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政治上冊期中聯考檢測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湖南省醴陵四中、醴陵二中2014-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兩校期中聯考
政治科考試試卷
(本卷分A、B卷 A為試題卷 B為答題卷 總分:100分 時量:90分鐘)
一、單項選擇(每題只選一個最佳答案填到答題卡內。26×2′=52′)
1、下列選項中能夠體現“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這一時代特點的是 ( )
①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質
②反對文化霸權主義成為當代國際政治斗爭的重要內容
③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④奉行霸權主義的國家,借助文化滲透的方式,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在一個文化厚實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生命。對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 )
A、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方式、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B、傳統文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C、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D、人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
3、不少學校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方面注重墻上文化建設,設法“讓墻壁說話”使抬頭可見的墻壁成為學生進行經常性文化宣傳的重要陣地!白寜Ρ谡f話”的原因是,校園文化 ( )
①對學生素質的形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②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③對學生素質的形成產生著深遠持久的影響
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2010年10月31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落下帷幕。150多年來,一些重大發明,如照明、通信、汽車等技術,都是在世博會上面世后才逐漸轉化為主流產業的。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這是因為 ( )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傳播與交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C、文化的交流與借鑒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
D、現代大眾傳媒超越時空的強大功能加速了文化傳播
5、“世界就是一幅絢麗的圖畫,七種顏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響樂,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單位。”從文化視角看,上面這句話要表達的思想是 ( )
①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的多樣性才能實現世界文化的繁榮
③文化傳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倉頡創造了漢字,讓文明可以沉淀下來;李斯統一了漢字,讓文明可以流動起來;畢?發明了活字印刷,讓文明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王選讓漢字告別紙與筆、鉛與火,讓中華漢字文化進入一個新時代。這說明 ( )
A、科技進步能促進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 B、科技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C、社會制度的更替可以促進文化的進步 D、傳播文化必須做到古為今用
7、聯合國將孔子定為人類十大思想家之首,他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被作為世界人權的基礎。他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被認為全世界人生理念的榜樣。這說明我國的傳統文化 ( )
A、代表著世界文化的前進方向 B、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C、對當今文化建設具有借鑒意義 D、精華與糟粕并存
8、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20世紀初的“新文化運動”,西歐中世紀的“文藝復興”,18世紀的“啟蒙運動”都是預示社會大變革的著名思想運動。它們都 ( )
A、是傳統文化的完全否定 B、決定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
C、促進了文化的發展,推動了社會變革 D、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9、據統計,在文化貿易方面,我國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逆差是以5~10倍的數字來呈現的,中國書刊版權貿易逆差更高達10~15倍,其中原因除了我國大量進口高科技書刊之外,國內出版部門推銷能力差、中文普及性不夠也是重要原因。我國在文化貿易中,存在巨大逆差的根本原因是 ( )
A、我國文化產品存在著許多弊端 B、我國文化沒有競爭力
C、我國文化產品缺乏宣傳 D、我國文化缺乏創新
10、2010年11月16日,中醫針灸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文化遺產名錄”。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因為 ( )
①保護文化遺產是文化建設的靈魂 ②文化遺產是維系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③保護文化遺產有利于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④文化遺產對于展現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具有獨特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1720年,元朝雜劇《趙氏孤兒》被譯成法文在法國面世。后來,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泰將譯本改為五幕劇,公演后轟動巴黎。這是中國最早流傳到歐洲的一個中國劇本,它譯成法文后,又被轉譯成英文、德文、俄文。他們當時以中國的戲劇、小說、書牘,來譏諷歐洲的時弊,用這些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啟迪西方人。從尊重文化多樣性來看,這說明 ( )
A、一個民族只有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統,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認同
B、一個民族只要學習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就能實現本民族文化的繁榮
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D、世界文化的多可樣性是促進民族文化發展的動力
12、首屆中國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以“點亮創意智慧,融入科技力量,煥發文化魅力,創造財富價值”為宗旨,以“創意、科技、文化”為主題。其宗旨和主題蘊涵的文化道理有 ( )
①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②文化創新能推動民族文化的繁榮
③科技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唯一因素④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并對經濟有重大影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4月27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此次表彰大會上,胡錦濤在講話中指出,我們一定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這是因為( )
①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勞模精神植根于優秀傳統文化之中 ④文化為現代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四庫全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36000余冊,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浩如煙海的中華古籍體現的中華文化的特點是
A、源遠流長 B、博大精深 C、一脈相承 D、相對穩定
15、長期以來,臺灣地區及海外的華文學校中使用的是繁體字、注意符號,而大陸使用簡體字、漢語拼音。目前臺灣與大陸達成一致——提倡使用簡體字,但也不反對使用繁體字。臺灣與大陸所達成的共識說明 ( )
①中華文化是連接兩岸人民的精神紐帶 ②漢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③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④漢字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6、下列名言不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 ( )
A、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
17、自1935年《義勇軍進行曲》誕生到今天,這首凝聚中華民族英勇不屈民族精神的歌曲,在中華大地整整回蕩了70多年。70多年來《義勇軍進行曲》以其雄壯的旋律、堅定的節奏,激勵著一代代中國人萬眾一心,為民族的獨立富強而前進!上述材料主要表明了 ( )
A、優秀文化作品在弘揚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
B、中國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
C、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是自強不息、勤勞勇敢
D、優秀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
18、每年央視的春節晚會都為我們奉獻了一出精彩的文藝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人,對每年春晚的評價也有不同。這表明 ( )
①人們對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的特點 ②要博采眾長,生產適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產品
