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及參考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單選題,每題1.5分,共60分)
1、在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有許多注意事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調查的人群要隨機抽樣B.調查的人群基數要大,基數不能太小
C.要調查群體發病率較低的單基因遺傳病
D.要調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內的所有家庭成員
2、下列細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男性的精原細胞②二倍體西瓜配子細胞 ③四倍體水稻的配子細胞 ④果蠅的初級精母細胞 ⑤人的極體 ⑥二倍體水稻進行花藥離體培養,將其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的細胞
A.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 D.①②⑤⑥
3、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含有奇數個染色體組的個體,一般不能產生正常可育的配子
B.人類有23對染色體,所以人類基因組計劃檢測23條染色體上的DNA序列
C.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生物體,一定不是單倍體
D.一個體細胞中任意兩個染色體組之間的染色體形態、數目一定相同
4、以下情況,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 )
①21三體綜合征患者細胞中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 ②染色體之間發生了相應部位的交叉互換 ③染色體數目增加或減少、芑ㄋ庪x體培養后長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體之間自由組合 ⑥染色體上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哓埥芯C合征患者細胞中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
A.④⑤⑥B.③④⑤⑦C.①③④⑤⑦D.①③④⑦
5、利用某種植物的花粉離體培養得到的植物體基因型為AABB。這種植物正常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成是( )

6、下列關于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是導致生殖隔離的前提
B.只有經過基因突變、自然選擇及隔離才能形成新物種
C.生物體內的染色體變異屬于突變D.環境條件穩定時種群的基因頻率也會發生變化
7、下列觀點不符合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是(  )
A.自然選擇可引起種群基因頻率發生定向改變
B.馬和驢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馬和驢之間不存在生殖隔離
C.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D.野兔的保護色和鷹銳利的目光是它們共同進化的結果

8、右圖表示某生物細胞中兩條染色體及其部分基因。下列四種情況的產生不屬于該細胞染色體結構變異的是( )

9.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基因工程經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為目的基因
B、基因工程常用的運載體質粒只存在于細菌中
C、通常用一種限制酶處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同一種處理運載體DNA
D、為育成抗除草劑的作物新品種,導入抗除草的基因時只能以受精卵為受休
10.下列有關穩態與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內環境是由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組成的
B.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合成并釋放
C.免疫系統受損使患癌癥的幾率大大提高
D.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協同作用,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穩定
11.正常情況下,轉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種組織細胞內,以心臟和肝臟活性最高,在血漿中活性很低。當某種原因使細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組織壞死細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轉氨酶進入血漿。這項事實可作為下列哪項結論的證據
A.內環境是不穩定的,其穩態是不存在的
B.內環境的生化指標能反映機體的健康狀況,可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C.穩態的動態變化將不利于機體的正常代謝
D.內環境的穩態不受細胞代謝過程的影響
12.在人體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的甲狀腺激素卻使人體產熱量增加4200kJ。說明了激素調節具有
A.通過體液運輸 B.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C.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 D.微量和高效的特點
13.關于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血漿滲透壓降低時,引起口渴
B.機體失水時,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
C.抗利尿激素使腎小管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強
D.抗利尿激素由垂體合成和分泌
14、某些麻醉劑是一種神經遞質的阻斷劑,當人體使用這些麻醉劑后,痛覺失去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經的傳遞功能正常,這一事實說明( )
A.不同的神經纖維是以不同的神經遞質傳遞 B.不同的神經元之間的神經遞質可能不同
C.所有的神經元之間的神經遞質可能相同 D.麻醉劑作用于大腦皮層,使痛覺中樞失去功能
15.下列有關突觸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突觸前膜與后膜之間有間隙 B.興奮由電信號轉變成化學信號,再轉變成電信號
C.興奮在突觸處只能由前膜傳向后膜 D.突觸前后兩個神經元的興奮是同步的
16.在一條離體的神經纖維中段施加電刺激,使其興奮,則
A.所產生的神經沖動向軸突末梢方向傳導
B.鄰近的未興奮部分表現為膜內正電、膜外負電
C.所產生的神經沖動向樹突末梢方向傳導
D.興奮部位的膜外由正電變為負電,膜內由負電變為正電
17.做膝跳反射實驗前先告知受試者有思想準備,結果實驗現象不明顯,其原因是
A.反射弧發生變化B.傳出神經受阻
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級中樞對低級中樞有調節作用
18.人體下丘腦不能完成的生理功能是
A.體溫調節  B.水平衡調節 C.內分泌調節   D.血液pH值的調節
19.皮膚、腸黏膜組織發生炎癥時,產生和釋放的組織胺使毛細血管舒張和通透性增大,血漿滲入組織間隙而形成水腫。組織胺對血管的調節方式為
A.激素調節 B.體液調節
C.高級神經中樞調節 D.神經—體液—免疫調節
20.下列各組激素,由同一種內分泌腺分泌的是
A.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甲狀腺激素 B.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C.雄激素、雌激素、腎上腺素 D.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
21.右圖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攝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曲線甲為糖尿病患者
B.AB段血糖升高最可能是因為肝糖原分解
C.能夠促進BC過程進行的激素是胰島素
D.CD段表明人體血糖濃度處于動態平衡中
22.激素作為一種化學信使,能把某種調節的信息由內分泌細胞攜帶至靶細胞。下圖表示影響血糖調節的因素及激素發揮作用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
 

