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湖南省新田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教師命題比賽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命題:新田一中胡平新     審稿:高二備課組)考生注意:1.本試卷包括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頁,第Ⅰ卷1~4頁,第Ⅱ卷5~8頁。滿分100分?荚嚂r量90分鐘。2.在密封線內填寫好相應項目。3.第Ⅰ卷答案填寫到第5頁卷首的“第Ⅰ卷答題欄”內,第Ⅱ卷答案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4.考試結束時,請將第II卷交回。下列1~25題每問2分,每問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填寫到第Ⅰ卷答題欄內。下表表示人體組織液和血漿的物質組成和含量的測定數據。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機酸蛋白質①1425.02.51.5103.36. 016.0②1474.01.251.0114.07.51.0A.①屬于血漿B.②屬于組織液C.CO2從②①至少穿過層磷脂分子層D.②①的成分差異是毛細血管壁的選擇透過性解析:首先根據①與②蛋白質含量的差異可判斷①為血漿,②為組織液,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是毛細血管壁的選擇透過性。CO2血漿需穿過層膜,層磷脂分子層。答案:C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正確的是(  )A.反射弧參與所有的調節B.所有的穩態都是相對的C.所有穩態的形成都有許多系統參與D.大腦所有穩態的調節中樞解析:體內的調節有多種方式,而反射弧是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A不正確;穩態的形成有些是局部體液的調節,不一定有多種器官和系統參與,C不準確;D選項所描述的調節中樞都在大腦是不正確的,下丘腦和垂體也是調節的中樞;人體內的穩態允許個別的理化性質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不是恒定不變的。答案:B⒊如下圖表示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4種系統或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內環境與Ⅰ氣體交換B.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進入血液和淋巴C.②的作用D.Ⅳ解析:Ⅰ與體外之間的物質能出能進,并能為內環境提供O2和CO2,這說明Ⅰ是呼吸系統,內環境與Ⅰ交換氣體必須通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Ⅱ為消化系統;Ⅱ內的葡萄糖通過①只能進入血漿;Ⅲ是泌尿系統,②表示重吸收作用;皮膚有保護的作用,皮膚中的汗腺通過分泌汗液來排除代謝廢物,Ⅳ表示的器官為皮膚。答案:B內環境的穩態是指(  )A.由于血液中緩沖物質的調節作用使內環境維持在相對穩定狀態B.內環境的溫度、滲透壓、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狀態C.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激素的調節下,通過各組織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D.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體液和免疫的調節下,通過各組織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解析:考查穩態的概念。穩態是指正常機體在神經系統、體液、免疫的調節下,通過各組織器官的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答案:D下列各項中,不可能造成組織水腫的是(  )A.患有腎小球腎炎,蛋白質隨尿液排出體外B.攝入蛋白質不足,營養不良,血漿蛋白含量下降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腎小管重吸收水分過多D.藥物或食物過敏,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血漿蛋白滲出解析:患腎小球腎炎,蛋白質隨尿液排出體外,血漿蛋白含量下降,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組織水腫。若攝入蛋白質不足,血漿蛋白含量下降會導致組織水腫。若發生過敏反應,毛細血管通透性改變,血漿蛋白滲出,會導致組織液滲透壓升高而出現組織水腫。答案:C興奮在神經細胞間的傳遞是通過突觸來傳遞的。下列對于遞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遞質通過突觸前膜釋放到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B.遞質是一種化學信號C.遞質能使突觸后膜電位發生改變D.遞質傳遞是解析:考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通過突觸來完成的,突觸能將電信號轉換成化學信號,再轉化為電信號,即突觸小泡通過突觸前膜釋放出遞質進入突觸間隙,然后再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電位發生改變,從而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遞質。答案:D下列關于反射弧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刺激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傳出神經,效應器產生的反應相同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均分布于機體同一組織或器官C.興奮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經中樞都位于脊髓解析:本題考查反射弧的組成、各部分功能、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的特點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興奮在一個反射弧中的傳遞過程是: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所以刺激一個反射弧的感受器和傳出神經,可使效應器產生相同的反應感受器和效應器二者不一定分布于機體同一組織或器官興奮在不同神經元之間是單向傳遞的,興奮只能由感受器傳遞到神經中樞,而不會反向傳遞神經中樞可位于脊髓和腦 答案:A下圖表示離體神經纖維的S點受到刺激而興奮時,局部電流和神經興奮的傳導方向(彎箭頭表示膜內、外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直箭頭表示興奮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 解析:解答本題時,需仔細分析各圖示中的膜內外電荷的分布和變化,以及膜內外電荷的移動方向,然后再作出選擇。