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高二政治下冊化生活第四時復習訓練題及答案
一、
1.我國已將“數字圖書館”納入國家“863”計劃和國家“十五”重點項目,大量的化遺產已經轉化成數字化形態。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經有了宣傳網頁,“故宮化遺產數字化應用研究”和“敦煌數字化虛擬洞窟”計劃已經啟動。這說明( )
A.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B.當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促進了化傳播的繼承和發展
C.科學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D.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因素
2.建筑專家稱北京菊兒胡同“是東方的,并且是中國的”,“有地方色彩,但又是嶄新的”。說明菊兒胡同建筑化( )
① 是中華民族燦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② 具有繼承性
③ 是中國優秀傳統化的重要標志之一 ④ 是傳統學術思想道德觀念的歷史積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在傳統化中,能被稱為民族精神火炬的是( )
A.傳統習俗 B.傳統建筑 C.傳統藝 D.傳統思想
4.今天,全國上下都在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一觀念與傳統化中的“貴和”思想可以說是一脈相承。這表明( )
A.傳統化具有鮮明民族性 B.傳統化的具體內涵是不變的
C.傳統化一直在發揮積極作用 D.傳統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5.在臺灣城鄉,祭祀孔子的廟隨處可見。許多臺胞到東參觀訪問時,都要去曲阜“三孔”圣地。這說明( )
A.傳統化具有相對穩定性 B.傳統化的內涵因時而變
C.傳統化具有鮮明民族性 D.傳統化對社會起推動作用
6.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齊家立國平天下。而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對我們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富有啟迪。這說明( )
①傳統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②先進的現代化與優秀的傳統化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③弘揚傳統化就能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④ 我們要善于從優秀的傳統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于荀子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為人如果掌握自然規律,就能使天地萬物為人服務),正確的態度和做法是
①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② 有所淘汰,有所發揚
③批判繼承,與時俱進 ④ 兼收并蓄,為我所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中國的傳統節日大多產生于農耕時代,隨著社會的變遷,其賴以生息延續的化土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習俗已經不適應這個時代,也無法吸引現代人的關注。這表明傳統化( )
① 其相應內容應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 ② 當前已沒有傳播、繼承的必要
③ 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④ 對其中落后、腐朽的東西,必須自覺加以改造和剔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古代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有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人!边@說明( )
A.為了追求共產主義,天祥和夏明翰把生死置之度外
B.化具有繼承性,但它的具體內涵又能因時而變
C.天祥和夏明翰的共同之處是從根本上為人民的利益而獻身
D.化具有多樣性
10.下列選項中屬于傳統化的是:
①傳統習俗 ②北京故宮長城 ③張家界自然風景區
④《論語》 ⑤達.芬奇《最后的晚餐》 ⑥延安寶塔
A.①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⑥
11.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齊家立國平天下。而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對我們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富有啟迪。這說明
①傳統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②先進的現代化與優秀的傳統化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③弘揚傳統化就能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④我們要善于從優秀的傳統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對于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意為人如果掌握自然規律,就能夠使天地萬物為人服務),不正確的態度和做法是
A.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B.有所淘汰,有所發揚
C.批判繼承,與時俱進 D.兼收并蓄,統統拿
化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經濟全球化雖對民族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不可能消除化的多樣性;卮13-14題。
13.報載,當中國年輕人熱衷過“洋節”的時候,韓國要與中國聯合向聯合國教科組織申報“端午節”為化遺產。因此有關專家強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作為民族化的載體,對其理解正確的有
①民族節日是一個民族歷史化的長期積淀②從不同民族的節日中,能夠感受到世界化的多樣性③慶祝民族節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④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日是世界化多樣性的唯一表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長期以,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化傳播手段,大肆鼓吹其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傳統化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世界正在走向一體化,化間的沖突必然會導致民族化的消失 ②既要開展不同化間的交流,更要繼承和發揚我國民族傳統化 ③對外開放的同時,還要堅決抵御國外敵對勢力對我國的化侵略 ④承認世界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化,必須遵循各國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傳統無處不在,我們都生活在傳統之中。今日中國的發展,就植根于中國的傳統化之中;卮15-17題。
15.傳統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定性的化。傳統化具有______等特點。
