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學段模塊監測高二政治試題第I卷 (共50分)一、選擇題(本卷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過去在陜北地區,由于交通不方便,這里的生產、經貿全靠驢、騾馱運,腳夫們長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溝壑間,便順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娛,逐漸形在了一種風格鮮明的山歌品種——“信天游”。這表明 A.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B.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享用文化 C.只有民間藝術才有持久的魅力 D.文化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 2.孔廟、孔府、孔林簡稱為“三孔”,是我國也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叭拙褪且槐竞芎玫臍v史教科書,均帶有濃厚的文化色彩。”這說明 A.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B.文化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C.精神產晶具有繼承性 D. 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3.“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間,而塵心漸息;意游予圖書詩畫之間,而俗氣潛消!边@告訴我們 A.文化活動使人高雅 B.文化活動影響人生 C.山林泉石、圖書詩畫是文化產品 D.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4.茶文化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東方美人”是臺灣苗栗出產的一種名茶,它由當地客家人種植,是被小綠葉蟬咬過的烏龍茶葉。茶名由此而得。這種茶的曼妙之處還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過冰滴壺,一滴滴冰水濾過茶葉,茶湯香氣馥郁,色若琥珀。這表明 A.文化對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 B.人們在實踐中創造并享用文化 C.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D.人們的實踐受到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5.“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不能在丟垃圾時,丟了自己的臉!薄!啊鎻V告是社區文化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隨處可見的廣告悄然給社區居民的言行帶來了可喜的變化,”這體現 ①文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潛移默化、深遠持久地決定著人的發展方向 ③文化通過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活動影響人 ④文化的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在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諾獎評委馬悅然指出,“中國文學一直是世界文學的一部分”“莫言可能是著作被譯成外文最多的一個中國作者,因此莫言的那些著作能夠幫助中國文學進一步走向世界文學”。同時,他特別強調“世界文學就是翻譯,沒有翻譯就沒有世界文學”。“世界文學就是翻譯,沒有翻譯就沒有世界文學”表明 A.尊重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 B.文化多樣性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根本動力 C.文化是屬于每個民族的,同時也是屬于世界的 D.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傳播推動了世界文化發展 7.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每年的重陽節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這體現了 ①傳統習俗成為傳統文化形式中“凝固的藝術” ②重陽風俗具有民族特色,維系著國人的生活 ③傳統習俗對人們的生活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 ④傳統文化內涵雖歷經時代變遷但始終保持穩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毛澤東曾熱情贊揚魯迅,稱他是當時“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文化新軍最偉大和最英勇的旗手”,肯定“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這表明 A.思想運動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會促進文化的發展 B.文化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 C.傳統文化有鮮明的民族性 D.文化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9.“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鼻宄铎o山的《節令門?端陽》向我們展示了 ①民族節日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因素 ②民族節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③民族生活中約定俗成和世代相傳的風尚、禮節與習慣 ④中華民族文化的韻味和社會生活的民族特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近年來,由于媒體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深奧高雅的文化得以走向平民,走向大眾。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中用“說書體”評說歷史,更是“如日中天”,頗受歡迎。這說明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②大眾傳媒有超越時空的文化傳遞、溝通、共享功能 ③網絡已成為當前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④與網絡相比教育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在減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形成了全球“漢語熱”現象,麗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學院,更是讓中國的語言文化在全世界煥發出生機。這說明 ①文化交流能夠增強文化影響力 ②文化對經濟有積極的反作用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 2014年南京青奧會吉祥物阿福、阿禧是江蘇最具代表與典型意義的城市獨特元素,其親和樸拙、對稱和諧的造型,詮釋了江蘇文化的時代價值。不少商家及時推出了體現江蘇文化特色的青奧會吉祥物產品,這些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這說明 A.文化創造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礎 B.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C.傳統文化促進經濟的發展 D.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 13.經過一年多的提煉和290多萬群眾投票評選,由“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為內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語于2011年11月2日在京正式向社會發布。北京精神“成為全市人民團結奮斗的精神動力!辈牧媳砻 ①文化創新的實質在于文化發展 ②文化作為精神力量能轉化為物質力量 ③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 ④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4.弘揚“北京精神”,是新時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創新之舉。“愛國、創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城市共性與北京個性的相互兼容、歷史底蘊與未來取向的相互統一、城市特色與市民氣質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質。可見,北京精神體現了 A.文化創新可以推動社會實踐發展 B.傳統文化是現代思想的主要源頭 C.兼收并蓄的文化傳統和時代精神 D.文化反映經濟,與經濟發展同步 15. 一條高鐵,讓北京人擁有了海濱,讓天津人擁有了故宮和北海;一條高鐵,讓華山有了河南的燴面,讓洛陽有了陜西的“羊肉泡饃”;一條高鐵,讓上海有了西湖,讓杭州有了黃浦江……這說明科學技術的進步能夠 ①改變文化的存在形式 ②方便人們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傳播方式 ④擴展人們的文化空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漫畫《姚明與“老夫子”》將兩大角色跨越時空走到了一起,也給雙方的愛好者提供了一次了解對方的難得機會。漫畫構思凸顯了 ①傳統與現代的結合 ②繼承與發展的寓意 ③民族與世界的結合 ③文化與經濟的融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隨著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北京越來越多的中餐館開始提供英文菜單,但一些菜單的譯法鬧出不少笑話。近來有關部門出版了《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一書,將2158道中餐菜名翻譯成外國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稱。此舉有助于 A.豐富中華飲食文化的內涵 B.促進中西飲食文化的傳播 C.展現中華飲食文化的魅力 D.減少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18.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橫渡瓊州海峽來到海南。他們在這方熱土繁衍生息,創造了璀璨的文化:華美絕倫的黎族織錦,造型獨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殼等制作的樂器……其中,鉆木取火、低溫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織錦等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此可見,黎族文化 ①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歷史,是黎族人民長期社會實踐的產物 ③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質是由海南地理環境決定的 ④具有強大生命力,是促進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為迎接農歷壬辰龍年,我國發行了《壬辰龍年》特種郵票。據我國考古發現,龍源于遼河流域,至今已有8000年。這表明在我國 A.龍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相對穩定性 B. 龍文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精神動力 C.龍文化博大精深,帶有明顯的區域特征 D.郵票成為龍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20.“沒有底蘊的開放是瓦解,沒有原則的包容是妥協,沒有揚棄的繼承是退化”。這一觀點啟示我們,在文化發展過程中 ①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賦予傳統文化新的內涵 ②對于傳統文化,要有所淘汰、有所發揚 ③文化交流融合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 ④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截至2012年5月24日,我國已有41處世界遺產,其中文化遺產29項(其中文化景觀3項),自然遣產8項,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4項。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是 ①為了推動我國各地經濟的發展 ②展現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需要 ③保持民族文化傳承的客觀要求 ④研究人類文明演進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2013.武漢模擬)在澳門,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幾百年來和睦相處,中式建筑與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禮與西式婚禮、中餐與西餐相映成趣。這表明 ①澳門文化的內容和形式具有多樣性②澳門文化的性質是由其地理環境決定的③澳門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以西方文化為輔④澳門文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 政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4393.html

相關閱讀: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