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每小題2分,共60分)1.關于滲透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溶液滲透壓是指溶液中溶質微粒對水的吸引力B.血漿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 C.溶液滲透壓的大小與溶質微粒數目無關,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粒的體積D.在37℃時,人的血漿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的滲透壓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內環境穩態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B.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C.人體的細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液、組織液和淋巴D.不同人的體溫,因年齡、性別等的不同存在微小的差異3.下列過程發生在人體內環境中的是?( ) A.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 B.葡萄糖脫氫分解產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質經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 D.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4.取未受操作影響的兩相連的神經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經細胞活性)中,其中一個神經元是與肌肉纖維連接的運動神經元。裝置如下圖,下列各選項分析不正確的是?( )A.分別刺激A、B、C、G、H五處,能引起肌肉纖維收縮的(位置)有5處?B.在B、C兩點接上靈敏的電流計,刺激A和G點,電流計指針都能偏轉?C.D、E、F共同構成了兩個神經元相連接的部位叫突觸?D.刺激E、F點,引起肌肉收縮的時間不同.人體下丘腦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 A.體溫調節 B.水平衡調節 C.內分泌調節 D.血液pH值的調節.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腦受傷,不能說話但能聽懂別人的話。那么受損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 ?( ) A.W區 B.V區 C.S區 D.H區.下列關于機體水和無機鹽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血漿滲透壓降低時,引起口渴 B.機體失水時,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C.血漿滲透壓降低時,抗利尿激素增加 D.機體失水時,血漿滲透壓升高.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時,引起骨骼肌收縮而打起寒顫。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該反射的效應器是骨骼肌 B.該反射弧的反射中樞應包括大腦皮層、下丘腦和垂體C.該反射弧的感受器是主要分布在身體的皮膚中 D.寒冷刺激產生的興奮以電和化學信號的形式在反射弧中傳導和傳遞.下列選項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A.有人注射了青霉素后產生過敏性休克癥狀 B.皮膚對痢疾桿菌的屏障作用C.消化道黏膜阻擋細菌 D.唾液中溶菌酶使大腸桿菌死亡1.下圖代表人體體液免疫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I和細胞Ⅲ均能特異性識別抗原B.在①和⑨所在的階段中可能有吞噬細胞的參與C.細胞Ⅰ和T細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D.圖中免疫活性物質是指抗體、淋巴因子、溶菌酶等1.如圖,若做向光性實驗測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側與背光一側生長素含量之比為1:2,則胚芽鞘尖端背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A.小于2mB.大于1m,小于2mC.大于2mD.無法確定1.宋代蘇軾在《格物粗談?果品》中記載“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并無澀味”。上述敘述中“得氣即發”的“氣”是指?( ) A.氧氣 B.二氧化碳 C.乙烯 D.吲哚乙酸1.假設圖中兩個含生長素(IAA)的瓊脂塊和胚芽鞘尖端所產生的生長素量相同,則一段時間后對a、b、c、d、e、f、g空白瓊脂塊中所含生長素量的分析正確的是(生長素不能透過云母片運輸)?( ) A.f>a=b=d=e>g>c B.a=f>d=e>b=g>cC.c>a=f>d=e>b=g D.c>f=d>a=b>e=g1.下列有關種群特征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不同物種的種群密度往往相差很大B.同一種群的種群密度是不會發生變化的C.年齡組成是指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D.出生率是指種群在單位時間內新出生的個體數目占種群個體總數的比例.右圖表示某物種遷入新環境后,種群增長速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在第10年時經調查該種群數量為200只,估算該種群在此環境中的環境容納量約為?( )A.100只 B.200只C.300只D.400只.以下關于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現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種群中的個體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亞熱帶生長的常綠闊葉林組成一個種群C.馬尾松林地中所有樹木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 D.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食物鏈和食物網.關于群落演替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群落演替是一個群落替代另一個群落的過程B.只有群落的結構受到干擾或破壞,才會出現群落的演替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緩慢 D.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陸地均可發生.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 ) A.