A.影響胰島A細胞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 糖含量升高
B.刺激X→①→②→③→胰島A細胞是體液調節,②位于垂體
C.刺激X→①→②→③→胰島A細胞是神經調節,②位于大腦皮層
D.靶細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使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質轉化為血糖
23.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一類疾病是
A.病原體感染機體而引發的疾病,有傳染性
B.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發的疾病、無傳染性
C.人體免疫系統對自身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損傷而引發的疾病
D.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物質的刺激而引發的過敏反應
24.人體大面積燒傷時,若護理不當,易發生感染而引起嚴重后果。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體液大量喪失B.非特異性免疫減弱C.特異性免疫減弱 D.營養物質不能及時補充
25.下列過程中不屬于體液免疫過程的是
A.形成漿細胞 B.抗原處理、呈遞和識別的階段
C.形成效應T細胞 D.漿細胞產生抗體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
26.特異性免疫的物質基礎不包括
A、免疫器官 B、免疫細胞
C、各種抗體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鹽酸
27.如果給人體注射滅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預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滅活病毒在體內引起的免疫反應,正確的是
A.B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漿細胞,能使靶細胞裂解
B.T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T細胞,能使靶細胞裂解
C.吞噬細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應細胞,能產生相應的抗體
D.淋巴細胞吞噬該病毒后形成記憶細胞,能釋放白細胞介素
28、下列現象與植物激素的作用無關的是( )
A.青香蕉與熟蘋果放在一起容易成熟 B.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瘋長 
C.萎蔫的青菜葉浸泡清水后逐漸變得硬挺D.松樹的樹形為寶塔狀
29.2,4—D是一種植物生長素類似物,在農業生產上常?捎盟鳛殡p子葉植物雜草的除草劑,下列符合其除草原理的是
A.低濃度時,抑制植物生長 B.低濃度時,促進植物生長
C.高濃度時,抑制植物生長 D.高濃度時,促進植物生長
30.用同位素14C標記的吲哚乙酸來處理一段枝條的一端,然后探測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條及位置如圖,下列有關處理方法及結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A.處理甲圖中A端,不可能在甲圖中的B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B.處理乙圖中A端,能在乙圖中的B端探測到 14C的存在
C.處理乙圖中B端,能在乙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D.處理甲圖中B端,能在甲圖中的A端探測到14C的存在
31.農業科技人員做了兩個實驗(1)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末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獲得無籽番茄。(2)用四倍體西瓜與二倍體西瓜雜交,獲得三倍體西瓜植株,給其雌蕊授以二倍體西瓜花粉,子房發育成無籽西瓜。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
A.上述無籽番茄性狀能遺傳 B.若取無籽番茄植株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所結果實中有種子
C.上述無籽西瓜無性繁殖后,無籽性狀不能遺傳
D.若取上述無籽西瓜無性繁殖,長成的植株子房壁細胞含有4個染色體組

32.如圖所示,圖甲表示胚芽鞘受到單側光的照射;圖乙表示不同濃度生長素溶液對胚芽鞘生長的影響,如果圖甲中b處的生長素濃度為m,設a處的生長素濃度為X,則
A.m<X<n
B.0<X<m
C.n<X<i
D.X>i


 

