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揚州市2015-2016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生物(選修)試卷 2015.01(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注意事項:考生答題前將自己的學校、姓名、考號填涂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答選擇題時,將題號后的答案選項字母涂黑;答非選擇題時,將每題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寫在試卷上。考試結束,將答題卡交回。一、單項選擇題:本部分包括20題,每題2分,共4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1.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內環境成分中含有葡萄糖、O2、血紅蛋白等B.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促進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C人體維持體溫恒定只需通過神經調節完成D.健康人餐后胰島素分泌量增加導致血糖濃度明顯升高右圖為人體體液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依次為淋巴、血漿、組織液B. 抗體與抗原結合可能發生在中C.中蛋白質異常減少可能導致組織水腫D.相比,的蛋白質含量最高下列關于人體血糖平衡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糖尿病是由于攝入過量的糖所引起的 B.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 C.血糖的主要是食物中糖類的消化和吸收 D.胰島細胞產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濃度下列對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錯誤的是A神經調節迅速而精確,反應時間短B.人和高等動物的生理活動主要是通過激素調節協調C神經調節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是神經元D.激素調節啟動較慢,持續時間較長C.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過反射弧完成的D.腦干內有呼吸中樞、語言中樞等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6.右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纖維局部放大的示意圖,相關說法錯誤的是A.若乙圖表示神經纖維受到刺激的瞬間膜內外電荷的分布情況,則a、c為興奮部位B.甲圖中結構信號轉換模式為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C.甲圖D.甲圖中所示的結構屬于反射弧的感受器7.下圖為細胞間信息傳遞的幾種方式示意圖,下面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圖甲內分泌細胞產生的激素若是胰島素,則靶細胞主要是肝細胞和肌細胞B. 圖乙可以表示精子與卵細胞結合8.下列有關下丘腦在人體內環境穩態調節中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產生某種興奮并傳遞至大腦皮層,使人產生渴覺B.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調節體溫C.能感知血糖濃度變化并調節有關激素的分泌D.通過垂體調節和控制某些激素的合成與分泌活動屬于分級調節9.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由皮膚、黏膜及溶菌酶等抗菌蛋白構成B.在體液免疫中,由T細胞分化成的效應T細胞分泌細胞因子C.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主要發生在人體的內環境中D.HIV病毒主要攻擊B淋巴細胞導致人體免疫功能缺陷10A.植物體不同的發育時期受多種激素共同作用,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協同作用 B.多數植物激素既有促進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所以具有兩重性C.莖的的背地生長與頂端優勢都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特點D.植11.從右圖所示的實驗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結論是A.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軸切段的頂端部分 B.單側光照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C.生長素只能由形態學上端向下端運輸 D.一定濃度生長素能促進胚軸切段生長12.下列生產措施與預期結果對應一致的是A.播種前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種子——促進種子萌發B.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處理未成熟的果實——可以獲得無子果實C.生長期噴灑適宜濃度的乙烯利——促進種子的形成和果實的發育D.成熟期噴灑一定濃度的細胞分裂素溶液——加速葉片的黃化速度13.下列關于“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的變化”實驗的相關操作,正確的是A.實驗前應對培養液和培養用具進行滅菌處理B.應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從同一培養瓶中吸出等量培養液進行計數C.制片前要輕輕振蕩試管使酵母菌分布均勻,否則實驗數據會偏大D.先將培養液滴在計數板上,輕蓋蓋玻片防止氣泡產生14.關于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A.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B.物質循環沿著食物鏈進行,在營養級之間循環往復C.生態系統穩定性D.研究能量流動的目的就是調整能量流動關系,使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全部流向人類圖為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圖解部分示意圖字母表示能量的,正確的是A.圖中b=h+c+d+e+f+iB.生產者與初級消費者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0%C.