①產生于過去,打上了歷史的烙、趲в凶约好褡宓纳盛鄄粌H存在于歷史,而且存在于現實之中④滲透在現實生活中的各個領域,鉗制著人們的交往方式和思維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泵糠曛星锛压潱{兩岸都會慶祝這一傳統節日。體現了
①中華民族有共同的傳統習俗 ②海峽兩岸同根同種,血脈相通
③海峽兩岸人民對祖國統一大業的認同 ④海峽兩岸社會制度相同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7.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兑讉鳌分姓f:“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業!苯,“憂患意識”一詞頻繁出現在黨和政府的件及領導人的講話中。這表明,中國傳統思想
A.即將成為中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B.影響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中國的發展道路
C.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財富,應當毫無保留地繼承
D.是最優秀的傳統化,應當成為全世界的主流思想
18.甲同學說,如果沒有傳統化,我們的生活將失去精神家園,我們必須全盤繼承傳統化。乙同學說,傳統化是包袱,是一種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應該全都擯棄。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乙同學說得對,新時代要有新內容
B.甲同學說得對,傳統化具有繼承性,沒有化的繼承,就沒有化的積累
C.甲乙同學說得都對,我們無法去評判
D.甲乙同學的觀點都不對,對待傳統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19.只有立足于時代和民族的需要,并同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結合在一起的繼承,才是對優秀傳統的真正繼承。這說明( )
A.要正確對待傳統化 B.對待傳統化的正確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C.化在繼承中發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D.優秀傳統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0.封建社會韓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的實質是使法律成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維護封建君主的統治。現如今,我們黨和政府堅持依法治國的原則,其根本目的是保證人民充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力,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這一變化說明( )
11.傳統化具有民族性 ②對傳統化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
③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④ 傳統化會因時而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對我國古代化的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都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家爭鳴”對中國傳統化的影響集中反映了( )
A.社會制度的更替影響化發展 B.科學技術推動化發展
C.思想運動促進化發展 D.教育活動影響化傳承
22.現代世界各國,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發展科學技術放在突出的位置。這是因為( )
① 經濟和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 ② 科技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③ 科技進步是推動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④ 科技對各國影響的深度是一樣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3.當前形勢下,我們既要進行化繼承,又要實施化創新,應如何看待繼承和發展關系[高考資網KS5U.CO]
① 繼承和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②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
③ 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④ 對傳統化應辯證地繼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4.近幾年,“韓流”吹遍世界。韓劇中普遍流露的對于本國傳統化的肯定,對仁義禮愛等的張揚,正是我國一些國產劇所拋棄的。這啟迪我們
①大力弘揚民族優秀傳統化 ②對待傳統化應該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③化產品應汲取傳統化的精華,體現時代精神 ④化產品盡量模仿韓劇的情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5.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對我國古代化的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鞍偌覡庿Q”對中國傳統化的影響集中反映了
A.社會制度的更替影響化發展 B.科學技術推動化發展
C.思想運動促進化發展 D.教育活動影響化傳承
二、非
26.化是人類特有的現象,對于現代人而言,化繼承就是要接受傳統化,化發展就是摒棄傳統化。
27.鏡頭一:2005年4月28日晚,大陸訪問的臺灣國民黨主席連戰一行數十人到北京老舍茶館品茶、聽戲。茶館紅燈高掛,黑褐色八仙桌上擺放著黃白花紋的細瓷蓋碗,身著長袍馬褂和旗袍的服務員穿梭往。服務員首先為連戰等客人斟上了千元一斤的大佛龍井茶,后又換上了濃香撲鼻的茉莉花茶。更吸引客人的是一組充滿京腔京韻的演出,包括京劇、單弦、清宮禮儀、含燈大鼓、頂技、五音聯彈等。整個晚上,兩岸同胞共同沉浸在中華傳統化的情愫里。表演快結束時,連戰主席欣然揮筆寫下“振興茶化,祥和兩岸情。”
(1)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在推動祖國統一大業中,中華民族的傳統化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請結合傳統化的特點,說明中華民族的傳統化在推動祖國統一大業中的作用。
(2)對待傳統化,歷有兩種錯誤的態度: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請結合以上兩組鏡頭說明我們應當如何正確對待中華民族的傳統化?
參考答案:
1—5:BDCDC 6—10:BACBA 11—15:BDABA 16—20:CBDCB 21-25:CCAAC
(3)簡單地認為化繼承就是要接受傳統化或化發展就是摒棄傳統化的觀點在思想上是片面的,在行動上是有害的。我們要正確把握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做自覺的化傳承者和享用者。
(2)中華民族傳統化遠流長、博大精深,品茶、聽戲、祭祖等作為民族化的一部分,已經深深地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對待中華民族傳統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對于其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其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要自覺地加以改造和剔除。在對待中華民族傳統化問題上,要堅決反對全盤接受或全盤否定的錯誤做法。
j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6953.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