33.一對夫婦生一兩個孩子計算,人口學家統計和預測,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約20—40年,美國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將會相對穩定,德國人口將減少。預測人口的這種增減動態主要決定于
A.種群數量和密度 B.種群年齡結構
C.種群性別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34. 在對某種兔的種群密度的調查中,第一次捕獲并標志36只,第二次捕獲25只,其中有標志兔12只,則該種群的總數量為
A、36 B、75 C、12 D、300
35.有關“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動態變化”的實驗,正確的敘述是
A.改變培養液的pH值不影響K值(環境容納量)大小
B.用樣方法調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數量的變化
C.營養條件并非是影響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唯一因素
D.取適量培養液滴于普通載玻片后對酵母菌準確計數
36.下圖表示某種魚遷入一生態系統后,種群數量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t0~t2時間內,種群數量呈“J”型增長
B.若在t2時種群的數量為N,則在t1時種群的數量約為N/2
C.捕獲該魚的最佳時期為t2時
D.在t1~t2時,該魚的種群數量呈下降趨勢
37.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A.可以采用樣方法調查某種昆蟲卵的密度
B.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的種群密度不宜用樣方法
C.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
D.應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時,標志要非常醒目
38.大多數生物群落在空間上有垂直分層現象,稱為群落的垂直結構。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動物垂直分層現象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溫度、食物 B.溫度、光照 C.濕度、溫度 D.光照、食物
39. 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
A.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
B.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定性的降低
C.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降低
D.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
40.表示物種Ⅰ和物種Ⅱ是捕食者與被捕食者關系的是
 

二、簡答題(請按題序答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共4大題,40分。)
41.(10分)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內環境穩態的維持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下面是人體某組織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在“[ ]”中寫字母,在“——”上寫名稱。)

(1)圖中A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 ] 。
(2)日常生活中,如果飲水過少或吃的食物偏咸,會導致內環境的滲透壓 ,但機體能通過體液和 的共同調節,使內環境的滲透壓保持相對穩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則不利于身體健康。此時機體會處于饑餓狀態,但一般情況下,體內的血糖仍能維持相對穩定。是因為胰島分泌 (填激素) 增加,作用于 (靶細胞),使葡萄糖增加,并進入血液使血糖維持相對穩定。
42.(10分)右圖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圖。請回答

(1)調控該反射的高級中樞位于 。
(2)2代表傳入神經元細胞體,則下列關于反射弧結構的表述,錯誤的是
A. 6代表感受器 B.1代表傳出神經 C.3代表突觸 D.5代表效應器
(3)興奮在3中的傳導是單向的,這是因為 _____________ ,突觸后膜上受體的化學本質是 。
(4)如果將1中神經纖維取出一段進行如下圖的實驗,請分析回答:如果將a.b兩電極置于神經纖維膜外,同時在c處給以一個強刺激(如圖),電流計的指針會發生 次偏轉。
 

43.(10分)下圖是某一動物物種遷入一個適宜環境后的增長曲線圖,請回答:

(l)圖中的增長曲線是_________形,可以表示達到K值的一點是_________。此時種群增長率為 。
(2)圖中表示種群增長速度最快的點是_____ _____。
(3)遷入種群在第2年后增長明顯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
44.(10分)關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來已久,請根據下列事實回答有關問題:
(1)20世紀20年代就有科學家認為,生長素(IAA)在向光和背光兩側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這種分布不均,是由于單側光破壞了向光側的IAA造成的,還是IAA在向光和背光兩側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

在A、B、C、D四個實驗中,_________可以用來說明單側光并不會破壞向光側的IAA;______可以用來說明單側光引起IAA的側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論:植物向光性的產生是由于__________。
(2)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科學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問題上又獲得了新的進展。他們用更精密的方法測定了幾種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側和背光一側IAA的含量,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幾種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IAA分布(%)
向光側背光側
A50.050.0
B50.249.8
C50.149.9
D49.550.5
同時,他們還發現這幾種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側的“某些物質”濃度明顯高于背光一側。根據上述事實推測,就這幾種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側的“某些物質”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論:植物向光性的產生還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8264.html

相關閱讀:高二生物下冊開學初考試題(文科)(含答案)
安徽省安慶市五校聯盟2019-2019學年高二上期中生物解析版
與遺傳和變異相關的探究題型的解法及思維方法
河南省唐河一中高二上學期10月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
【名師解析】廣東省東莞市南開實驗學校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