草→兔→狼這一中,狼糞便的能量屬于dD.縮短食物鏈可以提高能量傳遞效率1.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措施的敘述,正確的是A.B.C.D.保護生物多樣性意味著禁止對自然資的開發利用17.下是人工濕地處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圖,正確的是A.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于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B.該人工濕地使污水凈化,體現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C.綠藻、黑藻可D.蘆葦在濕地邊沿隨地勢高低分布不同,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A.DNA連接酶將兩個黏性末端連接起B.常使用的運載體有噬菌體和動植物病毒等C.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結合的過程發生在細胞D.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受體細胞即發生基因突變A.蛋白質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質分子結構,使之更加符合人類需要B.蛋白質工程的實質是通過改變氨基酸的結構改變蛋白質的功能C.當前限制蛋白質工程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基因工程技術還不成熟D.蛋白質工程技術中的操作對象是蛋白質或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基因20.科研人員以抗四環素基因為標記基因,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讓大腸桿菌生產鼠的β珠蛋白,治療鼠的鐮刀型細胞貧血癥。下列相關實驗設計不合理的是利用小鼠DNA分子通過PCR克隆出β珠蛋白基B.用加啟動子、抗四環素基因等構建表達載體用Ca+處理大腸桿菌后,將表達載體導入具有四環素抗性的大腸桿菌中用含有四環素的培養基篩選出已經導入β珠蛋白編碼序列的大腸桿菌二、多項選擇題:本包括5題,每題3分,共計15分。每題有不止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全選對得3分,得分。2下列關于人體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的敘述,的是A.通過反射,神經系統能感受病原體的侵入并啟動免疫反應B.激素隨體液運輸到機體特定組織,并對該組織特定的靶細胞發揮作用C.抗體必須借助體液的運輸才能發揮作用,屬于體液調節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細胞產生的特異性免疫活性物質下表中表示的活性物質與其作用的細胞結果均相符的是組別活性物質相應細胞結果①甲狀腺激素幾乎所有的體細胞物質代謝增強胰高血糖素肌肉細胞、肝臟細胞細胞內糖原水解抗原分子B細胞或記憶細胞細胞④神經遞質神經細胞、肌肉細胞細胞興奮A.① B.② C.③ D.④23.下列有關信息傳遞過程,的是A.甲狀腺激素下丘腦B.胚芽鞘尖端生長素胚芽鞘尖端下部C.雌蛾性激素同種雄蛾D.傳出神經末梢突觸小體神經遞質肌肉或腺體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其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碳循環過程中,同時伴隨著能量流動B該生態系統的消費者包括圖中的D、E、F、B C.若E生物數量大量減少,推測短期內生物數量發生的變化是D增加,F減少D.A→C過程中碳流動形式主要以CO2 形式進行,F→B以含碳有機物形式進行下圖為利用生物技術獲得生物新品種的過程,有關說法的是A.A→B過程中一般用4種脫氧核糖核苷酸為原料,并加入一種引物B.A→B過程DNA復制原理,使用DNA聚合酶C.B→C為轉基因綿羊的培育過程,常選用的受體細胞是卵細胞D.B→D為的培育過程,其中④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26.(9分)圖1是人體某種調節方式的示意圖,圖2是持續電刺激小鼠的副交感神經,血液中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濃度的變化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圖1 圖2(1)圖1中A細胞產生的C物質通過圖示途徑,最終作用于B細胞。如果C物質是胰島素,則B細胞是 。寫出C物質從分泌出細胞外到作用于靶細胞所經歷的人體內環境 。(2)如果圖1中A細胞是某人胰島B細胞且功能正常,卻在體內檢測到含有抗胰島素受體的抗體,則他 (填“能“或“不能”)通過注射胰島素有效調節其血糖水平,原因是 。(3)據圖2所示,小鼠體內血糖濃度的調節方式是 。開始刺激后,血糖濃度將_______,原因是 。(4)圖2中胰高血糖素濃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胰島素直接抑制胰島A細胞分泌。若要證實該結論,可在胰島組織中注射_______ ,通過檢測注射前后周圍血液中__________ 的濃度變化確定。27.(8分)科學實驗證明瘦素?瘦素與下丘腦特異性受體結合,攝食瘦素和下丘腦特異性受體結合后,可以促使下丘腦神經元細胞合成和分泌 ,一方面使飽中樞的興奮性 (增強/減弱);同時又使攝食中樞的興奮性 (增強/減弱)。(2)若圖A中c神經元釋放的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抑制,則此時突觸后膜接受這種遞質后的膜內電位是 ,g神經元 (能/不能)將信息傳遞到大腦皮層。(3)刺激神經細胞D,電流計會發生 次偏轉;利用圖B裝置,分別在a側和b側給予適宜刺激,電流計指針出現的現象是 。 。(1)上圖所示免疫方式是 ,不能識別抗原的是圖中細胞 。(2)人體在幼年患過麻疹后,終身不再感染麻疹病毒。當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時,人體免疫系統發揮作用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序號表示)。圖中既參與細胞免疫,又參與體液免疫的細胞是 。(3)據圖所示,細胞D是由 增殖分化形成的。免疫學研究證明,如果細胞D產生了針對核蛋白的化學物質,會引起系統性紅斑狼瘡,該疾病在免疫學中屬于 。接觸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膠江蘇省揚州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調研考試(生物)選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56618.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