刺激神經纖維上的某一點,該點興奮,電位由原來的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從而使該點與兩側相鄰部位之間在膜內和膜外都形成了電位差,從而發生電荷移動,其移動方向是:在膜外由未興奮部位移向興奮部位,在膜內由興奮部位移向未興奮部位,因此興奮的傳導是雙向的,且與膜內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同,故C項正確。答案:C圖是一個反射弧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甲、乙表示連接在神經纖維上的電。當在A點施加一定的電流刺激時,甲、乙電的指針發生變化正確的是(  )A.甲都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乙B.甲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乙偏轉C.甲不偏轉,乙發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D.甲發生一次偏轉,乙不偏轉解析:在A點施加一定的電流刺激時,興奮可向兩邊傳導,但突觸結構決定了興奮不能傳遞至右側的神經元,故甲發生一次偏轉,乙不偏轉。答案:D動物學家做了如下實驗:刺激下丘腦的前部,發現實驗動物有出汗現象,而刺激下丘腦后部,實驗動物則出現寒戰現象。據此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丘腦前部是散熱中樞所在地,下丘腦后部是產熱中樞所在地B.下丘腦前部是產熱中樞所在地,下丘腦后部是散熱中樞所在地C.下丘腦是調節體溫相對穩定的惟一中樞D.下丘腦和大腦皮層共同調節人體體溫解析:由實驗現象可知,刺激下丘腦前部會引起出汗,這與散熱有關,而刺激下丘腦后部會引起寒戰,這與產熱有關。答案:A下列有關激素調節及應用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在傳粉階段遇到連續暴雨襲擊,噴灑生長素類似物可避免減產B.成年人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量會增加C.切除動物垂體后,動物血液中的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都會減少D.激素的不利于維持動物體內環境的穩態解析:種植是為了收獲種子,在傳粉階段遇到連續暴雨襲擊,不能形成種子,噴灑生長素類似物也不能避免減產;甲狀腺激素能促進代謝,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量會減少;激素的,有利于維持動物體內環境的穩態。答案:C在人體內,下面哪一組物質可以在同一個細胞中產生(  )A.胰素和胰蛋白酶    B.和呼吸酶C.和腺激素 D.生長激素和淀粉酶解析:所有活細胞都能產生呼吸酶,在細胞中既能產生也能產生呼吸酶。答案:B為了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設計實驗方案時,下列對實驗組小鼠注射藥物的順序,正確的是(  )A.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再注射胰島素溶液C.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生理鹽水D.先注射生理鹽水,后注射胰島素溶液解析:考查實驗的設計能力。該實驗是驗證性試驗,目的是驗證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驗對象是小鼠,注射胰島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組織細胞特別是腦組織細胞因血糖供應減少,導致能量供應不足而發生功能障礙,從而出現低血糖癥狀。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癥狀消失,通過自身對比說明胰島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答案:A有關免疫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記憶細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產生抗體B.B細胞、T細胞和漿細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斷進行分裂C.一個漿細胞內的基因數目與其產生的抗體數量是相同的D.漿細胞的壽命比記憶B細胞短而所含的內質網相對發達解析:記憶細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漿細胞產生抗體,記憶細胞不能產生抗體。B細胞、T細胞遇到刺激后能不斷進行分裂,漿細胞不能分裂。一個漿細胞內的基因。答案:D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異同表述不正確的是(  )A.體液免疫中抗體和抗原特異性結合,發生免疫反應B.細胞免疫中,效應T細胞的攻擊目標是已經被抗原入侵了的細胞C.具有免疫效應的細胞是效應淋巴細胞D.效應淋巴細胞都來自骨髓造血干細胞,都在骨髓中分化、發育成熟解析:淋巴細胞是由骨髓造血干細胞分化、發育而來的,然后部分淋巴細胞轉移至胸腺中成熟;當淋巴細胞受到抗原刺激時,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免疫效應的淋巴細胞。答案:D如下圖是一正常人接種疫苗后體內抗體產生的反應記錄。下列有關疫苗接種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接種不同疫苗,抗體甲產量增加,免疫反應加強B.疫苗接種,抗體所需要的時間短C.疫苗接種,非特異性免疫發揮功能,使體內產生大量抗體D.疫苗接種,殘留的抗體大量增加解析:接種會產生與之對應的特異性抗體,所以A錯;產生抗體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所以C錯誤;抗體是由漿細胞產生的,自身不會增多,所以D錯誤。答案:B為了驗證胚芽鞘尖端確實能產生促進生長的某種物質,用胚芽鞘和瓊脂塊等材料進行實驗時,對照實驗的設計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別置于單側光照射和黑暗條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C.未放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和放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D.胚芽鞘尖端和放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分別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側解析:對照實驗必須遵循單因子變量原則,即除自變量不同之外,其余變量都相同,這樣的實驗結果(因湖南省新田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教師命題比賽)生物試題(1)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4172.html

相關閱讀:山東省兗州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
浙江省紹興一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 Word版含答
【解析版】浙江省溫州市溫州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
湖北省華師一附中2018屆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福建省廈門一中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