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2012年高二政治下冊期末調研題
一、(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把答案的字母序號填在答題卡上。)
1.下列關于哲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B、哲學是關于自然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C、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D、任何哲學都是任何時代的精華
2.下列觀點中,體現主觀唯心主義觀點的有( )
①心外無物 ②存在即被感知 ③物是觀念的集合 ④氣者,理之依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 )
A、思維和存在何為第一性 B、是否承認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C、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否具有同一性 D、思維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4.“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對著句話認識正確的是( )
A、這是一種唯物主義的觀點 B、這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C、這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D、這是一種形而上學的觀點
5.“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這句話體現的哲理是( )
A、人不能服從自然,要改造自然
B、事物運動的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C、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改造客觀規律使之為人服務
D、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
6.魯迅說“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可袼,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然而,他們寫出的,也不過是三只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這說明了( )
A、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B、意識的內容是自客觀物質世界
C、神鬼事物虛幻的正確的反映 D、神鬼觀念是人憑空神思出的
7.成語是我國傳統化的精華之一,如“畫餅充饑”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這兩個成語都強調了( )
A、物質的作用 B、意識的作用
C、意識對物質的決定作用 D、物質的反作用
8.實際上,我們知道“畫餅”并不能真正“充饑”,“望梅”也不能真正“止渴”,這是因為( )
A、意識不能代替物質B、意識可以代替物質
C、精神的東西并不重要 D、物質和意識沒有區別
9.下列說法中有體現實踐決定認識的原理的有( )
A、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B、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C、不積圭步,無以至千里 D、城門失火,秧及魚池
10.“真理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謬誤”這說明真理具有( )
A、條件性 D、反復性 C、客觀性 D、絕對性
11.毛澤東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樣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辈牧险f明的主要哲理是( )
A、實踐是認識的 B、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C、人類認識是無限發展的 D、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
12.下列既體現聯系的觀點,又體現發展的觀點的一項是 ( )
A、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B、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C、邯鄲學步 D、唇亡齒寒
13.每逢羊年,我國嬰兒出生率都明顯下降,這主要于民間迷信“羊年不宜生育”的說法!把蚰瓴灰松钡恼f法( )
A、體現了一事物總是和其他事物無條件的聯系著
B、說明了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具體的
C、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
D、否定了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14.“詞不離句,句不離章”是記英語單詞的一個有效辦法。對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事物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B、要學會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
C、認識事物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D、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直接聯系
15.發展不僅要關注經濟指標,而且要關注人指標、資指標和環境指標。發展決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與上述要求符合的哲理是( )
①做工作必須樹立整體觀念和全局思想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要善于全面地分析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6.清代書畫家鄭板橋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說:他是“四十年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減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這一詩句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②量變是質變的基礎,沒有量的積累就沒有質的飛躍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互聯網等各種現代化通訊傳播手段在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方便的同時,也帶新的困擾,如“信息焦慮癥”。上述材料表明( )
A、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看事物要一分為二 D、要抓住主要矛盾
18.下列表述中,能夠體現認識事物要把握主要矛盾的原理是()
A、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B、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C、牽牛要牽牛鼻子 D、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19.《莊子•刻意》中說:“吹啕呼吸,吐故納新!背烧Z“吐故納新”由此形成。這一成語包含的哲學原理的( )
A、新事物曲折中前進的原理 B、辯證否定的原理
C、對立統一原理 D、量變質變的關系原理
20.對待中國傳統化,毛澤東同志歷是實事求是、科學分析的。他指出:“應該充分地利用遺產,要批判地利用遺產!痹趯Υ齻鹘y化上毛澤東堅持了( )
①辯證的否定觀 ②形而上學的否定觀
③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國務院機構改革,簡稱為“大部制”改革,自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以,受到國際國內廣泛關注。對此次改革不正確的認識是( )
A、上層建筑的不斷改革,是能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的
B、通過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方式解決
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促進經濟基礎的完善
D、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2.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要把是否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突出問題和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先進性教育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從哲學角度看,這是因為( )
A、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
B、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D、人民群眾的世界觀總是正確的
23.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該看他取得什么!睂Υ死斫庹_的是( )
A、人的價值主要通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體現出
B、人的價值只表現在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上
C、個人不應當向社會索取
D、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24.“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從詩句中可以看出( )
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
B、在不同的自然條件下,景色是不同的
C、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
D、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相同
25.雷鋒在日記中寫到:“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這體現的哲理是( )
A、努力奉獻的人會有許多人生樂趣
B、助人為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種行為
C、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
D、對一個人的價值的評價主要是看他的勞動報酬
二、非:(共4題,共50分)
26.某市農村面積廣,地域差別大,區域發展不平衡。為了落實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歷史任務,決定從2007年起啟動實施“千村推進百村示范工程”,根據各地農村的不同情況確定重點,首批選擇了了100個示范村和900個推進村進行試驗。通過這些村的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進,探索出一條適合當地特點的新農村建設路子,起到典型示范、以點帶面的效果!
請結合材料分析該市的做法體現了哪些辯證法道理?(10分)
27.紅軍長征勝利已經70多年。紅軍長征不僅歌頌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普寫了豪情萬大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和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全黨全國人民必須大力弘揚長征精神。
結合材料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說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為什么要大力弘揚長征精神?(8分)
28.材料一:廣州亞運會的志愿者很多,據說只是城市志愿者就達到6萬,直觀的說,每隔10米左右就有一個志愿者,寬闊的大路上每個路口都有志愿者,在媒體村每個樓下都有幾名志愿者在站立。也就是說,如果你把眼睛閉上,只要再睜開,出現在你面前的肯定是志愿者。
材料二: 廣州亞運會期間,志愿者中相當一部分是面臨就業的大四畢業生。魏國華說,亞組委已聯系經貿委、勞動局等部門,將借鑒上海世博會的經驗,為即將畢業的志愿者們安排專場的招聘會。但是大學即將畢業的曉亮同學準備自主創業,計劃籌資10萬元成立一家網絡公司。
結合以上材料,請運用人生價值的有關知識回答:
在職業理想的選擇上我們應該怎樣堅持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及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14分)
29.材料一:氣候變化問題最初是作為環境問題而由科學家討論的,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較早也大多出現在科學類雜志上。上世紀70年代有人開始將環境、氣候變化、外交和安全等問題聯系起,80年代氣候變化問題逐漸引起了大眾關注,90年代全球氣候變化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重大戰略性問題。2009年12月,在丹麥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就應對氣候變化通過了《哥本哈根協議》,達成了廣泛共識,取得了重要而積極的成果。
材料二: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堅持節約資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發展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把建設資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在全社會倡導綠色生活,使每一個公民、每一個家庭都成為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自覺節儉消費,崇尚綠色生活,為低碳減排貢獻力量。
(1)結合材料一,運用辯證唯物論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6分)
(2)結合材料對“氣候變化問題重要性”的認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觀點說明人類是怎樣追求和發展真理的?(6分)
(3)結合材料,請草擬關于“低碳生活”倡議書的幾點提綱,并寫出相應的哲學依據。(至少三點)(6分)
如:要堅持廢物利用,減少用紙,循環利用教科書等------依據: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j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6763.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