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都是破壞性的B.人類活動可以任意對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C.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D.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響.右圖表示生態系統四種成分之間的關系,以下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1和2所包含的所有種群構成群落B.3代表的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4表示生態系統的基石D.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細胞呼吸.一塊甘蔗田棄耕幾年后,形成了雜草地,該草地群落中?( ) A.沒有水平結構 B.動物沒有分層現象 C.物種組成比甘蔗田復雜 D.植物沒有垂直結構.當前,我國農業的發展已由科技含量較低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現代農業雖然產量大大提高,但由于大量施用化肥、農藥,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因此我國政府正大力推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的生態農業。下列關于生態農業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生態農業系統中食物鏈和營養級越多,在能量流動中消耗的能量越少B.生態農業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現代農業的高C.生態農業系統設計的指導原則是實現生態系統的能量和物質的多級利用D.生態農業系統屬于人工生態系統,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下列實例中屬于競爭的是?( ) .白蟻和它腸道內的鞭毛蟲 .蛔蟲和人 .青霉菌株分泌青霉素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 .狼和兔23.在右圖所示的食物網中,如果每個營養級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虎要獲得1KJ能量,則至少需要消耗草的能量為?( ) A.150KJ B.25 KJ C.100 KJ D.75 KJ.下列關于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在森林中,當害蟲增加時食蟲鳥也會增多,這樣害蟲種群的增長就受到抑制,這屬于生物群落內的負反饋調節B.生態系統能維持相對穩定是由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C.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不存在負反饋調節D.當外界干擾因素的強度超過一定限度時,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會迅速喪失.下列關于碳循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全過程都在生物群落中進行 B.碳元素都是以光合作用的方式進人生物群落 C.生物群落的碳元素都通過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回歸無機環境 D.能量作為動力,使物質循環得以進行27.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鳥類的“求偶炫耀”不屬于行為信息 B.信息可以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C.信息沿食物鏈從低營養級向高營養級傳遞 D.植物都通過化學物質傳遞信息.下列有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中生物種類越多,自動調節能力越強,抵復力穩定性越大B.有些植物,如萵苣、茄、煙草的種子必須接受一定的化學信息才能萌發C.生態系統穩定性調節的原理是負反饋調節D.物理信息的來源可以是無機環境,也可以是生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就是在下列哪三個層次上采取保護措施?( ) A.基因、染色體、細胞 B.細胞、物種、生物圈C.基因、物種、生態系統 D.物種、種群、生態系統.蒼蠅的平衡棒原理被應用于運載火箭的研制中,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 )A.潛在使用價值 B. 直接價值 C.間接使用價值 D. 生態價值二、非選擇題(40分)31. (5分)下圖一是生長素發現的燕麥向光性實驗的圖解,請根據圖解回答下面的問題:(1)圖一顯示燕麥胚芽鞘在單測光下的向光彎曲生長,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導致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的原因是 。(2)圖二是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圖解,從圖解可以看出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靈敏度不同,反應最靈敏的是 。從圖解還可以看出生長素的主要作用是 ,這種作用的一個明顯特點是 。32.(6分)內環境是人體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內環境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是人體完成各項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右圖為人體某組織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用箭頭和圖中字母表示出內環境組成部分三者之間的關系 。(2分) (2)下圖表示人體血糖來源和去路,圖中⑤過程進行的主要場所是 ;⑥代表的物質主要存在于 細胞。促進②分解為血糖和③轉變為血糖的激素有 ,在血糖調節過程中,它們表現為 作用。(9分)右下圖為人體反射弧模式圖。結合圖解回答下面的問題。(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用圖中數字和箭頭表示一個反射弧 (2分)(2)當神經纖維的某處受到刺激產生興奮時膜電位表現為 。神經沖動傳導的方向與膜 電流方向一致。(3)興奮在神經元之間是通過 來傳遞的,其組成包括突觸前膜青海省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題 暫缺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34302.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