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上)高二級期末考試生 物 (文科)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9頁,滿分100分,考試用時6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考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另發的答題卷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的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一、單項選擇題I: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種群數量特征的是( )A.年齡結構 B.性別比例 C.水平結構 D.出生率2.演替過程中灌木逐漸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灌木繁殖能力較強 B.草本植物壽命較短C.草本植物較為低等 D.灌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的陽光3.下列有關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影響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要遠遠超過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響B.人類活動對群落的影響往往是破壞性的C.人類活動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進行演替D.人類活動可以任意對生物與環境的相互關系加以控制4.下列敘述中符合種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區灰倉鼠每年新增的個體數? B.一畝水稻的年產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雜草的數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鯽魚的數量5.下列關于群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植物群落垂直分層現象與光照有關 B.動物垂直分層現象與植物有關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現象與地形有關 D.動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勻的6.在生態系統中,碳元素在無機環境和生物群落間循環的主要形式是( )A.二氧化碳 ?B.碳酸鹽 C.碳酸 ? D.糖7.食物網具有的特征是( )A.每一種生物都被多種生物捕食 B.有很多互有聯系的食物鏈C.每一種動物可以吃多種植物 D.每一種生物都只位于一條食物鏈上8.在生態系統中,以植食性動物為食的動物稱為( )A.第二營養級 ? B.三級消費者 C.次級消費者 ?D.初級消費者9.調查得知某河流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共有4個營養級(以a、b、c、d表示)。經測定,一年中流經這4個營養級的能量如下表,那么該生態系統中初級消費者是( )營養級能量(J?m-2)a141.10×105b15.91×105c0.88×105d871.27×105? A.a ? ? B.b? C.c ? D.d10.流經某一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 )A.照射到該生態系統中的全部太陽能B.該生態系統中所有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體內的能量C.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體內的能量D.該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11.分析如圖曲線,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進行海洋漁業捕撈的最佳時期是C時期B.影響C~D段種群數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天敵、生活空間和資源等C.該種群數量在E點達到K值?D.該曲線可代表酵母菌在錐形瓶中的生長曲線12.下圖表示種群在無環境阻力狀況下增長的是( )13.太平洋一個小島上的某野兔種群數量變化如下表: 年份(年)1920192519301935194019451950數量(百只)130200398990135012901190?? 該種群增長率最大的時期為( ) A.1925年~1930年 B.1930年~1935年C.1940年~1945年 D.1945年~1950年14.下面關于生物群落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B.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種類分布也有差異C.動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賴于植物D.在動物群落中沒有水平結構15.從生物學角度看,下列哪句古詩表現為物種間競爭關系( )A.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B.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16.與有絲分裂相比,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是 ( )A.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B.同源染色體聯會C.有紡錘體形成 D.著絲點分開17.卵原細胞中染色體數目與卵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之比為 ( )A.1:2 B.1:1 C.2:1 D.4:118.下列關于基因、DNA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C.基因是DNA的任意片段 D.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19.右圖所示細胞的生命活動過程是 ( )A.減數分裂 B.有絲分裂 C.受精作用 D..細胞分化20.大腸桿菌的DNA位于 ( )A.擬核 B.細胞核 C.核糖體 D.葉綠體21.為鑒別一株高莖豌豆是否為純合子,最簡便的方法是 ( )A.正交 B.反交 C.測交 D.自交22.一對雜合黑豚鼠產仔4只,4只鼠仔的表現型可能是 ( )A.三黑一白 B.全部黑色 C.二黑二白 D.以上三種都有可能23.番茄中,缺刻葉(C)對馬鈴薯葉(c)為顯性,紫莖(A)對綠莖(a)為顯性,兩對性狀相互獨立,從圖六可以推出,Ⅰ的表現型為A.缺刻葉紫莖 B.缺刻葉綠莖C.馬鈴薯葉紫莖 D.馬鈴薯葉綠莖24 .赫爾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 ( )A.DNA是遺傳物質 B.蛋白質是遺傳物質C.S是構成核酸的主要元素 D.噬菌體病毒中只有DNA,沒有蛋白質25.在右圖所示的細胞中,可稱為同源染色體的是 ( )A.a與b B.A與B C.B與C D.a與a’ 26.DNA復制是指以親代DNA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過程。參與該過程的物質不包括( )A.DNA B.DNA聚合酶 C.脫氧核苷酸 D.核糖核苷酸27.豌豆高莖對矮莖為顯性。將純合的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獲得F1代,將F1代自交獲得F2群體,下表數據符合F2群體性狀分離比例的是 ( )選項高莖豌豆株數(株)矮莖豌豆株數(株)A720232B501520C4011300D52010612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的身高與體重是一對相對性狀 B.表現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C.D與d、D與D、d與d都是等位基因 D.雜合子的自交后代可能出現純合子29.將雙鏈都有15N標記的1 個DNA 分子,放人含14N的培養液液中,經過3代復制后,有15N標記的DNA 分子的數量是( )A.l 個 B.2 個 C.4 個 D.8 個30.下列選項中,屬于測交實驗的是 (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二、單項選擇題Ⅱ: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31.調查某菜園蚯蚓數量的適宜方法是( )A.直接計算法 B.樣方法C.目測估計法 D.標志重捕法32.下列有關種群數量變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增長型種群的種群數量在近期內一定會不斷增加B.在環境條件沒有劇烈變化時,種群數量增長趨勢總呈現S型C.農業生產中利用性引誘劑可以直接明顯降低種群數量D.種群數量與該種群個體大小有關,而與種群所處的環境條件無關33.有人發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運動,以支援糧食短缺地區的災民。運用生態學只是對此的合理解釋是( )A.多吃肉食會增加心血管的發病率B.直接以低營養級的生物為食將消耗生態系統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糧食總量更多D.節省的肉食可以幫助災民提高營養水平3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一種蜣螂專以大象糞便為食,則該種蜣螂最多能獲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當狼捕食兔子并同化為自身的有機物時,能量就從第一營養級流入第二營養級C.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能量就從非生物環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態系統的能量是伴隨物質而循環利用的35.下圖為植物群落生長的分層現象,對此解釋不正確的是 ( )。A.分層現象是植物群落與環境條件相互聯系的一種形式B.決定這種現象的環境因素除光照外,還有溫度和濕度等C.種植玉米時,因植物群落分層現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農業生產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象,合理搭配種植的品種36.生態學家高斯做過一個實驗,在0.5 mL培養液中放入5個大草履蟲,然后每隔24小時統計一次大草履蟲的數量。大草履蟲種群數量變化的曲線圖為( )37.在大量使用1(化肥)、2(農藥)、3(普通洗衣粉)、4(石油)和5(高含硫煤炭)這幾種物質中,能促使赤潮發生的是( )A.1和2 B.3和1 ? C.2和4 ? D.3和538.在一定時間內,某生態系統中全部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值為a,全部消費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b,全部分解者所獲得的能量值為c,則a、b、c之間的關系是( )A.a=b+c ?B.a>b+c C.a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60337.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