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復習甲烷、乙烯、苯的性質;掌握取代反應與加成反應的特點,進一步加深對結構與性質關系的理解。
2、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常見烴類的性質,培養學生通過有機物的結構分析化學性質的學習方法;通過常見題型的訓練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和規律。
3、情感態度價值感:通過知識對比、遷移、練習引導學生形成分類對比、歸納總結的思維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甲烷、乙烯、苯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結構與性質的相互關系。
三、教學方法
實例引導,討論分析,對比歸納,認識實質。
四、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同學們,我們前面學習了乙烯和苯兩種重要的化工原料,這一節課,我們一起來梳理這一節的知識,希望我們能對乙烯和苯的性質有更深刻的認識。
聽講
開門見山,點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提問]首先請同學們回憶上節課內容,乙烯有哪些重要的化學性質呢?
回憶、回答:能夠燃燒,被酸性高錳酸鉀氧化,與溴水發生加成反應,也能夠發生加聚反應
通過乙烯重要性質的回憶,加深印象,也為本節課的內容做好鋪墊。
[講解]上堂課我們留了課后作業,讓同學們寫乙烯和H2、HCl、Cl2、H2O的加成反應,現在請四位同學們上黑板分別寫出這個方程式。
[檢查全班學生的書寫情況]
學生上黑板分別寫出四個方程式
通過學生書寫,希望從中暴露學生的問題,加以改正。
[點評分析]點評分析學生的書寫情況,并強調加成反應的過程是碳碳雙鍵有一條容易斷裂,與其他原子相接。
學生認真聽講,并檢查校正自己的答案
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加成反應的理解和印象。
[講解]上堂課我們也留了另外一道作業,讓同學們寫出乙烯之間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的化學方程式,現在請三位同學上黑板寫出該方程。
[學生寫時,檢查其他學生的書寫情況]
學生配合老師檢查,其他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獨立完成該方程式的書寫。
通過學生書寫,希望從中暴露學生的問題,加以改正。
[點評分析]點評分析學生的書寫情況,并強調加聚反應的過程是碳碳雙鍵有一條容易斷裂,與另外一個分子的碳原子結合。
學生認真聽講,并檢查校正自己的答案
通過練習,理解加聚反應的原理
[提問]同學們能不能試著寫出由丙烯(CH2=CH-CH3)生成聚丙烯的方程式?
學生練習,有兩位學生上黑板寫
加深對加聚反應原理的理解,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
[點評分析]針對學生的情況加以分析校正
檢查校正自己的答案
[講述]同學們,我們除了學習乙烯,也學習苯的一些重要性質,同學們能否回憶起苯有哪些重要的性質呢?
能夠燃燒,也能與液溴、濃硝酸發生取代反應,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
知識點的回憶,有利于印象的加深。
[講述]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苯是一種簡單的烴類物質,同學們有沒有見過其他含有苯環的烴呢?例如下面的兩種物質,他們都叫什么物質呢?能不能根據溴苯給它們起個名字?
[投影]
聽講
回答:有
觀察,猜測:甲苯、乙苯
適當補充,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更全面地掌握苯的性質。
[講解]同學們的猜想完全正確!像這種分子里含有苯環的烴,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芳香烴。
聽講,做筆記
讓學生對芳香烴有初步的認識。
[提問]但是,我們也發現有些含有苯環的物質,并不是烴類物質,同學們能不能舉些例子?
溴苯、硝基苯
明析概念
[講解]是的,像這類含有苯環的物質,我們統稱芳香族化合物,苯是最簡單的芳香族化合物,也是最簡單的芳得烴。
聽講,做筆記
明析概念,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掌握
[提問]那同學們猜測一下,芳香族化合物能否發生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呢?
