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是 ( )2.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不能在根本上加以解釋的是( )A.遺傳和變異的原因 B.人工選擇 C.生存斗爭 D.生物的適應性3.生態系統多樣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為 ( ) C.共同進化 D.地理隔離4.農業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A.殺蟲劑誘發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B.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害蟲的數量增加C.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D.抗藥性強的害蟲所產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強的抗藥性 5.某種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頻率如圖甲所示,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個體。則該種群經選擇之后,下一代中三種基因型頻率的結果最可能是( )6.下圖表示內環境成分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7.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8.人體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必須經過的系統是( )①消化系統、诤粑到y ③神經系統、苊谀蛳到y ⑤循環系統⑥運動系統、呱诚到y、鄡确置谙到y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⑥⑦ ⑧9.下列不屬于內環境穩態重要組成部分的是 ( )10.下列各項中,可視為物質進入內環境的實例的是 ( )A.精子進入輸卵管腔B.牛奶被飲入胃中C.氧氣進入血液中的紅細胞D.胰島素被注射到皮下組織中 11.打吊針時,常配以0.9%的生理鹽水,其目的主要是 ( )A.供給全面營養 B.供能 C.維持細胞的滲透壓 D.供給水12.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 ) A.感受器 B.反射弧 C.效應器 D.神經中樞【解析】試題分析: 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選B。考點: 本題考查反射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13. 某人的脊髓從胸部折斷后,一般情況下( )?A.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 B.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有感覺?C.膝跳反射不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 D.膝跳反射存在,針刺足部無感覺?14. 中樞神經系統中嚴重損傷后可以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 。?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腰段?15. 在一條離體神經纖維的中段施加電刺激,使其興奮。下圖表示刺激時膜內外電位變化和所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導方向(橫向箭頭表示傳導方向),其中正確的是( 。?16.神經沖動在體內的傳導途徑是( )A.樹突→突觸→神經元細胞體????B.軸突→神經元細胞體→樹突→突觸C.樹突→神經元細胞體→軸突→突觸?D.樹突→突觸→軸突→神經元細胞體17.一外傷病人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講話,也能看書看報。其受傷的中樞是( )A.區 B.S區 C.H區D.V區.在促進新陳代謝時,下列器官相互作用的正確表示是( )19.下列不屬于下丘腦作用的是( ) .對體溫具有調節作用 B.對垂體激素的釋放具有調節作用 C.對人體內水的平衡起調節作用 D.對語言的表達起調節作用促胰液素和促甲狀腺激素的靶細胞分別是( )A.腸黏膜細胞和甲狀腺細胞B.胰腺細胞和甲狀腺細胞C.肝細胞和下丘腦細胞D.胰島細胞和垂體細胞.下列激素中,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的是( ) A.甲狀腺激素B.胰島素 C.胰高血糖素 D.生長激素【解析】試題分析: 胰島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選B考點: 本題考查血糖調節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和運用能力。 22. 當血糖含量發生變化時,神經調節的神經中樞位于 ( 。〢.大腦皮層?B.脊髓?C.上丘腦?D.下丘腦?23. 下列關于體液調節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體液調節比神經調節作用的時間長B.體液調節比神經調節作用的范圍廣 C.參與體液調節的化學物質就是各種激素 D.參與體液調節的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送24.25.人的神經系統中,有些神經細胞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合成與分泌激素。這些細胞位于( )A.大腦皮層 B.垂體C.下丘腦 D.脊髓26.可以組成人體第三道防線的結構或物質是( )①骨髓 ②扁桃體 ③淋巴細胞 ④抗體 ⑤紅細胞 ⑥吞噬細胞 ⑦抗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27.下列關于艾滋病的說法,錯誤的是( ) .艾滋病毒破壞B淋巴細胞,使人體免疫系統癱瘓 B.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C.H病毒侵入人體后與T淋巴細胞相結合,破壞T淋巴細胞 D.HIV病毒侵入人體后,使人體發生多種無法抵抗的感染和腫瘤,導致死亡28.下列有關免疫系統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免疫系統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B.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場所C.免疫細胞包括T細胞和B細胞,分別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D.免疫活性物質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29.