③要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 ④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段子”(指手機短信)是典型的草根文化,其通俗性、娛樂性廣為手機用戶所接受,市場空間巨大,但“草根”文化良莠不齊,不良信息沉渣泛起。這說明 ( )
①發展大眾文化必須加強管理和引導
②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發展大眾文化必須堅持提倡多樣化與弘揚主旋律相統一
④面對色彩斑斕的文化生活,應當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孔子說過:“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的話對我們今天的借鑒意義是 ( )
A、必須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B、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
C、必須努力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干部
D、必須將道德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核心
21、東漢著名哲學家王符說:“德不稱其任,其禍必酷;能不稱其位,其殃必大。”這句話( )
A、強調了科學文化修養的重要性
B、強調了思想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C、強調了科學文化修養比思想道德修養更重要
D、強調了思想道德修養和科學文化修養的重要性
22、對世界觀、方法論、哲學三者之間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 )
①哲學既是世界觀的學說又是方法論學說 ②要有世界觀和方法論就必須學習哲學
③不同的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同 ④科學的世界觀決定科學的方法論,二者構成哲學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④
23、莊子強調“順應天命,無為而治”,荀子則主張“制天命而用之”。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
A、莊子是客觀唯心主義,荀子是主觀唯心主義
B、莊子是主觀唯心主義,荀子是樸素唯物主義
C、莊子強調要順應客觀規律,荀子強調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D、莊子強調要順從自然規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觀能動作用
24、“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相加。”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 (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辯證唯物主義 D、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25、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巨大生命力,在于能夠給實踐提供科學指導,使人們在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運用規律的基礎上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從哲學對社會變革的作用上看,它體現了( )
A、哲學對時代具有批判的功能 B、哲學對時代具有塑造、引導的功能
C、哲學對時代變革起決定作用 D、哲學對社會變革總是起促進作用
26、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必將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這說明 ( )
A、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
B、哲學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
C、真正的哲學推動著時代的步伐,指導著社會的變革
D、哲學社會科學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二、主觀題部分(共48分)
27、材料: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眾多的國家,近年面對地震、洪災、干旱等巨大災難,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災區廣大干部群眾奮起自救,國內各界各國際社會積極施援,經過頑強努力,戰勝了各種困難。面對磨難,中華民族一定會?起自己不屈的脊梁。
上述材料從中華民族精神角度回答: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什么?(10分)
28、材料:第16屆亞運會于2010年廣州舉行。右圖為廣州亞運會的會徽圖案。該會徽設計以柔美上升的線條構成了一個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輪廓,抽象和具體相結合,靈動、飄逸而不失穩重,象征著亞運會的圣火熊熊燃燒、永不熄滅。它體現了廣州的城市象征,表達了廣州人民的美好愿望,也表現了運動會應有的動感。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羊”是吉祥之物,能給人帶來好運!把颉痹谥袊糯淖种信c“祥”相通,“吉祥”也可寫作“吉羊”。中國文字的“美”字,是由“羊”和“大”構成的,“羊”“大”為“美”是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中國文字中,許多與美好相聯系的字和詞,都與“羊”字相關。因此,取“羊”的創意,寓意著廣州人民將以最美好的姿態迎接2010年亞運會,將把最美好的東西獻給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
從文化創新的角度,談談廣州亞運會會徽所展現的設計理念。(12分)
29、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項充滿艱辛、充滿創造的壯麗事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并將產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和推動著偉大的事業。沒有堅強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依據材料試分析:(1)哲學和時代的關系是怎樣的?(6分)
(2)二者的關系在這段話中有何體現?(6分)
30、材料一: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的和諧文化,是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的迫切需要。
材料二: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和諧文化的發展需要:堅持正確導向,弘揚社會正氣;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營造良好網絡環境;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動員社會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社會環境;還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
運用文化生活的知識談談如何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14分)
高二文科政治答案:
一、單項選擇26×2=52分
1、A 2、B 3、B 4、C 5、A 6、A 7、C 8、C 9、D 10、C 11、A 12、B 13、B 14、B 15、D 16、D 17、A 18、D 19、C 20、B 21、D 22、C 23、C 24、B 25、B 26、C
二、主觀題部分
27、10分【答案】“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注意:要求學生既答出是民族精神,還要答出其內涵)
28、12分【答案】
(1)文化創新應立足于社會實踐,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會徽寓意著人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立足于社會實踐的表現。3′
(2)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為中華傳統文化注入時代精神。會徽取“羊”的創意,并在造型與色彩上創新組合,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與時代精神。3′
(3)面向世界、博采眾長,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充分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會徽把中英文字母有機結合。體現運動會的動感,表現了強烈的多元文化整合的意境。3′
(4)文化創新要堅持正確的方向。要為實踐服務、為人民服務,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反對盲目排外和崇洋媚外的思想。3′
29、12分【答案】
(1)①哲學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3′②哲學又是社會變革的先導,對時代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3′
(2)①偉大的事業產生崇高的精神,說明哲學思想離不開時代的社會生活,是時代精神的精華。3′②偉大的事業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撐并推動著偉大的事業,體現了哲學是社會社會變革的先導,對時代具有巨大的反作用。3′
30、14分【答案】
(1)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主向。這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要求和保證。3′
(2)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大力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3′
(3)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培育文明道德風尚,鞏固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4′
(4)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發揚民族文化的優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75506.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二政治下冊期中考試試題(含答案)
江蘇省濱海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政治(理)試卷
高二政治下冊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基礎復習訓練題(含答案)
我們的民族精神參考答案
湖北省黃岡市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政治)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