3)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發展的動力和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通過宇宙探索實踐,我國空間科學技術不斷得到檢驗、完善和發展。(4分)(4)追求真理永無止境。認識具有無限性、反復性和上升性。我國的空間科學技術水平在探索宇宙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到新的高度。(4分)溫馨提示:參考答案和賦分僅供參考,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整。安徽省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0040.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