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有人建議接種滅活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那么滅活病毒在體內引起的免疫反應,正確的是( )A.B細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B.B細胞接受刺激后可釋放淋巴因子C.吞噬細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細胞裂解死亡D.T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T細胞,能產生相應的抗體【解析】試題分析:B細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為記憶細胞細胞接受刺激后可釋放淋巴因子30. 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少②在植物體內含量很多③產生部位也是作用部位④促進細胞的代謝⑤化學本質是蛋白質⑥化學本質是有機物A.①⑥ B.①③⑤C.②④⑤ D.①④⑥.如圖表示燕麥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照射的情況,下列敘述可能性最小的是( )A.生長素由②向①移動B.生長素由④向③移C.生長素由①向③移動D.③處生長比④快考點:本題考查生長素的運輸,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和分析運用能力。32.如圖表示用燕麥胚芽鞘做的實驗,A、B不給照光,C、D照右側光,能夠向左彎曲生長的是( )33. 下列哪一項不能體現生長素的兩重性( )A.植物的向光性B.根的向地性C.頂端優勢D.用生長素類似物在農田中除雜草.【解析】試題分析:生長素是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生成的35. 關于植物激素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長素可用于果實催熟 B.脫落酸能夠促進種子萌發C.赤霉素能夠促進莖的伸長 D.乙烯可用于誘導產生無籽果實36.下圖表示的是四種不同種群中不同年齡的個體所占的比例,其中種群密度可能會越來越小的是( )37.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該害蟲的種群密度將明顯減少,引起該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A.雌蟲生殖能力下降 B.種群的性別比例失調C.雌性個體也減少 D.種群出生率下降38.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個種群、诔靥林兴械聂~是一個種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芊N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組成、性別比例、莘N群密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 B.②④C.②④⑤ D.③⑤.如圖所示為在理想狀態下和自然環境中某生物的種群數量變化曲線。下列對陰影部分的解釋正確的是( )①環境中影響種群增長的阻力、诃h境中允許種群增長的最大值 ③其數量表示種群內遷出的個體數④其數量表示通過生存斗爭被淘汰的個體數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40.下列關于種群數量變動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營養、空間、氣候和無敵害等理想條件下,種群數量增長的數學模型表示為:Nt=N0λtB.一個物種引入新的地區后,一定呈“J”型增長C.對家鼠等有害動物的控制,要盡量降低其K值D.一個呈“S”型增長的種群,數量在K/2左右時增長速率最大41.在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一定數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為AA的有18個,基因型為Aa的有78個,基因型為aa的有4個,則基因型A和a的頻率分別是 ( )【解析】試題分析: 基因型A頻率為(18*2+78)/(18+78+4)*2=57%,所以a=1-57%=43%,選C。考點: 本題考查基因頻率計算,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計算能力。42.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節,對圖示分析正確的( )A.圖中A表示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是形成新物種的前提C.圖中B表示地理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圖中C表示生殖隔離,指兩種生物不能雜交產生后代關于穩態的實現,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血液中的緩沖物質可以調節血漿pHB.腎臟不時地排出內環境中多余的尿素、無機鹽等C.D.肝臟儲存的肝糖在血濃度下降時不斷地釋放入血液中【解析】試題分析: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體外44. 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B.內環境穩態的調節主要依賴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免疫系統C.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是恒定不變的 D.內環境穩態不能維持,機體的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威脅45.下圖是反射弧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刺激c點,檢測各位點電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檢測到b、點有電位變化,說明興奮在同一神經元上是雙向傳導的B.點點C. a處檢測不到電位變化,是由于突觸前膜釋放的是抑制性遞質D.電表不偏轉,電表偏轉兩次考點: 本題考查興奮的傳導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對知識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 46.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時,引起骨骼肌收縮而打寒顫。下列關于該反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該反射的效應器是骨骼肌B.該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體的皮膚【解析版】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文)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8496.html
相關閱讀: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