思考、回答:可以
加深對苯環性質的理解。
[提問]我們已經全面學習了苯和乙烯的性質,而化學反類弄是非常重要的知識,下面請同學們判斷下列反應的反應類型并寫出相應方程式:
A.CH2=CH2+H2O CH3CH2OH
B.CH3—CH3+2Cl2 2Cl—CH2Cl+2HCl
C.苯與濃硝酸、濃硫酸混合共熱制取硝基苯
D.在催化劑存在條件下苯與溴反應制溴苯E.在一定條件下苯與氫氣反應制環己烷
F.由乙烯制取聚乙烯 G.由乙烯制取一氯乙烷
H.乙烯使溴水褪色
I.甲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思考
練習
寫出方程式并回答
培養學生歸類、對比的思維方法,同時加深對各種反應類型的理解,掌握其反應的本質。
[提問]除了有機反應,利用有機物性質來除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下面請同學們利用甲烷和乙烯的性質來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
? A.混合氣通過盛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洗氣瓶
? B.混合氣通過盛足量溴水的洗氣瓶
? C.混合氣通過盛水的洗氣瓶
? D.混合氣跟氯化氫混合
聽講
思考
問答
總結
這道題同樣是從飽和烴和不飽和烴的區別出發,通過學生熟知的反應環境,體會化學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
[隨堂練習]
1.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標志的是
A.甲烷的產量 B.乙烯的產量
C.乙醇的產量 D.苯的產量
2.甲烷是最簡單的烷烴,乙烯是最簡單的烯烴,下列物質中,不能用來鑒別二者的是
A.水 B.溴水
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3.從南方往北方長途運輸水果時,常常將浸泡有高錳酸鉀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A.利用高錳酸鉀溶液殺死水果周圍的細菌,防止水果霉變
B.利用高錳酸鉀溶液吸收水果周圍的氧氣,防止水果腐爛
C.利用高錳酸鉀溶液吸收水果產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D.利用高錳酸鉀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4.實驗室制取氯乙烷, 是采取CH3CH3與Cl2取代反應好, 還是采用CH2=CH2與HCl加成反應好?
5.下列用水就能鑒別的一組物質是( )
A.苯、己烷、四氯化碳
B.苯、乙醇、四氯化碳
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
D.硝基苯、乙醇、乙酸
6.能證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單、雙鍵交替排布的事實是
A、苯的一溴代物沒有同分異構體
B、苯的間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種
C、苯的對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種
D、苯的鄰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種
做練習
鞏固知識。
五、教學反思與建議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和乙烯和苯的重要性質之后,對本節內容作適當地補充,同時通過練習,加強了學生對乙烯和苯的重要性質的理解。
由于前兩節課只是突破乙烯、苯的結構與性質,對于烯烴、芳香烴等類概念和性質,學生都比較模糊,為了讓學生建立起全面的概念,同時也不加重學生負擔,本節課在乙烯和苯的基礎上,簡單地介紹了烯烴的概念,并指出烯烴與乙烯有相似的性質,也以甲苯、乙苯、硝基苯為例,簡單介紹了芳香烴、芳香族化合物,也指出這些物質與苯有相似的性質,通過這些內容的補充,學生對乙烯、苯的印象更為深刻,同時也突出了結構相似,性質相似,結構決定性質這一重要思想。
由于學生有機化學的知識比較薄弱,往往會混淆概念,特別是有機反應類型的理解,學生是比較吃力的,因此,在全面介紹了乙烯和苯的知識點之后,設計了一道有關反應類型判斷的題目,在解這道題目時,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準確地判斷,大部分學生對加成反應和取代反應這兩個概念還有點模糊,但在教師講解之后,學生明顯有所進步。筆者認為,在后面有機化學教學中,也應繼續加強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能從原理上進行理解。
對于除雜題,學生能夠概據甲烷和乙烯性質的差異作出了判斷,但在教師的講解下,學生不但加深了甲烷、乙烯性質的記憶,也體會到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在科學研究中應用,感受到有機化學在生產中所發揮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研究熱情。
通過了六道有代表性的典型題目的練習,學生能比較全面地總結、比較和歸納乙烯和苯在結構、性質方面的異同,更深刻地理解了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征,也通過這些題目的練習,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明顯有所提加強,達到本節課的預期目標。
筆者認為,本節課雖然作為知識拓展課,但不能片面地追求知識拓展,加重學生的負擔,忽視了基礎知識的掌握,而應該在課標地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適當補充一些必要的內容,幫助學生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同時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乙烯和苯的性質地理解,深化對結構與性質關系的理解。
由于有機化合物種類多,內容復雜,在教學時也應適當地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學生分析,學會思考,學會歸納,學生學以致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3787.html
相關閱讀:“物質的量濃度”教學設計
鹵代烴
醇酚
金屬的腐蝕與防護
鐵及其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